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七章 接受组织教育太多

?无论是实话还是瞎话,宋江必须得回家跟老爹说去了,因为闹江州这么大的事情,全国都知道了,官府抓不到宋江可能就要抓宋太公了,这叫连坐,脱离父子关系了也不行,谁让他曾经是你儿子呢?

宋江跟晁盖一嘀咕这事,晁盖马上很重视,并表示过几天就派人马下山帮忙搬家,而宋江这个人呢,接受组织教育太多了,总觉得个人再大的事也是小事,梁山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这就是宋江,一个心里装满了梁山而惟独没有他自己的人。

其实宋江一是很心急,怕回去晚了老爹已经被抓了,再者他是一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自己能解决的绝不求人,第三点其实更关键,那就是向晁盖表明心迹,宋江绝没有私心,也从不拉帮结派,连回家搬老爹这样重大的事都一个人不带,说明宋江一个亲信也没有,什么叫表演,这就叫表演,而晁盖这个没有鉴赏能力也没有辨别能力的人居然很长时间都没有看出来,于是宋江就在他的眼皮里下拉帮结派好几年,到最后已经不用拉帮结派了,因为都是一派了,宋派。

当然建立完全的宋派还是几年后的事,宋江现在的任务是回家搬老爹。

寂寞的鸵鸟总是一个人奔跑,孤独的飞鹰总是愈冷愈高,年轻的心中什么事都难不倒,拿出豪情努力做到好。

回家路上的宋江热情高涨,还经常甩甩脑后其实已经不乌黑亮泽的头发,口中念念有词,“成功?我才刚上路呢!”

等宋江回到家中,才发现原来自己真的是刚上路,由于职业习惯,宋江回家也是走的后门,这是他的人生习惯,“走后门”,结果出来的是他的亲弟弟,那个叫做铁扇子的宋清,叫宋清铁扇子是变相说人家是废物,然而这次宋清用行动证明,废物也能变成宝。这个活宝飞速的告诉宋江,“你做的那点破事地球人都知道了,现在官差每天都上门问候老爹,就等着你回来请你到官府喝茶了,赶紧的,麻溜的,撒丫子颠吧!”宋江一听,情况相当相当的紧急,实话和瞎话都不用跟老爹说了,赶紧脚底抹油吧。

水浒中的事实证明,宋江确实不适合一个人单独行动,他一单独行动准出事。去找花荣单独行动差点被燕顺变成了汤,从花荣那单独逃命出来结果被刘高逮着打了个半死,自己听说老爹死了回家奔丧结果被官府抓了,自己在江州一个人喝闷酒结果写反诗又被抓,结果这一次单独行动,后面又有人在追杀,综合评定:个人行为能力低下,属于无完全行为能力的人。

宋江一面在前面跑,一面听着后面嘈杂的脚步声,他知道自己这一次麻烦了,相当的麻烦,悔不该不听晁盖言,悔不该不把花荣带上,悔啊,哪里有卖后悔药的呢?

宋江无奈之下跑进了一个破庙,进去的太仓促,他都没有看清楚是什么庙,后来林冲提醒过他,“哥哥,以后看清楚再进,千万别进了白虎节堂啊”,当时气的宋江脸绿。这座庙后来宋江才弄清楚,原来是九天玄女庙,这九天玄女啊是古代神话中的女神,是中国道教尊奉的女仙,在这里出现是有符号意义的,在整个水浒中,道教是最被推崇的,这与当时宋朝尊奉道教有很大关系,宋徽宗也叫道君皇帝可想而知道教在当时的地位,而在水浒中佛教的地位也比较高,比如鲁智深和半调子的武松,儒教的地位是最低的,典型代表是王伦,其实吴用只能算个自学成材的农村青年,他不能算做儒,如果说落第秀才王伦算做腐儒,那么就把自学成材的农村青年吴用就算做腐竹吧。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宋江哥哥也不是一下子就建立了自己的功业,人家也是百吓成钢,他受的每一次惊吓都让他后怕不已,因此他总是说,“其实,我感谢生活!”

这一次他确实应该感谢生活,因为在这一次受惊吓的过程中他居然接受了九天玄女娘娘的函授,从此他就是九天玄女的函授学生了,估计学历相当于进士之类的。

宋江当时为了躲避追杀躲进了神橱里面,结果搜捕的官兵,一怕苦,二怕累,三怕天黑,四怕庙里有灰,五怕半夜闹鬼,结果象征性的搜了两下,这些五怕战士就撤退了,而此时又累又困的宋江居然在神橱里睡着了,在睡梦里他见到了九天玄女娘娘,玄女娘娘的大概意思是,你本来是一颗星,因为功德还不够所以还得在人间多修炼,修炼的差不多了你就又回到星的序列了,所以你要多努力啊,小鬼!另外送你三卷天书,作为课外辅导材料吧!

等宋江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睡在神橱里,而身边真多了三卷天书,按照唯物主义以及弗洛伊德梦的解释来看,这实际就是一个自发的心理行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宋江把自己当成了一颗星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结果就在梦里得到了九天玄女娘娘的承认,这就好比说一个人总渴望自己买彩票中奖,结果就会经常做梦中奖了,这就是梦,很奇妙,至于那三卷天书,其实是本来就放在神橱里的,结果这一次还被宋江给顺走了,读书人的事情就叫顺了,不能叫偷。

这次意外的收获让宋江兴奋,而后来他得知的一个细节则让他郁闷了好几天,原来在他被追杀的时候戴宗就在旁边目睹了这一次,结果他没有出手相救,只是发挥自己豹的速度回去搬救兵,实际一来一回几个小时已经过去了,宋江要是命不好早就被砍死了,所以宋江总结出一条规律,“戴宗这个人,一出了事跑的比兔子还快!”

不过还是有值得信任的兄弟,比如李逵,这个兄弟人虽然长的黑,心却不黑,人虽然长的丑,但其实还很温柔,这样的兄弟要发展,戴宗那样的兄弟只能合理利用了。现在又是李逵这个兄弟发挥了最大作用,原来宋江接受完九天玄女的函授出来又被人跟上了,是李逵把领头那个叫赵能的人给砍了,兄弟,兄弟!!虽然都说李逵傻,但李逵却有自己独特的精明,当时他把赵能砍到在地,旁边欧鹏和陶宗万也冲了过来,李逵当机立断,果断的先砍下了赵能的首级(因为梁山也是按首级计算战功的,美其名曰:怕兄弟争功坏了义气,哎,到底真傻还是假傻。

一无所获的宋江只能跟着李逵等兄弟一起回梁山,他不知道自己的老爹和老弟现在怎么样了,结果一回到梁山,他看见自己的老爹和老弟正坐在椅子上向自己微笑。幻觉,可怕的幻觉,九天玄女娘娘快救救我!不对啊,不是幻觉,真的是老爹和老弟,宋江瞬间又开始组织语言,他不知道该说真话还是假话。

还是宋太公先开了口,“黑子,你的事我都知道了,既然上了梁山就好好干吧,老爹老拦着你,还跟着你一起干!”,谁说父爱不感人,因为父亲爱的深沉;谁说父爱不动情,那时因为父亲们含蓄!此时的宋江只有一句话,“下辈子我们还做父子!”

原来还是晁盖想的周到,接到戴宗的线报后派了两拨人下山,一拨人去保护宋江,一拨人去宋江家里帮忙搬家,值钱的全搬上了山,剩下的就放了一把火,放火是梁山解决剩余财产的唯一方式,太简单,太粗暴,留着做个遗址公园不是更好吗?这种方式只能用一句话解释,“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偏执,绝对的偏执!

宋江的家属全上山了,为此全梁山大吃了三天,从此形成了惯例,只要有家属上山就大吃三天,因此梁山上下都盼着有新家属上山,这样又能大吃三天。

大吃的三天大家都喝了很多,喝到最后大家都有点喝不动了,三阮兄弟已经开始吵着要吃凉拌苦瓜,说吃肉已经吃腻了,看来人都是会变的,连三阮兄弟也会变。

大家在吵吵嚷嚷的时候,一个道士暗自神伤,这个道士就是公孙胜,一个为了抢生辰纲而放弃修炼的人,其实为了生辰纲他放弃的不只是修炼,还有年事已高的老母,“父母在,不远游”,公孙胜这个道士够不孝的,而道教又讲究“无为而无不为”,即不妄做(不因妄念而做,而公孙胜却因为对生辰纲起了贪念参与了抢劫生辰纲,所以说这个道士啊,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素质,注意素质。

此时的公孙胜还对金银保持着原始的眷恋,因此当晁盖又拿出一盘金银后,他嘴里说只需三分就好,他这个三分可能是说“我只需要其中的三分之一”,而晁盖哪管那么多,见面分一半吧,于是公孙胜很勉强的收下了,不过这是他最后一次保持着对金钱的依恋。在以后的生涯中,他回到了家乡,重新又接受了师傅罗真人的教诲,从那开始他知道原来做一个道士是多么的自豪,而以前的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也正是从那时起,公孙胜已经与梁山若即若离了,彻底离开梁山其实只是时间的问题。

公孙胜走了,李逵也坐不住了,看见别人接爹的接爹,看娘的看娘,李逵却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位姓孙,而他姓李。前面介绍过李逵是山东沂水人,早年间因为打死了人而流落在江湖,他其实还有老母亲在家乡与他的大哥李达一起相依为命,而李逵知道大哥只知道给地主打长工,连个小买卖都不会做,人家武松的哥哥还能卖个烧饼,而他哥哥却连个烧饼都买不起,看来孝敬老娘还得靠李逵。

大凡长相凶恶的人实际往往内心善良,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家人特别好,而那些长相慈眉善目的人往往心肠却格外狠毒,虐待父母的很多人其实长相文质彬彬,这就是一个世间怪象,说不清楚,只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李逵想下山,宋江却很担心,因为全梁山上现在属特征最明显了,那头型,那肤色,那两把大斧,长着这么明显的特征还想回家搬家,这比让刘唐去给宋江送金子还危险,而且那时候燕青还没有上山,还没有找到能制服李逵的人,以前戴宗还能拿职务压压李逵,现在戴宗也不是监狱长了,也没权了,也就压不住李逵了,也就剩宋江能用控制零花钱的方式控制李逵,其余人对李逵只能敬而远之。

尽管如此,宋江还是说服不了李逵,说到底你不能阻止人家尽孝道,不然是要遭雷劈的,于是宋江与李逵约法三章,第一路上不准喝酒,第二一个人单独行动,第三不准带斧子下山,这三条对李逵来说都很简单,跟接母亲上山相比,这点约束又算的了什么。

李逵高高兴兴的哼着“世上只有妈妈好”下山了,他心里已经计划好了以后在山上怎么孝敬老娘,夏天的时候带老娘游一游梁山水泊,冬天的时候到梁山最高峰去看雪,至于伙食方面那更不用说了,吃啥有啥,保证能让老娘把肉吃腻,把肉吃腻是那个时候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志,这四个简单,做起来很难,试想新中国五十多年了,把肉吃腻的不还是一小部分人吗?

所以把肉吃腻应该成为一个远期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是不可能完成了,没看见猪肉价格又涨了吗,五花肉都好几块了。

然而李逵并不知道,他的这一次下山却是与母亲的最后一次见面,从他哼出“世上只有妈妈好”到悲凉的吟出“乡愁”,其实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仅仅几天之后,李逵的心已经如同死灰。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李逵下山以后,宋江又安排朱贵跟在后面,这是梁山的一个常见的安排,一般在先头部队后面都安排有殿后的部队,这回也不例外,李逵是先锋,朱贵是殿后的部队。

李逵刚下山感到一切都新鲜,在梁山的这几个月确实憋屈坏了,梁山什么都好,就是娱乐设施太少,天天只能吃肉喝酒,想听个曲,唱个歌都没有地方去,当然李逵并不喜欢听曲,但是他喜欢热闹,这不一看前面有一堆人看起来很热闹,李逵凑了过去。

这是无数电视里用过的情节,一堆人围在那里看通缉令,上面的宋江值一万贯,戴宗值五千贯,而李逵值三千贯,李逵正不禁有点郁闷,凭什么自己的身价跟宋江和戴宗差那么多啊,后来直到他听说鲁智深只值一千贯的时候才开心起来,原来自己相当于三个鲁智深啊,而鲁智深又陷入了深深的郁闷之中,自己的身价相当于一只老虎也就罢了(武松打的那只老虎价值1000贯,现在却只相当于李逵的13,同样是打死人,怎么身价差那么多呢?

李逵正郁闷的时候,后面有人叫了他一声“张大哥,你怎么在这呢?”,这句话怎么那么熟悉啊,没错,当年老金头跟鲁智深也说过这句话,可能是那个年月姓张的比较多吧,实际上按照前不久的统计,目前中国最大的王姓,第二大的是李姓,第三的是张姓。

把李逵叫成“张大哥”的正是朱贵,这个在梁山地位不断下降的头领其实做事还是比较细致的,他把李逵拉到了自己兄弟的酒店,然后把李逵劝戒了一番,“你长的那么有特点,还往通缉令前凑,就你那肉馅包子的脸,谁不认识你啊”,李逵嘿嘿了两声就开始喝酒,以朱贵的身份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了,他现在的地位跟李逵是根本没法比的,人家离宋江只有几厘米,而他与宋江的距离却是几公里了,与领导的距离实际就决定了你的地位,这是每个单位的惯例。

值得一提的是,朱贵的弟弟朱富,这是一个小酒店老板,会酿酒,会酿醋,后来在梁山专门负责酒和醋,也属于有手艺的人,就是听朱贵忽悠,“上梁山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结果也心动了,哎,其实一个会酿酒会做醋的酒店老板不也不错吗,朱富兄你会不会后悔呢?

酒足饭饱之后,李逵起身继续往家走,尽管朱贵告诉他小路上有猛兽而且还有劫道的,可是谁叫他是李逵,他怕过谁,勉强怕的只有宋江。不过老走夜路总会遇到鬼,他在半路上真的遇上了鬼,这个鬼就是李鬼。

鬼当然是假的,李鬼无非就是顶着李逵的名头劫个道,这可能是水浒中最早的侵犯个人肖像权以及商标使用权的人,没有征得李逵的同意就用李逵的商标进行商业行为,这肯定属于“315”打假管辖范围的。李逵可能是水浒中的打假专家,他第一次打假打了自己的假,第二次则打了宋江和柴进的假(后来有人打着宋江和柴进的旗号强抢民意被李逵发现并铲除,显然这是一个有着商标保护意识的人。

李逵与李鬼一见面,真假马上就区别出来了,本来李逵准备把这个假冒伪劣直接销毁,结果李鬼说自己家里还有九十岁的老母,这一下就打动了李逵,李逵历来把孝道放在第一位,所以他不可能杀一个还要赡养老娘的人,而且还很穷大方的给了李鬼十两银子,结果这一次李鬼就逃脱了被销毁的危险,不过仅仅是暂时。

水浒中从来是无巧不成书,李逵走了半天,还是走了李鬼家的草屋,让李鬼的老婆给蒸了三升米饭,北宋的一升约等于现在的800克,也就是煮了约25千克的米,按照一斤米可以出四斤米饭计算,这一锅米可以出10公斤米饭,结果李逵全吃了,哎,多大的胃。

李逵正等着吃饭的时候,李鬼回来了,一看李逵在自己家里,就跟老婆在后面设计准备麻翻李逵报官,结果还是被李逵知道了,这样,假冒伪劣的李鬼只能被销毁了,下辈子好好做李鬼吧,就别惦记着做假李逵了。

等李逵再找李鬼老婆的时候,发现人已经跑了,李逵也不去找了,赶紧集中精力吃那10公斤米饭了,没有菜没有肉怎么办,李逵发现了李鬼,哎,这不就是现成的烧烤吗?就着10公斤米饭,李逵就把李鬼当烧烤给吃了,当然这部分不黄也很暴力,小儿不宜,小儿不宜。

我不在乎有没有梦里的天堂,握在手中的票根是我唯一的方向,回家的感觉就在那不远的前方,古老的歌曲在唱着童年的梦想,走过的世界不管多辽阔,心中的思念还是相同的地方。

千万里,千万里,李逵终于回到了家,自己朝思慕想的亲娘显然已经苍老,而且还因为思念李逵哭瞎了双眼,可怜的母亲,可爱的母亲,思念了多年的铁牛已经回来了,可惜你已经无法用那慈爱的双眼看看已经发达了的李逵。

李逵还是有自己的小机灵,他依然不能告诉老娘自己已经上了梁山,他只能告诉老娘自己做了官,在那个年代像李逵这样的人做官也并非不可能,高俅都能当太尉,李逵就不能当县长?

(后来他还真当过几天天下的父母谁不望子成龙,李逵的老母尽管知道儿子肚子里有多少草料,但她还是宁愿相信李逵已经当了官,即便李逵没有当官,老母也愿意活在儿子已经当官的想象中,老百姓不都得有点念想吗?

李逵的谎言还是很快被他的大哥李达给戳破了,这个穷的买不起一个烧饼的男人当天中午来给老妈送的是一罐子饭,估计属于汤泡饭那种,看来李老太太的伙食确实不好,得跟着李逵上梁山了。

即使李达已经说出李逵做的那些勾当,李老太太还是愿意跟着李逵走,毕竟在这里连个烧饼都吃不上,而跟着李逵上梁山,据说能把肉吃腻!肉?李老太太可能三年都不知道肉味了,而且连猪跑都没见过了,因为眼睛早就看不见了。

事实证明李达真是白叫这个名字了,可惜了这个“达”字,按照我的分析,李达,李逵的名字可能都不是父母取的,他们那个破落家庭父母可能根本就不认识字,这两个名字其实都是施老爷子起的,而且很有关联,所以是兄弟俩。“逵”字的本义就是“四通八达的道路”,跟“达”字形近,意也近,所以这是哥俩的名字。只是李达可惜了这个名字,确实有眼无珠,或者说是近似眼,以李逵在梁山的江湖地位,他的哥哥上了山也是会有地位的,说不定可以协助宋清当个管理宴席的办公室副主任,只可惜这个买不起烧饼的男人始终没有吃烧饼的命,而每当李逵酒足饭饱的时候也会偶尔想起,“大哥你在家乡还好吗?”

实际上从水浒里的安排来看,李逵的大哥不上山以及老娘被虎吞食,实际上都为了忠于宋江埋下伏笔,因为只有这样李逵才能死心塌地的成为宋江的死士,所以说李逵家庭的悲剧纯粹是为了成全宋江而安排的,这一点从后来扈三娘的身上也有相应的例子,扈三娘本来有爹有哥,结果爹被李逵砍了,哥哥被李逵赶的远走他乡,这样扈三娘只能在梁山上孤零零一个人,等到干哥哥宋江要拿他送礼她也无可奈何,从此她只能跟王英一起更加忠诚于宋江,一个家庭的悲剧成全对宋江一个人的忠诚,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宋江大哥,对你的忠诚居然如此沉重。

既然李逵的家庭悲剧已经注定,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李逵用一锭大银稳住了贪财的哥哥,那锭大银不知道后来变成了多少个烧饼,而李逵则背着老娘专挑小路走,因为他是通缉犯,是不能走官路的。

这一次走小路的代价对于李逵太沉重了,因为在这个山路上,老虎出现了,而李逵老娘的悲剧也从老虎开始了。李逵的老娘急着要喝水,孝子李逵只能翻山越岭去找水,而等他好不容易找到手的时候,老娘却不见了,因为老虎已经来过了,人间的惨剧已经发生。盛怒下的李逵入得虎穴砍死两个虎崽,又在虎穴里从里向外进攻,把准备用尾巴剪自己的母虎一刀插死,紧接着出来虎穴,迎战虎爸爸。虎爸爸奋力的向李逵扑来,结果还没有看清李逵怎么出招就已经死了,没有虎知道李逵究竟用的什么着数,因为等他们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死了。这可能是李逵一生中用的最黯然消魂的一招,哀已经大于身死的李逵用这一招为自己的老娘报了仇,仅仅一招:沉静中挥手一刀直中老虎颌下,一招经典的杀虎绝招,不过这一招学了现在也用不上了,现在拿数码相机拍的都是年画虎,还想用绝招杀虎,美得你。

子欲养而亲不在,不读书的李逵说不出这么文的词,但他知道,母亲不在了,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以后每当他看到肉的时候总会想起目前那无光的双眼,我曾经答应您老人家顿顿吃肉,可是现在肉就在面前,您老却吃不上了,永远都吃不上了,永远,永远!

从李逵的内心而言,他从来没有把这次杀四虎的事情放在心上,他只知道自己的娘没了,现在自己彻底成了没妈的孩子,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他这根草以后只能牢牢的长在梁山上了,永远的跟在宋大哥的身旁。

李逵同当年武松一样,没把老虎的事情放在心上,可是人民群众不答应,世界的事情就是这样,当事人可能都没有放在心上,而旁观者却把当事人抬了起来,而且抬的越来越高,直到抬得你找不到北,这个时候被抬的人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然下边的人一松手,咣当了。

李逵是个粗人,本来也挺含蓄,也想低调,可是还是经不住别人的吹捧和抬举,尽管他打算随便领点赏钱就走,可惜消息传播太快,四里八村的人还是来看他这个打虎英雄,结果来看他的人其中就有李鬼的老婆,这下李逵就得准备咣当了。

李逵的咣当也是因为酒,酒是他一生的朋友,也是他一生的敌人,因为酒他结交了很多朋友,比如宋江,比如戴宗,因为酒他也数了很多敌人,比如这一次给他喝药酒的曹太公。生于酒,也死于酒,李逵的结局也是死于宋江的毒酒之中,不过对于李逵而言,他是他自己的选择,一个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记忆太好,过去的很多事都忘不掉,听说有一种酒的名字叫做“醉生梦死”,喝了它,以前的很多事就再也记不起来了,李逵认为宋江给他喝的就是“醉生梦死”,这样很多事他就再也记不起来,也不需要去记忆了。

不过现在李逵还的保持记忆,他只知道怎么半醉半醒之中他被人捆上了,等他醒来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人家要上交给官府的囚犯,饭前自己还是杀虎英雄,饭后自己就是官府的囚犯,从英雄到囚犯原来只是一吨酒的距离。

李逵被抓了,着急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旁边还有两个着急的人,他的老乡,朱贵和朱富,此时朱贵的心中如同爬了25只老鼠,百爪挠心,宋二当家的把他的亲信交给我照应,而我却没有照应好,如果有闪失,那么我朱贵与二当家的距离恐怕不是几公里了,没准是生与死,难怪人家叫我旱地里的鳄鱼,就是越活越抽抽的命。

朱贵急了,旁边的朱富笑了,“哥,救李逵太简单了,下药呗”,一语惊醒梦中人,朱富你太有才了,不上梁山绝对是瞎材料了,朱贵急忙从随身的包袱里拿出携带的蒙汗药,这是他旅行必备的物件,通常是跟牙粉放一块的,不带着蒙汗药他睡觉不塌实,结果有一次他还是把牙粉和蒙汗药弄混了,他下药的那位一直都活蹦乱跳,而他自己则睡了好一天,醒来一看原来是自己被抢了,当然这是个插曲,现在得计划着怎么救李逵。

世上的事情总是有着各种巧合,这次巧合的是,负责押送李逵的人居然是朱富的师傅,名字叫李云,也不是一个纯种汉人,看看他的长相:面阔浓眉须鬓赤双睛碧绿似番人,沂水县中青眼虎豪杰都头是李云。

又一个民族融合的代表,估计是金国人或者辽国人与宋人合资的产品,其实这也很正常,那个时候尽管燕云十六州在辽国统治下,其实两国的边界没有现在意义上的国界那么分明,而且民间的贸易往来比官方更加频繁,通婚也非常普遍,其实在这个时代民族的融合正在加速进行,中华民族也正是基于这些融合而逐步建立的,所以李云这些人就是民族融合的代表,在梁山他也并不孤独。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