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66章 蔡贼

第六十六章

而在距离扬州数百里外的河南境内。

一艘打渔的破烂轻舟,在晨间稀薄的水雾和烟气当中,缓缓的靠上了淮北河岸的砺石从中,发出了沉闷“通”的一声撞击响。而后,几个下船来的身影,趟着浅浅的浑水和稀软淤泥,将一些袋装的物件搬运到岸上,又藏在了一处做过特殊标记的枯树下乱石堆中。

直到第二天的将近正午,才有十几名衣衫褴褛的流民来到了这处河岸附近;在看到了枯树上方所留下的印记之后,他们三三两两地散落开来;看起来是一副漫不经心的倚靠或是团坐着,却是保持了一个半环形的警戒范围,同时还可以方便相互支援的基本距离。

领头之人外罩一件满是污泥的破烂衣衫,内里却穿着坚实冰冷的锁子甲和麻衬;一具拆开的短弩和一长一短横刀,则藏在他看起来有些微驼的后背囊袋中。他便是奉命在淮北境内伪装成流贼灾民,而定期从岸边获得补给,进行侦查和活动的军校柴再用。

然而真正在淮北活动的久了,他才感受到另一个现实。一条淮水隔开的是南北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边时饿殍满地、死者盈野,一边是稻香鱼肥、鸡犬相闻。明明都是大唐的子民、世上的生灵,就仿若是人世与地狱的天壤之别。

所以他在遇到每一群扶老携幼的流亡之后,都会想法设法的劝说他们到淮南去;在那里虽然不免要被约束和编管起来营田做工;但是至少不用被迫易子相食,或又是全家老小一个接一个横倒在野外,被野狗和鸦鹫啃成光秃秃的骸骨一片。

因为他原来就是河南流民的出身,不免有些感同身受之虞。他本名柴存,乃是蔡州汝阳(今属河南)人,算是那位贼帅秦宗权的半个乡党了;然而就算是这点身份,也不代表大蔡天子秦宗权就会因此心慈手软,或是格外地网开一面了。

事实上,因为连年征战和四处抄掠需要更多兵源的缘故,作为秦宗权老巢和基本盘蔡州境内的精壮男子,都毫无例外相继被裹挟和征发进军中;但是除了年轻妇人之外没有用处的老弱妇孺,就会被弃之若敝的任其自生自灭。

但就算是被裹挟而走的青壮男子,也未必能够好过上多少;通常情况下拿着简陋的武器充为对阵的前驱,或是成为攻城时填壕的炮灰之流;如果你运气好,没有能够成为填满城壕里的尸骸之一,那就可以正式成为秦宗权和他蔡州贼大军中的一员。

而作为蔡州乡土人士出身的唯一优势,则是在活下来之后,更容易被选拔进秦氏诸将的本部人马,而不是那些根本摇旗呐喊、旋聚旋散杂流附从武装的一员;然后在杀人杀的多了之后,也更容易得到同乡背景的提携而已。

当初的柴再用就是其中颇为典型的一员。只是他自小家门就穷苦潦倒不堪,以至于他老大不小了依旧没法成家,反而因为几袋杂粮的缘故,顶替了在乡庄主的子弟被抓差了去当兵;跟随着蔡州贼的军队也辗转奔战和抄掠过好些地方。

然而,终于有一天他无法忍受对于家人的挂念,而投了坐骑逃出来跑回家去探视;结果发现这个家已经没了。他的父母不知所踪,乡亲叔伯几乎都被饿死在坍塌的茅舍之中无人收拾;而他的姐姐已经被卖掉了,弟妹则疑似葬身路过的饥民之口,只剩下几块遗骨。

见到这个结果,柴再用也不免伤心欲绝的癫狂起来。在拦截并拷打了庄主的家丁之后;才知道自从他顶替了庄主家的子弟走后,当初允诺给他家的那几袋粮食,都并没有继续兑现下去;反而不耐烦的将他屡屡上门讨要的父母痛打了一顿,然后就此再也没能回家。

于是,肝胆俱裂的柴再用也毫不犹豫的摸进了庄子里;放火烧了庄主家的柴草房,然后乘乱砍杀了惊惶跑出来的庄主儿子和弟弟;然而却未能找到庄主本人,反而在惊动起来的庄丁和护院围攻和追拿之下,差点儿命都没有了。

因此,事后遍体鳞伤越墙跳河而走,却伤口泡水脓肿发热好几天,差点没能活过来的柴再用;既无家可归也不愿回到蔡州军中;就只能仗着一身水性抱着根烂木头就此飘到了淮南境内,又阴差阳错的因为体貌异于常人,被招揽进了高邮镇守使郑汉章的军中。

于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毋庸赘言了;毕师铎虚张声势的围攻扬州不果,以儿女亲家之约拉拢同为贼将出身的郑汉章,一起发兵围攻广陵;然而郑汉章此人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一直等到毕师铎眼看越发独力难支,许下诸多利害之后才发兵前往。

结果才走到半路就听说了,广陵城下的毕师铎所部已然败亡;而广陵城内的妖道吕贼也覆灭身死,故主高氏得以重新当权。于是不免军中畏惧高王当年威名,而士气哗然而巡唆不前;这时候,郑汉章倒是还想继续挣扎一二,以为继续交涉广陵谋利。

然而,他麾下被策动起来的部属张神剑等人,却是已经迫不及待的了反乱;将升帐聚集起来的郑汉章及其亲信党羽,还有昔日的贼军部旧,都一并血流成河的杀了个干干净净;倒是作为普通卒头的柴再用得以幸免,就此随大流归顺了广陵。

然而,自从柴再用好容易熬过了最初三个月的改造期观察期,正式成为了淮扬军中的一员之后,才真正明白了这世上还有一种明明白白叫做人过的日子。须晓得他在蔡州军中尚是正卒,却也没有分毫的衣粮可言;既无年栗之资,也无春秋冬赐。

除了手中配发的兵刃和半身甲兜之外,也就是在即将攻战前得到饱食而已;至于平时就只有一日两顿饿不死人的粥汤勉强糊口;一切所获都要靠拼死作战之后的缴获和纵兵抄掠的结果;因此,蔡军之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劫掠好手,也时常因此火并冲突不断。

但是,到了淮扬军中之后,柴再用忽然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吃上一日三餐了;而且是两干一稀的汤饼、粥羹和麦饭;盐菜大酱几乎是无限量地供给,麦饭还有下食的茶汤,就算是加菜煮的粥羹,那也是稠得能够立起筷子的那种。

虽然每天天不亮就要早起营训,进行绕营奔走的热身之后,就是基本的阵列操行和器械对练;三餐吃饭前还要喊歌子和背诵随机抽取的一段操条;一直练到天黑大多数士卒累如死狗,才得安生入舍;然后,火长以上的将校队目却还要参加集中夜读。

然后,到了夜里还会有人时不时的突击抄查营舍,或是在众人睡熟正香之际,突然间就吹号下令紧急集结点数;也饶是将他们这些新老士卒给折腾得不轻。要知道在蔡州军中基本就没有什么营训和操习可言,都是靠乡党亲族抱团厮杀出来的战阵经验和基本配合。

然而,到了五天一次的会操(营内成建制对抗)或是十日一回的外操(野外拉练);则就是普通士卒可以尽情开荤的时候。因为会有热腾腾的各色肉食和其他荤味,出现在了他们的餐席上;有时候是风鸡板鸭腊肉煎鱼,有时候则是大锅煮出来的杂碎肉汤。

然后,到了每半月发奉料的日子,便就是所有人最为期待和欢快的时候;因为无论是军俸还是犒赏,淮扬军真给钱帛,货真价实的足色铜钱和绢布,而不是蔡州军中用来抵充犒赏的其他杂七杂八物件。接下来,就是供他们好好花销和受用的一整天休息日。

每个出入行伍的士卒,只要日常操习和勤务无差,半月就能拿到满额的五、六十钱军俸。除了日常配发的春秋各两身换洗军衣袍服之外,只要两月行不犯错,还可以得到作为正额衣粮给赐(满勤津贴)的半匹绢;无论是拿去请人裁成衣被行头,还是折价变现成钱皆可。

而柴再用的运气显然比别人更好一些,在淮扬军短短的数月之间,他不但因为形貌壮阔而略通军伍的底子,成为了带领九名新卒拿六十五钱军俸的火长;还因为是河南蔡州乡土人士的缘故。被选入了淮南镇的捉生队中短训之后,就派遣到了河南境内来进行活动。

因此,现如今负责带领一小队捉生兵的他,月半军俸已然是可以拿到八十五文钱了。而且在敌境活动期间,同样还有按日累计的补助钱10文日;若是能够有所发现和俘获的话,则是日后的额军功赏钱另算。所以,哪怕在河南境内吃了不少苦头和冒了好些风险,但他依旧干劲满满的不减多少。

只是这段时日下来,柴再用所遭遇的人和事物也不算少了,劫道的流匪和乱兵也杀了好些个,甚至还遇到了一股溃败回来的蔡军。但是他想要谋取建功的机会,却像是深藏在水底的游鱼一般,始终未对他露出分毫的端倪来。

不过,在搬开并分发完乱石当中压着的几个袋子,又看过最新指令的柴再用,一口吞下这张纸片的同时,也对左右略带得色的低声吩咐少:

“收拾家伙,换个行头,咱们要去下蔡城,好好摸一摸了。”唐末大军阀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