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67章 蹊跷

六十七章

而在临近淮水沿岸的下蔡城中,则早已经乱纷纷的嘈杂喧嚣一片了。前方陆续逃归的败兵和溃卒、就近前来投奔的乡间土团、被罗索地方给抓来的成群壮丁;就像是汇聚到洼地里的浊流,几乎将这座不大的城池给挤得是满满当当的。

而在这些来自四面八荒的各色人等汇聚之下,短时间内已经接二连三的发生了十几起的大小冲突和刀兵见血的内讧;柴再用带来的这一小堆人,就像是汇入污浊池沼中的涓滴水珠一般,根本就毫无踪迹和影响可言。

或者说,柴再用身为蔡州人的地道乡音,再加上曾经在蔡州军中厮混过的经历,让他在这种乱糟糟的环境当中,反而如鱼得水一般进退自如;甚至还通过打了好几场架之后,兼并了好几个不同来历的小团体,而让名下膨胀到上百人。

虽然这一切看起来很是荒诞,但却是他目前的真实境况,也是通常情况下蔡州贼治下的最好写照。人称贼帅的秦宗权虽然已经在新蔡称帝,并且设置文武百官;但实际上对于地盘的治理并没有改善多少,还是本来的一派污滥。

因此,在这位大蔡天子治下的田土百姓,对分派在各地的蔡军将领而言,也不过是予取予求的猪羊走狗般事物;既是最为粗浅管制下的兵源也是财赋搜刮和聚敛的源头;当然了,在必要的时候也会成为应急军粮的组成部分……

因此,柴再用在下蔡城没有等上多久,就迎来了新的变化。一队身穿绣袍的骑兵突然抵达了下蔡城,也带来了就地聚兵和扩充行伍的号令。只是柴再用也注意到另外一些端倪,比如这支数百人的骑兵,居然有好几个旗号,其中不少人还有伤势在身。

显然,这一次河南境内的大战失利之后,让大蔡天子秦宗权损失不小。以至于这些明显属于老蔡州贼的军伍,都不复过往的锐气和凶悍使然;反而在这些绣衣骑兵的华丽外表之下,反衬出点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意味。

但也因为柴再用说得一口熟悉的蔡州乡音,又聚集了现成的百十名部下,其中还有好些明显异于常人,一看起来就特别能打精健汉子;也不免引起了他人的注目和用心。这倒不是因此对他产生怀疑或是其他的什么。

事实上像他这般携伙聚众而来的大小团体,在眼下的下蔡城中比比皆是。但因为他带着手下在城内的冲突中屡占上风,也多少打出了点名声来;居然也成为了这些老蔡州军的招揽和笼络的对象;因此,当即就有一名将校找上门来,对着柴再用倨傲道:

“勿那汉子,我家龙骧都指挥使,看上你的人了,还不快随我来吧!”

然而,下一刻却又有一骑飞驰过街头,而挡在了柴再用身前冷声道:

“那汉子,听说你可是蔡州人?”

“在下乃是汝阳人士。”

柴再用心中微微一动,却有些错愕地应声道:

“既然如此,尔部就合该归于我决胜都的配下才是!”

骑士不由点点头:

“且慢!”

这时街头再度响起一声激烈的叫喊,就见一名长相有些消瘦阴戾的军将拨众而出,又毫不客气地对着其他两方人马厉声道:

“既然是我汝阳人,又岂可归于其他人,我踏白都当仁不让!”

于是一时间,竟然变成了围绕着柴再用着一伙人为中心,相继赶来的三方人马而隐隐形成了对峙之势。最后这场街头对峙虽然未能真正地冲突起来,却已然是惊动了作为先头,刚刚抵达下蔡城准备就地扩军的蔡州军高层人物。

随后,柴再用才得知打上自己主意的那三部人马的字号和来历、他们分别是大蔡龙骧都指挥使刘建锋、决胜都指挥使孙儒,和踏白都指挥使许德勋的麾下;然而他们最终又是归于所谓的“三大王”,也就是大蔡天子秦宗权的胞弟——秦宗衡,因为常年在军中不离女子左右,而别号“粉帅”的麾下;

而这位三大王处置和消弭这场纷争的手段也很简单,他只是醉意熏熏地在接风酒宴上信手一划,就将柴再用在内的这一小队人,直接归入了自己本阵配下的殿军左营。于是,阴差阳错成为了蔡州军队将的柴再用,也变相加倍地完成了自己的敌后刺探任务。

——我是阴差阳错的分割线——

与此同时,沿着邗沟运河故道北上的高明,也刚刚抵达了全面戒严的高邮城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里因为水陆交通发达又距离楚州沿淮城邑不远的缘故,将会成为各路淮扬军集结的前进基地和对敌临时中军的所在地。

而在此之前,先行赶到是参军、参事、参谋等各色幕僚、参佐人员和扈卫队伍。他们抵达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依照事先的侦察和勘探结果,在中军中炮制出巨大的沿淮两岸地形沙盘;然后根据事前收集到的各方消息和数据,就此进行分析、判研和推演起来。

在刚刚结束的朱老三和秦食人魔,这场绵延大半年对战当中,高明自然也可以看出不少问题和经验教训来。比如,高明就不得不感叹宣武军的前身,作为曾经黄巢农民起义军的大将之一,朱老三不愧是这个世上最懂得如何应对和对付流寇战争的老人了。

因此早在高明降临这个世界的半年多前,面对蔡州秦魔王汹汹而至的攻势,他就已经示敌以弱,全力清野坚壁,放弃一些不利防守或是格局太小的城邑、据点,而将大部分兵力、人口、粮草物资,都收缩在主要几座高大坚固的城邑当中。

然后,集中精锐主力与之攻守拉锯周旋了大半年之后,就再也没有丢失过一座重要的城邑和堡垒,反而是在大小上百战的接触、遭遇和冲突当中,不断蚕食着秦宗权号称数十万却大而无当,充斥着乌合之众的所谓蔡贼大军。

其中固然有所失利和损兵折将,但都坚决依托几座大型城邑为支撑,始终不与之进行决战;哪怕是作为宣武镇根本汴州、郑州的州城外,都被肆虐的蔡州贼给杀掠一空,也坚决不为所动;反而令秦宗权的本部力量,在本能驱使下攻打东都等城的过程中,逐渐疲敝和颓势。

所谓流寇式的军队固然是流动性很强,但是在士气和组织度上也是难以持久的一次性产物。因此,当他们攻打坚城久克不下之后,斗志和战意的消散也是很快的事情。一旦受挫好伙食被击溃后,就很难在重整和恢复起来。

再加上经过大半年的争战杀戮之后,中原河洛各州抄掠的资源人口也已经消耗殆尽。那些因粮逐食、旋聚旋散的诸多蔡州贼外围,也在粮食不足之下很容易就自行亡去,陷入到崩解和消散当中。这时候,依旧能够坚持下来的,就剩下比较核心和铁杆的蔡贼本部人马了。

而这也是朱老三等待已久的决战之期。再加上他断然以朝廷大义加上许以利害割让,请来的各路外援包围和截断蔡州贼的后方和退路,秦宗权的失败和溃亡也只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号称数十万大军、十倍于宣武军的蔡州贼,会在被边孝村之战被杀获两万余人之后,就迅速崩盘了。

因为,在损失了这两万相当于基本盘的蔡州军之后,就连大蔡天子秦宗权也控制不住剩下的其余人马,而只能连夜抛弃部队潜逃而去。而宣武镇得以俘获和收降剩下这些四散地方的蔡州军之后,实力确实不降反升的重新得以壮大起来;

同时还得以追击蔡州贼的大义名分之下,乘着蔡州贼全面消退的大势,从那些中原藩镇的沦陷区内,进一步占领和夺取到更多的地盘人口。这无疑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重要转折点。而对于淮扬军方面,也有可以借鉴和参照的经验教训。

比如,尽可能在首战当中,打垮、打痛这些蔡州贼的有生力量;可以令其有所知难而退,乃至发生混乱和动摇。又比如在相对开阔的地理环境下,面对这些流寇式的军队,可以参照后世太平天国的老对手——湘军,所擅长“结硬寨、打呆战”的步步为营战术。唐末大军阀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