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七章 晁盖当山寨之主

?林冲决定对王伦动手,晁盖的团队同时也有所准备,本来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能上梁山做把交椅就可以了,结果现在事情有变化了,晁盖有可能当山寨之主了,这到哪说理呢?

晁盖七个人在宾馆收拾妥当,都在身上藏了家伙,这些人确实有点不厚道,人家请你们去赴宴,人家都没有什么埋伏,你倒带着家伙,这,这,这,晁盖兄,做人要厚道。

负责下来接客人的宋万并不知道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他的老大,通常他负责跑腿,从来不做过多的思考,老大让他做啥,他就做啥,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三当家的,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老大给的,所以老大的命令就是圣旨,王伦就是他眼里的宋徽宗,他不知道的是眼前这群看起来很和气的人正在磨刀霍霍,他也不知道仅仅几个小时后他将失去他人生中第一个老大,他先后经历过三个老大,王伦,晁盖,宋江,平心而论,王伦的能力是最差的,而对他却是最好的,在晁盖和宋江的手下,他都是被人家防范的对象,再也没有进入核心层,而他也是最不幸的,在征方腊的第一战中就在乱军中战死,令他略感欣慰的是,宋江还亲自主持了他的祭奠仪式,就这样吧,闭眼吧。

等会,现在还有你的戏,你就先别闭眼了,一会是老大王伦闭眼这场戏,注意自己的位置,找对感觉。

此时的王伦还没有意识到危机正在向他逼近,在他看来,梁山就是自己的,我愿意带你玩就带,我不愿意带你玩,那就抱歉,我送你离开到千里之外。林冲留给王伦的机会不多,时间很短,可惜都被他一一错过了,在这个各自都不怀好意的酒席上,晁盖不止一次的提起入伙的话头,结果王伦只是频频向他举杯“喝酒喝酒都在酒里了”,王伦啊,王伦,你的人生大幕正在徐徐降落。

这顿酒吃到了午后,应该是下午一点左右,王伦决定摊牌了,他让小喽罗们捧出了一个盘子,上面有5锭大银,是10两啊,还是20两的,还是25两的,没有给银子的特写,就不清楚了,应该不会是大面值的,因为王伦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捧出银子就跟官场里端茶送客一样,这意味着你得说再见了,晁盖尽管是粗人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想和平入伙已经不可能了,因为王伦说梁山的水浅容不下这么多真龙,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因为即使梁山的水容的下,他的心胸也容不下。

王伦千不该万不该又重复了当初对林冲说过的话,“粮少房稀,恐怕误了前程”,从这个角度讲,王伦的文化水平确实不高,都快一年了,这台词一点没变,长进一点好不好,找点别的理由,比如全球变暖,梁山水平面上升,环境污染,水质变差,不适合人类居住啊,这些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结果找来找去又找了一个“粮少房稀”,这在说给晁盖听的同时,也在说给林冲听,同时也在揭林冲的伤疤,人有的时候很奇怪,当你成功的时候你可能记不住别人所说的话,而当一个人处于落魄的时候,他的记忆力却是出奇的好,他会把他在落魄的时候别人说的话记的很清楚,甚至历历在目,林冲上梁山的时候很落魄,因此他的记忆力很好,对于当年的场景他历历在目,他听怕了那句“粮少房稀”,这是他的炸点,一个可怕的炸点。

林冲出离了愤怒,王伦的后果非常严重,吴用在旁边煽风点火,王伦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王伦以为他的权威还会在林冲的心目中维持,但他不知道这种权威是孱弱的,很容易倒塌,现在他自己用力一推,他的权威彻底倒塌了,一个强盗,一个占山为王的强盗,要有包容之心,要有为天下所想的心,说的最简单的,你王伦有肉,你得让兄弟们有口汤,结果现在,你不给晁盖这个团队一口汤,你也曾经不给林冲一口汤,得不到汤喝的人已经达到了8个人,你的日子还能好吗?记住吧,王伦兄,给永远比拿快乐。

如果王伦不是维持自己的假权威,那么他可能还有一条生路,但是他被所谓的权威给欺骗了,他居然当着晁盖团队骂林冲是“畜生”,这是又一个炸点,林冲从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落魄到落草为强盗,已经经历了无数人的漫骂,骂他什么的都有,这些他都能忍受,但他再也忍受不了王伦叫他“畜生”,一个人的尊严是有底限的,平常对他的白眼都可以不放在心上,而这一次,与面子无关,与尊严有关,一个男人如果尊严都没了,那么生命就没有了意义,林冲不想没有男人的尊严,他要为自己的尊严讨一个公道,王伦啊,王伦,枉读圣人之书,圣人没告诉你“士可杀不可辱”,我现在真有点怀疑,你的秀才不会是别人替考的吧。

林冲发威了,谁能挡的住,况且还有晁盖的团队帮助林冲扫外围,吴用和公孙胜负责舆论,“千万不要火并啊”,晁盖和刘唐堵住王伦,“头领息怒”,阮氏三雄一人一个缠住老梁山的三个头领,就只等着林冲动手了,没办法了,八个打四个,而且还是八个天罡级的人物打四个地煞级的,太欺负人了,没得打了,林冲把他心中所有的郁闷都发泄了出来,这一年他受了太多的苦,本以为在梁山能舒服一点,可还是受到王伦的百般压制,明明没有领导才能,偏偏靠着自己的位置压人,说白了不是用头脑压人,而是用屁股压人,这是中国的传统,有的时候看着那无数的屁股,你会感觉到,两个字:压抑,林冲的压抑无与言表,而王伦却一直无动于衷,所有的权势,所有的地位,都不会永远属于你的,王伦兄,你是读过的书的,其实你不应该犯这个错误,很可惜,你还是犯了,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你就不用等十年了,现在就宣告行动失败吧。

此时老梁山的弟兄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老大在眼皮底下死去,而他们却无能为力,或许在杜迁和宋万的心里,“我能想到最不浪漫的事,就是看着老大在自己面前慢慢死去”,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如此,至于朱贵,他是后上山的,而且他一直就是从事接待工作,没有多大人生落差,他把自己放的很低,所以他没有那么失落,飞的越高,摔的越惨,朱贵说“我一向匍匐前进,谁当老大能把我怎么样”,这是一个弱者的心态,也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心态。

王伦的时代结束了,王伦路线和晁盖路线一经遭遇就失败了,说明王伦路线实在是见不得光的,一个只想经营村里作坊的人是不能有大的出路的,这里说一个小的题外话,现在食用油的龙头企业鲁花就是从山东一个农村作坊起步的,结果现在作成了国内数的着的龙头企业,而他们邻村的作坊不是倒闭就是经营艰难,从这个角度讲,如果学王伦只能一时衣食无忧,却是没有任何前途的。

有的时候我在想,安排王伦这样一个角色的意义何在呢,仅仅给林冲练刀,当然不可能。实际宋史上记载的梁山起义头领就是宋江,其他人甚至都没有名字,王伦这个所谓第一个老大在后来的水浒传里出现还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

首先王伦这个名字,也可以解释为“君王的伦理道德”,读书人的存在就是为君王传播伦理道德,维持伦理道德,但是因为水浒传诞生的年代,那是一个崇尚武力,崇尚英雄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书生是弱者是无能的代名词,而王伦就成了这些文弱书生的代表,吴用就是一个副代表,王伦的结局是因为心胸狭窄被灭掉,而吴用尽管在梁山上也很受重用,但是他的计策漏洞百出,所以后来才有“吴用也有无用时”的说法,因此林冲灭了王伦,一是象征着书生的无能,而是象征着梁山实际是想打破当时君王的统治,“灭王伦”,但是这个象征意义在宋江上山之后就紧急转舵,变成了一种积累资本期待招安,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

那么现在王伦的路线已经破产了,王伦的名头也从梁山消失了,梁山掌舵的接力棒又将交到谁的手里呢,是林冲还是晁盖呢?

看着林冲砍了王伦,老梁山的代表杜迁、宋万、朱贵齐齐跪下,口中高喊“愿为哥哥执马坠镫”,这是古往今来山寨火并的俗套,一般的结局都是这样,要不,谁冒那么大风险去干这招人骂的差事,想想也挺可悲,杜迁宋万分别是二当家,三当家,大当家的没了,他们马上就得称四当家的为老大,老梁山的班底太弱了,太讽刺了。

这时,吴用又来了一个损招,这是一个欲擒故纵的手法,这是一个欲陷林冲于不义的手法,吴用直接拽过一把椅子,高喊着立林冲为山寨之主,吴用兄,也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要说拥立林冲也是人家老梁山的事情,你们晁盖的团队是客人,不是主人,也就是说这里面没有你们什么事,就是人家火并,你们当一场真人秀节目看看就行,演完鼓个掌就行了。

不过吴用这一喊,就真的把晁盖的团队都喊成梁山的人了,林冲师傅,你看吧,我们都加入梁山,我们都尊你为老大,至于你当不当老大,那就是咱们梁山兄弟自己的事了,这叫什么,用东北话说,这叫“脱鞋上炕”了,彻底不拿自己当外人了。

林冲如果就此坐上第一把交椅,那么梁山的历史将会改写,宋江在这里是不会有市场的,因为林冲与官府有不共戴天之仇,招安绝不是他的选择,而宋江为什么能在晁盖的眼皮底下把准备招安的工作做的红红火火,是因为晁盖的态度暧昧,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提不出什么建议,他想不出什么路线,他就觉得在梁山待着挺好,所以对于宋江忽悠招安,他不支持也不反对,因为他就是一个村长,确实应对不了大场面,他跟王伦一样,没有过硬的金刚钻,揽不了梁山上的瓷器活。那么林冲有金刚钻吗?林冲也没有,因为他只是一个将才,而不是帅才。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不假,但他不是八十万禁军统帅,林冲的个体能力很强,但领导能力未必很强,林冲的人很好,但好人不一定是个好领袖,同样好领袖不一定是好人,好人和好领袖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林冲的性格决定他一生是一个隐忍的人,他不是一个爱出头的人,火并王伦是因为王伦触及了他的底线,已经把他逼到了悬崖边,林冲一生错过了很多机会,但这一次晁盖上山的机会他不想再错过,如果错过,他依然要做王伦手下忍气吞声的四哥,如果把握住机会,他起码不再是孤独的外乡人,而且有可能换一个好的领导,这是林冲的目的。

林冲无意头把交椅,其实晁盖和吴用都清楚,所以他们早就对这把交椅看的眼绿,好在林冲不是个贪心的人,于是梁山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就此诞生了。这是一个博弈的结果,这是一个权衡的结果,如果林冲就此坐了第一把交椅,他从此就背上了一个谋杀前任老大的恶名,如果晁盖坐第一把交椅,那么林冲灭王伦就成了毫不为己专为他人的正义之举,这就是江湖的奇妙,这就是天下的玄机,总之最后的结果是,一个跑路的村长,阴差阳错的成了梁山的新领袖,以至于后来的好几天,杜迁、宋万、朱贵看晁盖坐在第一把交椅上就有点怪怪的感觉,总感觉他坐错了位置,他不是应该坐在客人席上吗?后来渐渐习惯了,他就应该坐在那里,这就是惯性,这就是习惯,可怕的习惯。

晁盖经过林冲的谦让终于坐到了梁山第一把交椅,对于第一把交椅其实他并不陌生,因为在他的家里他天天都是坐在第一把交椅上,对于他而言,不变的还是排位,变的只是交椅的海拔高度,因为东溪村属于丘陵地带,而梁山则是高高的山冈,高山的感觉真好。

晁盖这个风向标定了,该顺着往下排了,按道理林冲可以坐第二把了,但是他是一个高尚的人,自从与禁军教头这个职业告别后,他就不迷恋排位了,因此他还要把交椅继续让出去,吴用成了第一个受益者,这个一生都不得志的私塾教师,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坐上梁山的第二把交椅,“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他内心的感慨,而那个号称能呼风唤雨的公孙胜成了另外一个受益者,这个公孙胜是水浒中一个被严重高估的人物,他的综合能力并不高,但是因为他的背后是道教,道教在当时地位非同小可,所以因为职业背景,他成了梁山的三哥。

林冲想再让,晁盖团队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不能再让了,再让天下人该说晁盖排挤林冲了,所以林冲兄还是接着当四哥吧,不升不降,这样你火并王伦的做法将变的更加正义。

那么谁来坐第五位呢?晁盖发话了,让杜迁来坐吧,杜迁,宋万,朱贵已经看出了门道,他们知道,他们三个加上王伦就是f4的年代过去了,在这个武力说明一切的时代里,他们敢坐在那些活阎王前面吗?不敢,也不能,他们只能选择让步,让那些武力远远高于自己的人坐到前面吧,省得自己以后也走王伦的老路,因此在这种原则下,刘唐,这个生辰纲计划提出者成了五哥,阮小二是六哥,阮小五是七哥,阮小七是八哥,原二当家杜迁是九哥,原三当家宋万是十哥,原五当家朱贵是十一哥,老梁山的哥仨相互对视一下,以后得改称呼了,“九哥,十哥,十一哥”,不是你们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午饭前你们还是二当家,三当家,五当家,现在你们变成了“九,十,十一”,想想知足吧,人家王伦饭前还是个活人,饭没吃完就成死人了,人家上哪说理去啊。

晁盖成了新老大了,梁山也翻开新的一页,晁盖这个人的好处在于对权力并不迷恋,既然大家拥立我做老大,那我就有做老大的样子,给大家安排一下工作,吴用做军师,公孙胜同掌兵权,林冲等一起管理山寨吧,这里面也有含糊的地方,公孙胜同掌兵权,是跟谁同掌,似乎是跟晁盖,类似一个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林冲等一起管理山寨,这个等划到谁哪为止呢,按照搭班子理论以及一朝君子一朝臣的传统,顶多到阮小七那里,毕竟杜迁、宋万是老梁山的人,毕竟他们以前曾经是核心,是当过老梁山领导的,毕竟,毕竟,口号都是兄弟一视同仁,杜兄,宋兄,你信吗?就逗你一乐吧。

杜迁,宋万这两个人的名字实际也挺有意思,宋万这个人在一些水浒版本是有提到的,而且以前级别还不低,以前他的身份是打鱼的,跟宋江还认识,这就不得了了,而且一度在有些版本还是三十六天罡,结果到了施老爷子那就变成地煞了,而杜迁就是为了跟宋万搭班子来的,原来是写做杜千,这样两个人的名字组合起来就是“杜千宋万”,再演化一下就是“渡千送万“,就是把人家渡过河送一程,想想这两个人一生的经历,确实非常贴切,看来名字有的时候能代表人的一生啊,所以取名字的取好了,各位看到这里要改名可要趁早,不然晚了,影响你的人生,开个玩笑。

再说晁盖当上老大,确实有新气象,因为这个人不在乎钱,这个人懂得仗义疏财,钱没有了可以再挣,而兄弟没了再找就难了,于是晁盖就让取出当初抢劫的生辰纲以及自己随身带来的家产,当场就进行赏赐,那是一个壮观的场面,那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场面,在场的人都被晁盖的举动所感动,大家说了很多肝胆相照的话,有钱的日子真好。

当晚是个令人激动的夜晚,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夜晚,那是一个写满记忆的夜晚,十一个梁山的头领一起开心的喝着酒,在酒里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在酒里他们找到活着的意义,晁盖从一个村长变成了梁山老大,吴用从一个落魄教师变成军师,公孙胜从一个道行还很浅的道士变成梁山三哥,林冲从一个仰人鼻息,若有若无的小角色变成在梁山有身份有地位的四哥,刘唐从一个江湖无业游民变成了梁山五哥,阮氏三兄从缺衣少食的渔民变成了有肉有酒的头领,而老梁山的三个老弟兄虽然地位下来了,但安全感和幸福感增强了,他们以后不用担太大责任了,有那么一群强悍的大哥顶着呢,而且这个新来的大哥比王伦大方多了,当强盗为了什么,不就为了吃吃喝喝,多分点银子吗?只要多分银子,其实谁当老大又能怎么样,说到底,强盗也是一份职业,也是谋生的手段,只要生活好了,谁当老大有那么重要吗?所以,渐渐的老梁山的弟兄们也挺开心,既然快乐也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老杜,老宋,老贵,咧着嘴,快乐起来。

这是一个幸福的夜晚,大家都喝高了,彼此都说了很多肝胆相照的话。

梁山的夜很长,也很冷,一个人的房间更显得孤单,一个人的长夜更容易让人忧愁,酒醒的林冲望着窗外,今夜的月亮好圆,娘子,你在东京还好吗?

在我跑路的时候,我不敢想你,因为我要先保住命才能有机会想你,我让鲁智深和杨志带的话你收到了吗?不要为我担心,尽管我飘落在江湖,但我日子过的挺好的。

王伦在的时候,我不敢接你上山,一是怕你不习惯这个闭塞的梁山,这里没有东京的繁华,这里只有山野的荒凉,空气尽管很好,但似乎总有一种硬硬的味道,我至今仍不习惯这里的空气,这里的水,我至今怀念家门口的那片小树林和小树林里的那口老井。

并不是我不想让你来,我怕让你顶着一个强盗的娘子名头过活,你应该是一个诰命夫人,而不应该是一个强盗的娘子,只可惜,我的命薄,你的命也薄,林家枪法尽管名满天下,我却始终没有遇到识货的买家,我曾经天真的以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我现在知道“即使是金子也会被埋没”,因为这个世道太不公平。

那个王伦,怎么说呢,对我还说的过去,有吃有喝,有什么会议也让我参加,可他总是当我是外来的,因此我也始终徘徊在他们的核心外,并不是我迷恋权力,你也知道我对权力根本就不敢兴趣,但是那种被排斥在外的感觉很不好,因为那是一种无法消受的孤独。

你说过,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但是在王伦的手下,我还是不愿意把你接来,因为我愿意让你看到我在梁山的落魄,好男人是不会让自己心爱的女人留眼泪,尽管我林冲不能算一个好男人,但我依然不会让娘子你为我留眼泪,过去不会,现在也不会。

在梁山的每一个日子我都在想你,对你的思念就像梁山上的风,每天晚上都会准时来,对你的思念就想梁山脚下的水,绵绵没有尽头,你说过我们总会在一起,是的,当一切磨难都过去的时候,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就是跟你在一起,会有这一天吗,我想会的,一定会的。

林冲的思念再也挡不住,因为现在他已经有了重聚的条件,尽管这样会让娘子蒙上强盗娘子的名头,但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再多的苦难和折磨又算的了什么。

然而这样的幸福时刻终究没有来到,林娘子还是毅然决然的走了,在被高衙内一再相逼之下,林娘子选择了用白凌永远的保留了自己的清白,这是水浒中少有的几个好女人,这是天下男人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女人,林冲是幸福的,能得到这样的女人相伴,林冲更是不幸的,这样的幸福仅仅维持了短短三年,幸福总是如此短暂,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幸福每一天。

此后的林冲已经绝了所有的念头,他变的沉默起来,他变的坚毅起来,他知道娘子并没走远,娘子就在不远的前方静静的看着他,娘子,你不会孤独,我的心永远属于你,我会选择坚强的活下去,我要让我们的爱静静的延续,延续,没有尽头。

林冲擦干脸上的泪水,迅速准备迎战,因为济州府的官兵到了,来的有一千人。

其实古往今来,强盗和官兵永远是打不听,结果强盗打不绝,官兵也绵绵不绝,有些无能的朝代官兵和强盗居然还有默契,官兵定期打强盗,却不斩草除根,结果强盗越打越多,官兵的待遇也越来越好,这是不是一种朴素的双赢呢?

根据水浒传里的说法,这一战是吴用指挥调度的,用的方法实际跟石碣村的方法几乎一样,利用梁山水上的优势,尽量在水上解决战斗,利用梁山广阔的芦苇荡给官兵来个十面埋伏,要说还得感谢宋朝官兵的战斗力实在不强,吴用的计策又一次成功了,战役结束的也很快,林冲负责扫地面,抢了六百多区好马,杜迁、宋万在东港杀敌,阮氏三雄则在西港,刘唐则捉了个带头了,徽宗啊,宋朝的兵得注意素质啊,素质。

好事总是接二连三,正在晁盖招呼大家喝酒的时候,朱贵传来消息,说当晚有一批客商要从梁山经过,从这个消息分析,梁山应该在沿途很远的地方就设立了眼线,所以能提前知道有客商要从这里经过,说明这时候梁山的劫道事业已经走上了信息化的时代,不像桃花山的李忠和周通,还处在凭肉眼了望的年代,思路决定出路啊,两个只满足于一个咸鸭蛋喝顿酒的人是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一遭到攻击就想到求援,甚至声称愿意向二龙山纳贡,当强盗都当的这么没骨气,怪不得北宋会亡国,都是你们这些没骨气的强盗给闹的。

尽管晁盖是个粗人,但晁盖是个有骨气的强盗,而且他还有强盗的本分,那就是图财不害命。在安排头领们下山的时候,晁盖还是有特别交代的,“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显然,这是个相对可爱的强盗。从晁盖安排人选看,梁山兄弟尽管嘴上说平等,说白了还是不平等的,阮氏三雄先下山,带了一百多人,刘唐后下山,带一百多人,注意,杜迁、宋万最后下山,带了五十多人,这就是差别,晁盖团队的将领是不需要防范的,王伦手下的还是要适当防一点的,所以同样是下山,人家是带一百人,你哥俩是五十人,有人说那不是没人了吗,实际上也不是,那个时候梁山上已经有七八百人了,人有的是,就是不能让你哥俩带,哎,说到底还是防着你们呢?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领导,梁山上的领导层其实也做到了这一点,在其他头领们摸着黑下山进行抢劫事业的同时,领导层在做什么呢?喝酒!晁盖,吴用,公孙胜,林冲,四个人喝了一晚上,直接等到小喽罗们来报信,“抢,抢,抢到了”,四块石头落了地,四个领导放了心。忙活了一夜,收获真不小,二十多车财物,五十多头驴子和骡子。

得,酒得接着喝,叫上朱贵,准备分赃。当天中午,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开始第一次分配,所抢财物先一分两份,一份归到库里,留着以后公用,剩下的一份再分成两份,十一个头领均分一份,山上山下所有的小喽罗均分一份,看来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都不能完全平均分配,平均分配,那就是一个梦,一个梦。

此时的杜迁、宋万、朱贵终于完全平衡了,跟着晁盖没什么不好啊,大家分的都一样,而且抢的比以前多,分的也比以前多了,看来领导对下属好不好,关键还得是待遇啊!

晁盖看着大家分的红红火火,心中也充满了感慨,自己小的时候就有一个志向,那就是一定要做大事业,现在自己终于有这个机会做成了,以前自己在村里顶多给大家分分小麦,玉米,现在给大家分的是金银,有的时候人就得把握机会去做一下改变,不然现在还在东溪村分麦子,显然那是个低档次的活。

吃水不能忘打井人啊,我晁盖能有今天,完全是宋江和朱仝创造的,要不是宋江,咱们现在早就跟白胜住一间牢房了,要不是朱仝,咱们现在还得去跟白胜做伴,这两个人情欠大发了,当务之急得赶快给这两个兄弟送点金子去,咱不能亏了这个理。

至于白胜,救还不救呢?还是救了吧,要不天下人说咱们不仗义,咱们在梁山吃香喝辣,他在牢里吃窝窝头,我晁盖做不出那种事。

这就是晁盖,一个本质善良的人,一个没有什么坏心眼的人,一个有恩必报的人,在梁山的三个老大里,他待下属是最好的,王伦是以权位压人,晁盖是以情待人,宋江是恩威并施,真情和假意同上,王伦把自己弄的高高在上,晁盖把自己弄的很真实,宋江把自己弄的很像官,如果让梁山的兄弟们进行民主投票,最好的老大可能是是晁盖,最能忽悠的老大是宋江,最没出息的老大是王伦,无疑,晁盖是个好人,但好人不一定是个好领导,好领导确实不一定是好人。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