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济危机

忙完了在苏联的事,刘铭下一站是德国。

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全球性经济危机当中的最高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出口下降三分之二。全世界有三千万工人失业,各国罢工次数,数以千计。

德国作为一战的战败国,由于受到凡尔赛和约的过度削弱,成为经济危机的最大牺牲者,工业生产下降百分之四十,对外贸易下降百分之七十,失业工人达六百万,罢工一千多次。

德国人将一切罪责归结于凡尔赛和约,凡是能够高举反和约旗帜的党派,都能得到德国人的大力支持。

刘铭在伯林一下火车,便看到无数的工人正在进行示威游行。他们举着反法、反英的旗帜,高呼着要武力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要求提高工资,发放面包。

刘铭在苏联要求斯大林为他的行踪保密,所以现在还没人知道义勇与苏联签了那么大的援助协议。

屠夫已经留在苏联当狙击手教官了,刘铭现在连个随从都没有,显得形单影只。

震耳欲聋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流浪者和流氓夹杂在其中,冲击犹太人开办的商铺。商店为了避免受到冲击,十有都关了大门。

刘铭并不指望在德国拿到援助,因为义勇军对于德国来说,没有任何价值。有谁会援助一个对自己没有半点利用价值的军队?

不过,刘铭知道他来德国将大有作为。

第一、技术工人。

中国严重缺乏技术工人。之前他用苏联的贷款购买了大量的机器,如果全部建成投产,需要近百万名技术工人。虽然已经在苏联招了一些,但还是杯水车薪,缺人的矛盾十分突出。<>

而德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技术工人,光失业者就有六百万之多,只要能征招其中的六分之一,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第二、军事合作。

由于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陆军被限制在十万以下,不得拥有坦克或重炮,海军不许拥有潜艇,不许组织空军,不得进出口武器,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并且为了限制军事受训人数,义务兵役制被废除,士官、士兵全部延长服役到12年,军官25年。德国上下无一不渴望改变这样的现状,却一直苦于没有实力,不敢公开撕毁和约。

但是中国没有任何的约束,如果双方进行军事合作,前景巨大。

第三、犹太人。

犹太人的生意做遍了全世界,手中有钱。他们不仅仅是杰出的商人,还是杰出的科技人才。他们在德国受到了歧视和冲击,等纳粹上台后,更会遭到裸的屠杀。

当时世界各国为了不得罪德国人,都向犹太人紧闭了国门。致使二战期间,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多达六百万。如果东北能给犹太人提供避难之地,必然会得到犹太人的好感。

这三项说起来容易,但要做起来可不简单。特别是在连一个引荐人都没有的情况下,鬼知道他是谁?更别提会晤德国总统兴登堡了。

万事开头难,刘铭在德国的外交行动需要重新开始。在苏联时,他们靠和苏军士兵联欢,引起了斯大林的注意,但在德国这么干肯定行不通。

一时半会,刘铭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先找一间旅馆住下再说。

手里有钱,刘铭住的地方自然不会太寒酸,他租了一辆车,要司机去皇宫大酒店。<>皇宫大酒店位于柏林市中心,交通方便,且离国会大厦不远,方便与德国总统接触。

可惜游行示威的工人将街道堵得水泄不通,汽车走走停停,慢得如同蜗牛。刘铭后悔死了,早知如此,还不如步行呢。

傍晚时分,游行队伍终于散去,街面上留下了遍地的纸张,横幅和生活垃圾。刘铭坐在车里眯着眼,看着外面犹如孤鬼野鬼的流浪者。

夜里是他们最难捱的时光,他们没有钱住旅店,只能收集别人丢弃的厚报纸,塞进衣内保暖。虽说现在已经进入春季,天气在一天天的转暧,但严寒仍能要人的命。

每天早上一起来,柏林市政府都要忙着清理少则几十,多则一二百具冻僵了的尸体。

流浪者没有地方休憩,公园的长凳就是他们的家,但长凳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刘铭看到如此惨状,心理堵得慌,同时更为国内人民的生活担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这样了,国统区的人民生活还能好到哪去?

好不容易抵达目的地,高大的罗马式皇宫大酒店就立在面前。外面有一大群坐在台阶上的流浪汉,里面是灯火辉煌,酒肉飘香。这么强烈的反差,叫刘铭顿时想到了一首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贪婪的资本家与工人贫困的生活就摆在眼前。

刘铭正要进去,身后忽然开来两辆大卡车,从上面跳下来四五十个人,他们手臂上套着袖章,手执棍棒,领头的一位手中还拿着一支手枪。

“这些人来干嘛?不会是看酒店里的富人眼红,来劫富济贫吧。”

但是刘铭想错了,这些人并没有冲进酒店,而是将他团团围在中间。<>

“你们是什么意思?”刘铭用德语问道。

“什么意思?你心里明白!”领头的人一摆手枪,喝道:“带走”。接着他又回头对酒店的门童道:“我们是冲锋队的,怀疑这人是苏联间谍,与你们酒店无关。”

刘铭根本就没把这四五十个人放在眼中,正欲反抗,突然听到头目的话,他心里暗暗窃喜:“哈哈,我正愁找不到接近德国高层的门路呢,没想到你们就来了,真是及时雨啊。”

于是,刘铭老老实实的跟他们上了车。

冲锋队对刘铭的合作表示满意,也没有绑他。这个头目对刘铭的背包和手提箱非常感兴趣,问他里面是什么?

刘铭将手提箱横在胸前,道:“钱,一整箱子的钱。”

“这是你的活动经费?”

“你错了,我是中国人,并非苏联间谍,我来德国的目的是想帮助你们。”

头目打量着刘铭的身躯,冷笑道:“你当我傻啊,中国哪有你这么强壮的人?我看你也不像平民,一定是军人吧,并且是受过严格训练的红军战士。”

刘铭微笑道:“你看我的皮肤是黄的,还是白的?我的眼睛是黑的,还是绿的?我的鼻子是高挺的,还是扁平的?我有哪一点像苏联人?又有哪一点不像中国人?”

“你说我是军人,这倒不假,因为没有必要隐瞒。同时,我的确刚从苏联那边过来,但我仅仅是路过而已。”

这个头目半信半疑,不过眼神不再那么阴冷了,问道:“你来德国做什么?又能帮到我们什么?”

刘铭笑道:“我想帮助你们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来,不过这样的事,你恐怕作不了主。我想求见兴登堡总统,以及你们冲锋队的伟大领袖希特勒先生。”

头目见刘铭镇定自若的样子,倒也信了几分,他放松了紧张的神态,欠意道:“看来是我们搞错了,对不起。”

德国人的认真、直率、守纪,在这个头目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你能带我去见希特勒,我会非常感谢你,并且不追究你们的鲁莽行为。”

“行!”

汽车拐了一个弯,直奔希特勒的住处。

这是二战期间的头号杀人魔王,光在苏联就屠杀了两千七百万人。这人参加过一战,经历了著名的松姆河战役、阿腊斯战役、伊普莱斯战役,并在战斗中两次负伤,得到了铁十字勋章。

希特勒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后世学者认为,他之所以杀人不眨眼,与他早年当兵的经历有关。战场上的残酷环镜,很容易让人精神崩溃,患上战争综合症。

希特勒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一张像机关枪似得嘴巴,蛊惑人心的本事天下无敌。他思想固执,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宣扬种族优越论,他发誓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寻求土地,造福所有的德国人。

不过刘铭并不害怕希特勒,虽然这家伙杀人极多,但都是被他认定为敌人的,不像斯大林,专找自己人开刀。

真实的希特勒是什么样子的?

刘铭只在影像资料中看到过,他在想此时的希特勒,会不会留有一撇小胡子,两眼如刀,不时挥动着拳头,活力四射,像一个永不疲倦的战争机器?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行驶,汽车在一幢小楼停了下来,马上就要见到希特勒了,刘铭的小心脏怦怦地跳了起来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