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百零六章 情报工作

陈晨和刘铭两人商议去解救矿工,但是如何解救?解救之后,怎么将这些矿工们带回来?如果遇到鬼子伪军,又如何应付?

游击队对林口县的情况一清二楚,但对鸡宁县以及周边县市根本不了解。

除了这些,他们对战略意义重大的道路河流也知之甚少,比如长白山有几座支脉,各山的海跋、地势、相比高度,范围大小是多少?

还有牡丹江有几条支流、水文状况、流经区域?县城有多大,经济状况如何,围城有多高,有多少人口,几条街道,多少房屋?

这些重要的情报他们居然一点都不知道,而战争就是要求掌握的情报越细越好。如果情报掌握得少,势必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很有可能直接导致战争失败。

所以,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冒冒失失的去解救矿工,等于是拿战士的性命开玩笑。

这时,陈晨和刘铭才突然意识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情报!

看来成立专职的情报部门,摸清附近以及整个黑龙江,甚至整个东北的情况,这个工作刻不容缓。

刘铭说道:“要是有电报机就好了。”

“电报机在这个年代是十分稀罕的东西,大概整个林口县也就只有县城才有。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实力强攻县城,只能望洋兴叹。”陈晨无奈的说道。

“如果时间充裕,我可以试着造一台出来。”刘铭本来是搞军事情报出身,破译密码是家常便饭。

这个年代的电报加密,不算高明,甚至可以用原始来形容。日军所使用的加密手段,刘铭一清二楚。如果现在他们手中有一个电台,完全可以侦听鬼子的电报。<>相当于玩即时战略游戏,开了黑客地图,看着敌人的动静打,想不赢都难。

可惜,没有!在没有之前,只能依赖人去侦察了。

“你认为,谁去比较合适?”陈晨问道。

刘铭说道:“其实王麻子不错,不过大家都知道,他是我们的人。鬼子很快也会知道他的身份。身份已经暴露的人,肯定不能再担任情报工作了。”

“还有谁合适?”

刘铭摇头道:“我们这的人,不是上山打虎的猎户,就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猎户是好兵源,农民是好公民,但要他们去应付复杂的情报工作,难比登天。”

陈晨道:“不是说,环境造就人才吗?我就不信,咱们这里找不到一个适合搞情报的人。实在不行,我亲自去。”

“陈大哥,你是最不适合搞情报,你的身体太引人注意了。”刘铭笑道。

是啊,不但陈晨不适合做情报工作,其他六个人,也都不行。

两人闷在屋里也憋不出办法,只好把游击队召集起来,集思广益。还真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会一开,就找到一个合适的人。

钱长民!

钱长民上过六年私塾,又有一身本领。由于要倒卖药材,经常在外面奔波,他将黑龙江以及长白山这一带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再加上,长年做药材生意,认识了不少人。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认识他,鬼子也给他三分面子。无论他出现在哪里,都有一个可以公开,并且合理的身份——药商。

不过,他靠得住吗?

上次,鬼子来偷袭的时候,他恰好在鬼子大部队前头出现?大家对他其实是有怀疑的。<>正因为如此,游击队封锁了道路,没有通行证,不许任何人出村,而钱长民则属于重点监视对象。

这些天,有人发现他在村里四处乱逛,不晓得他在干什么。

陈晨决定亲自找他谈谈,试探一下。

如何试探一个人?

陈晨心想,人的表情可以作假,手上的动作可以作假,但眼神做不了假。只要盯着对方的眼睛看就行了,如果对方瞳孔放大,则表示吃惊、兴奋。如果瞳孔缩小,就说明没兴趣、撒谎。

陈晨敲打钱长民家紧闭的大门。

“谁啊?”

“陈晨。”

“唉哟,您老人家怎么来了?”

院子里传来脚步声,接着门栓滑动,发出沉闷的声音。

开门的人,正是钱长民。他身上裹着棉衣,扣子还没有完全扣好。看得出,他出来的很匆忙。

见到陈晨,钱长民脸上的肌肉绽开了花,他一边笑,一边让开身体,把陈晨请进来。

陈晨不动声色的扫了扫院子,只见在院子院子东南角有一个马棚,马棚里养着两匹马。

钱长民的两位伙计,正在喂马,一个抱着装有饲料的食槽,目光往他这边瞄,另一个空着双手,有意无意间触着腰间的硬物。<>

很显然,他们并不是在喂马,而是在暗中保护钱长民。

“钱老板,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想请你帮忙。”

钱长板看了看陈晨的脸色,满脸堆笑:“只要您老人家开口,就一句话的事。咱们屋里谈,请!”

中国人说话,大概从来都是云遮雾绕,有什么目的,往往不先说出来,要让对方摸不到头脑,试探对方的反应和态度,直到最后才把话挑明。

陈晨虽然一进门就说有事相求,但其实是想看看钱长民的反应,顺便留下一个直爽率性的印象,降低钱长民的警惕性。

两人进屋,关门!

外面的两个伙计也不喂马了,拔出枪,贴在窗下偷听,只要一有不对劲,他们就会闯进去。

陈晨上炕,钱老板倒上茶,趁着陈晨喝茶的功夫,又弄了一桌的酒菜。

“呵呵,钱老板生活得很滋润啊。”

“哪里,哪里,兵荒马乱的年月,日子难过,一天不如一天了。”钱长民给陈晨倒了一杯白酒。

陈晨端起酒杯,又放了下来,面露忧色。

“陈司令,您?”钱长民好奇的盯着陈晨,他心想陈晨是怎么了?刚才还笑容满面,怎么一下就这样了?

“唉——”陈晨叹了一口气,拿起筷子的手,也放下了。

“陈司令,您怎么不吃啊。”

“吃不下。”

“身体不舒服?”

“有劳钱老板关心,我身体好着呢,不知钱老板有没有听说过,忧国忧民者,寝食难安?”

“哦,原来陈司令是在担心国家大事,钱某佩服。”钱长民端起酒杯,道:“为了义勇军能多打胜仗,早日把鬼子赶出中国,干杯!”

陈晨不应,钱长民端着酒杯尴尬的停在半空。放也不是,喝也不是。

过了数秒,陈晨说道:“如果干掉这杯酒,鬼子就会滚出中国。哪怕是一杯毒药我也喝下去。但是打鬼子需要人、枪、钱。目前,这三样我们都缺啊”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