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百零五章 兵源问题

据说,滑雪运动员在下急坡时,可以达到时速七十公里以上,都赶得上汽车了。这里多山,虽然在上坡的时候,滑雪板没有什么用,但能在下坡时争取时间,也等于是比鬼子快上一倍了。

快一倍的行军速度,这意味着游击队想打就打,打不赢可以随时走,战略意义巨大。

这个年代,当然没有地方去买滑雪板,但多得是木材,也多得是懂制作的木匠,至于滑雪板制成什么样式最好,那就靠大家去试验了。

最终刘铭设计出来的滑雪板,被一致叫好,成为游击队的标准配置。

陈晨他们虽然没有玩过滑雪,但是旱冰大伙都玩过。两者原理相似,都是要控制好身体的平衡,不到两个小时,大家都会了,还能去带徒弟。

接下来,游击队要训练在滑雪的同时,进行精确射击。这个难度太高了,大家吃了不少苦头,个个摔得人仰马翻,好在雪很软,他们不怕摔。

练习滑雪没多久,所有人都迷上了滑雪。这种风驰电掣的感觉,可不是一般的爽。

“如果雪化了呢?”刘铭道。

“这么说,你在谋划下一步?”陈晨放下滑雪板,拉了一张太师椅坐下来,两眼炯炯有神的瞪着刘铭:“说说你的担忧,咱们集思广益,一人智短,两人智长。”

“虽然我们初步打开了局面,但是前景仍不容乐观。”刘铭说道:“现在积雪很厚,火车都开不动,鬼子一时半会得不到支援,自然不会来打我们。但等到来年春天,冰雪融化,道路泥泞,我们还是难以行走,而鬼子却可以利用铁路,快速调集兵力。”

“到那时,如果我们实力不够,不能正面顶住,就只有上山打游击了。但这样一来,老百姓就要受苦了。<>而且,我们粮食、弹药的补给也是很大的问题,队伍不得不化整为零。”

“尽管可以在必要时,再化零为整,篡成拳头打击鬼子。但这个时代,受到通讯的限制,化整为零容易,化零为整可就难了。”

“历史上的抗联,就在这方面吃了不少苦头。甚至有资料说,尽管抗联一个师仅几百人,却有许多人终生都没有见过面。”

“你的意思是,这个冬季是我们打好基础的关键?”陈晨说道。

“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一个冬季的时间来扩充兵力。”刘铭见陈晨不明白,进一步解释道:“从历史看,日军在九一八事变后,不断增兵东北。”

“9月驻朝鲜日军第20师团第39旅团和航空队来东北。”

“11月第8师团第4旅团来东北。”

“12月第10师团第8旅团来东北。”

“同月驻朝鲜日军第20师团司令部和第19师团38旅团来东北。”

“第二年4月,第10师团、驻朝鲜日军第19师团、第8师团来东北。”

“5月,第14师团。6月骑兵第1旅团和航空第10、11、12大队来东北。”

“10月骑兵第4旅团和混成第14旅团来东北。”

“12月第6师团来东北。1932年”

刘铭停了停,道:“32年之后,如有必要,日本还可以再增兵。这么多的部队,原本不是用来打击抗联的,而是用来准备进攻苏联的。<>但日本人发现,苏联按兵不动,甚至与日本签定了中立条约。”

“国民政府的利益被苏联出卖,同时抗联的苦日子也到了,最终不得不撤到苏联镜内,我不想咱们义勇军重蹈覆辙。”

陈晨头脑中也有这样的知识,刘铭的话让他有了危机感:“那我们要怎样,才能生存下去?”

“别无它法,唯有扩兵备战,必须赶在明年6月份之前,拥有至少两万人的精锐部队,以便能够正面抗击日军两到三个师团的进攻。”

“两万人,精兵?”

“所谓精兵,就是至少训练六个月以上部队。”刘铭一本正经的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12月31号前,将义勇军扩编到两万人以上,然后大练兵六个月?”陈晨惊道。

“是。”刘铭点头。

“这怎么可能?现在距月底仅20天!20天把四百人扩编到两万人,且不说有没有那么多武器装备,光人,就找不到。”

“武器的事,可以从苏联身上想办法。我想苏联人应该乐于看到一支可以帮他们挡住日军威胁的部队出现在黑龙江。关键是人难找,所以我愁啊。”

“呵呵,车到山前必有路。”陈晨说道。

“如果这车没有足够的实力,恐怕到不了山前。”刘铭苦笑道:“战争虽然被无数的文学家蒙上了一层光怪离奇的色彩,很多人认为只要在个别个英雄人物头上,冠以战神的称号,就可以天下无敌了。”

“但我们是军人,不能这样盲目乐观,战争其实就是综合实力的拼搏,冷酷的数字游戏。<>实力弱的永远是失败者,实力强的永远是赢家。我们必须在这二十天内,解决兵源问题!否则,一切免谈。”

“在这个贫穷而荒凉的东北,哪有这么多青壮可供征招?”陈晨皱眉:“大城市,没有实力打下!小县城,也不行,游击队还没有攻坚的能力”

陈晨思索着,目光像刘铭一样,投到了挂在墙上的军用地图上。游击队如今能活动的地方,也就只有这个林口县了,而林口县的人口,总共也就几万人吧,不可能拥有两万人的青壮兵源。

屋里悄无声息,落针可闻,屋外却是滑雪者的笑声,震得雪花簌簌而下。

“嗵——”小疯带着风雪和欢笑挤了进来:“两位哥哥发什么愁啊?”

刘铭把兵源难题,说了一遍。

“大量愿意当兵的青壮年?”小疯皱起眉头,不过他的愁眉一闪而过,旋即笑道:“你们觉得矿工行吗?”

“矿工!”陈晨和刘铭,顿时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东北有大量的煤矿、铁矿,也就有大量的矿工。从史料上看,这些矿工都是鬼子从各地骗来、抓来的,强迫劳动。要么没有家属,要么背井离乡,生活苦不堪言,九死一生。

矿工大多对鬼子恨之入骨,且个个精壮。如果义勇军去解救他们,他们必定踊跃参军,奋勇杀敌。

哪里有大量的矿工?太远了不行,去不了。附近?林口县好像没有什么矿!邻近的县呢?

“鸡西!”三人异口同声。

鸡西是我国著名的煤工业基地,不但有煤矿,还有铁矿。这些知识,在初中地理上都有。

鸡西现在叫鸡宁,就在宁口县东面,同属东安府。后来的伪满洲国,在这里修筑铁路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鬼子掠夺这里的煤铁资源。

要想去鸡宁,得翻过长白山,还得渡过两条河,中间夹着林口县城。大摇大摆的去,肯定不行,游击队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

所以,他们必须偷偷摸摸的去,但距离那么远,大队人马如何藏身,瞒天过海?

陈晨最先想到了办法:“我们当一回鬼子如何?”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