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七章 薛宝钗初入北王府

黛玉心头疑云大起:“宝玉不是这等人啊!会不会消息有误?”

宝钗苦笑:“怎么会?是我亲眼所见!”

黛玉便不再多想,世事难测,说不定宝玉也是身不由己的。

当下又问:“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宝钗苦笑:“我能怎么样?我那恩人待我极好,做牛做马我也要报答这番恩情不是?如今我残花败柳之身,还能有什么指望?倒是妹妹你,如何会在京城里呢?”

黛玉也叹了口气:“我这些日子以来,也是到处漂泊,无意中来到京城,落了难,所幸被北静王爷搭救,如今暂时住在北静王府,已拜了北静太妃为义母。”

宝钗不禁一阵心酸:“妹妹果真吉人天相,所以才能遇难成祥。只是那位龙公子如今怎么不见?”

两人正说着,北静太妃搭着丫鬟的手走了过来,笑道:“玉儿,眼不见你怎么到了这里?若不是看你好端端在这里坐着,母妃还以为你又不辞而别了呢!”

黛玉被说中了心事脸上不由得一红。

北静太妃又看了看宝钗,啧啧赞道:“这是谁家的小媳妇,这样标致!”

黛玉忙拉着宝钗到太妃身边说道:“义母,这便是玉儿的闺中姐妹薛宝钗,义母早先在贾府中也曾有过一面之缘的。”

“哦!”太妃有上下打量了宝钗几眼,笑道,“我说怎么这么面善呢!既然是玉儿的闺中姐妹,也不是外人,一同到府里住上几日,你们姐妹也好久没见了,正好亲香亲香!”

宝钗心中千肯万肯,面上却十分犹豫,只是看着黛玉。

黛玉忙道:“义母,宝姐姐并不是孤身一人。”

太妃笑道:“那就把你的相公也请了来,咱们一同走!”

宝钗粉面一红,低下头去。

黛玉拉住太妃的衣袖,低声说道:“宝姐姐遇到生命危险,那人是她的救命恩人,可不是她的夫婿。”

太妃又“哦”了一声,点头道:“不管是什么人,请出来见一面吧!”

话音未落就听到一个男子颤抖的声音叫道:“姑母”

太妃一愣,转头一看,殿外走进来一位青年公子,穿着一身宝蓝衣衫,周身气度不凡,眉宇间和自己的皇兄有七八分相似,那种骨血相连的感觉在心头涌动,不觉叫道:“你你是”

宝钗悄悄对黛玉道:“他便是我的救命恩人,赵哲远。”

黛玉暗自点头,此人虽然不算英俊,但是周身有一种超过常人的气度,像是那种久居高位之人,不怒而自威。

北静太妃眼中慢慢含了泪,甩脱了丫鬟的手,一步步向那赵哲远走去。

赵哲远满面泪痕,双膝跪倒,以膝代足,向太妃靠拢。

两个人挥泪如雨,抱头痛哭。

黛玉这才恍然,这赵哲远便是传闻中失踪了的大皇子,所以才会称呼太妃为姑母。

宝钗本已知晓一切,却故作懵懂,拉着黛玉问道:“林妹妹,这这是这是怎么回事?我怎么被搞糊涂了?”

黛玉知道事关机密不可多说,只是说道:“回了王府,姐姐慢慢就知道了,这中间的原委,我也不大了然。”

这一场姑侄相认,太妃和赵哲远直哭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在黛玉和宝钗的劝慰下止住哭声,太妃又派人去王府给水溶报信,又派了两乘轿子来,将赵哲远和宝钗接进北静王府。

轿子直接进了二门,水溶屏退了所有下人,亲自迎接,见到赵哲远,含笑问道:“表兄一向可好?”

太妃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奇道:“你们见过?”

水溶含笑告罪:“母妃见谅,之前儿子就与表兄通过声气了,只是表兄说事关机密,不可对旁人说”

太妃提起拐棍照着水溶的屁股就是一下,骂道:“我把你个没良心的!你老娘也成了旁人了?”

黛玉知道他们必有梯己话要说,于是说要带着宝钗去休息,早早离开了。

太妃带着儿子、侄儿进了自己房中,打发走所有下人,这才问赵哲远:“你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

赵哲远微微苦笑:“也没什么。当年是徐公公偷偷给我传递的讯息,又护着我逃出皇城,路上遇上了一位世外高人,这才摆脱了追兵。后来我便成了那位高人的记名弟子,多少学了些防身的武艺。徐公公有心,早早替我笼络了一批忠心之士,组成忠义堂。这些年我便一直在忠义堂坐镇。前不久徐公公病故,想着也该到了给母后报仇的时机,临终前再三要我回京里来。”

太妃也是愁眉不展:“唉,如今你父皇是被那妖人彻底迷惑住了,别说旁人了,就是我说的话,只要涉及朝政大事,得到的回应便是一阵呵斥。你们兄弟两个既然早有联络,说不定已经商量妥当了,我也不问了,但凡有用到我的时候,嘿嘿,”她手中的龙头拐中用力敲击了一下地面,“先皇御赐的东西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赵哲远连忙谢过,又道:“我只是还在等一个关键人物。”

太妃和水溶互相看看,同时发声询问:“什么人?”

“先国师的独子,龙天逸,”赵哲远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此子乃是人中龙凤,且早有准备,到时”他忽然看到水溶神色不对,忙问,“表弟,有什么不妥么?”

水溶尴尬一笑:“前些时候,倒确实有个自称是龙天逸的人来过,不过表兄见谅,小弟因如今赋闲在家,不想沾惹是非,故而”

赵哲远跌足长叹:“这可怎么好!他手中的力量差不多是我最大的筹码!何况此人没有任何野心”

太妃出声质疑道:“何以见得?以前历代国师淡泊名利是真,但是龙天逸经历了这么多变故,保不齐心含怨愤,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赵哲远大摇其头:“绝对不会!我和这龙天逸有过接触,知道他是个性情中人,这么多年来从未放弃寻找小侄,帮小侄重返朝堂。何况但看他对心仪女子的一片赤诚,也可以看出他并非那种反复小人。”

“哦?还有这么回事?”太妃来了兴趣,“你倒说说看!方才你也说了,龙天逸是人中龙凤,那么他这位心仪的女子又是怎么样的一位天仙?”

赵哲远呵呵一笑:“原来姑母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啊!龙天逸的心上人便是姑母府中那位亚似天仙的林黛玉林姑娘啊!”

“啊?”太妃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转脸看了看低头不语的水溶,心想,八成溶儿是知道这么回事的,所以才没让那姓龙的进府,这可不行,玉儿这么好的儿媳妇怎么能便宜了别人?

赵哲远又叹道:“说来也是好事多磨,这二人本是青梅竹马,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谁知突然遇上了意外,林姑娘不知怎么来到了姑母府上。龙天逸却为了林姑娘吃尽了苦头,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只差到塞外漠北一行了!”

太妃想了想,道:“好侄儿,姑母求你一件事。”

赵哲远纳闷:“姑母有话但讲无妨。”

“那个,我知道叫你撒谎不大好,可是如果你若见到龙天逸不要把玉儿在这里的事告诉他,只装作不知道就好了。对玉儿呢,也不要提到这个龙天逸,如今她和你兄弟八字刚有了一撇”

赵哲远颇为为难:“这个恐怕不大好吧?”

水溶眼巴巴地看着他,目光中尽是恳求。

太妃也是殷切至极,一副惴惴不安的神态。

过了好久,赵哲远终于点了点头,再怎么说还是姑表亲重要啊!

“只是姑母,这中间的原委,跟侄儿同来的那位薛姑娘也是知道的,她又和林姑娘是闺中姊妹,只怕”

太妃听着这话哪里还坐得下去?噌的一下站起来,一阵风般向黛玉房中冲去。

黛玉正和宝钗讲述离别之情,两个人正互相安慰着呢,太妃一头闯了进来,两人同时抬起头来,满脸的惊讶。

太妃微微有些不好意思,干咳了两声,问道:“那个,你们渴不渴?说到哪里了?”看黛玉一脸平静不似提到过龙天逸的样子,她心中因此又有些犯嘀咕了。

云岚走过来笑道:“太妃放心,这里有我们呢,怎么能让姑娘们渴着呢?”

太妃的眼睛左右晃晃,拉着宝钗道:“我这里新来了个裁缝,你既是玉儿的姐妹,我怎么也不能亏待了你不是?走,跟我量衣服去!”不由分说拉着宝钗就走,还回头对黛玉道,“你可不许跟来!”

云岚拉了拉黛玉的衣角:“姑娘,我跟去看看?”

黛玉摇头一笑:“不必了。想必是太妃要和宝姐姐商议她和赵公子的事,你若听见不该听的可多不好?”

云岚于是又道:“我可没想到,那个宝玉竟是个这样的人!”但是毕竟宝玉是因为黛玉离开即将临盆的宝钗的,她也不好多说。

黛玉神色一黯:“我总觉得其中有什么不妥。纵然当时宝玉不顾宝姐姐而去,也不可能一去不回还另结了新欢”

云溪插了一嘴:“咱们在这里也不过时瞎猜度,俩山到不了一块儿,俩人总有碰面的时候,到时见了面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黛玉笑道:“这话说得很是。”

云岚撇了撇嘴:“我竟还不知道,我姐姐还有当智者的资质呢!”

云溪笑骂:“讨打啊!连我也调侃起来!”

这里正闹着,宝钗已经走了回来,面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她本也纳闷,好端端的太妃怎么会想到给自己做衣裳,原来是试探自己有没有跟黛玉讲过龙天逸的事。

宝钗何等聪明,自然含蓄地说,不曾讲过。

说起来,黛玉的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原先在贾府之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宝玉对她情有独钟;出了贾府不光有个对她一往情深的龙天逸,听说还有个细心体贴的尹祥熙;刚才和她谈论,杭州还有一个游戏风尘的义兄林之羽;如今到了长安,还多了一个风流倜傥、年轻有为的北静王!

她虽然多次遇险,但哪一次不是遇上贵人转危为安?

可自己呢?自从见宝玉第一眼起,一缕柔情便已牢牢缚在他身上,可是他何曾对自己多看过一眼?好容易盼得能嫁给他了,而黛玉那时也“死了”总算断绝了他的念想,可谁知,宝玉竟不肯于自己同房!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贾史王薛四家一夜之间如大厦倾覆,自己好好的一个少奶奶沦为了阶下囚。

好容易有了个忠心的茗烟把自己夫妻二人救了出来,又被迫流落江南。偏偏又和黛玉遇上,还要在她的庇佑下生活,在她的劝说下,真正和宝玉做了夫妻。

也不知是天妒红颜怎的,突然祸从天降,林府出了事。不过自己并不怎么害怕,反而为能远离黛玉而小小庆幸了一把。之后的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平静,可喜的是自己还怀了宝玉的骨肉,似乎宝玉的心也向自己靠拢了些似的。

谁知这时龙天逸找了来!他既然知道了自己夫妻的居所,保不准别人也知道了,无奈之下,自己也只好劝宝玉搬家。

唉!也不知自己是哪辈子欠了宝玉的!这冤家在半路上听见黛玉有危险,便不顾自己即将临盆,面临着生命危险,上了别人的小船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一刻,自己的心都碎了!自己为宝玉付出了那么多,他又给了自己什么?

本来自己万念俱灰,准备一死了之,谁知竟看到了近旁船上的赵哲远。以自己的眼光自然不会看错人,呵呵,即便看错人也要拼一把!但是身边有个雪雁多碍事?只得狠着心敲晕了她,将她推入江中,此后的事还不是自己说了算?然后,女儿怎么办?自己本有心效法武则天,只是下不去手,只得将她托付给船家老夫妇,抱着板子跳入水中,只因是在月子里,还染上了一身的毛病!

天可怜见,赵哲远果真不是凡人!

也不知费了多少心思,总算笼络住了他,也算是盼到了出头之日。

南京我家里还有一两个忠心的下人,我花了大价钱,叫他们捏造了宝玉另有新欢的事,也杜绝了赵哲远的顾虑。

谁曾想,天下竟有这么巧的事!又叫我遇上了林黛玉!

她比谁都过得滋润!身上没有半点毛病?可我呢,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痛,偏偏还要强颜欢笑!

不错我是知道龙天逸正在找她,可我为什么要告诉她?北静王身份显赫、相貌不俗,嫁给水溶也还便宜了她!

这么好的事,又能卖北静太妃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将来赵哲远做了皇帝,自己有了北静太妃这样一个靠山,还愁后宫地位不稳?

至于龙天逸如何,那与我什么相干?黛玉婚后是否快乐?哼,她伤心我才高兴!

我母亲早已死在狱中,那个混账哥哥是靠不住的了。不过堂弟薛蝌倒是个人才,也没有被牵连进去,他日找到他,好好笼络住了,也是个臂助。

当务之急,是如何劝着黛玉早早嫁给水溶,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龙天逸便再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济于事了!

那时,你们若是烈性点,说不定就殉情了;要是窝囊点,最不济也一辈子不快活!

想到这里,宝钗自然笑得舒畅。

不知如何,云溪看了却有些毛骨悚然,却又猜不透哪里出了问题,只得自己留了小心。

黛玉见宝钗回来,忙起身相迎。

宝钗这才笑道:“林妹妹,几日不见,不成想,你竟成了郡主娘娘!真是可喜可贺。只是你为何不跟我说?还拿姐姐当外人不成?”

黛玉微微摇头:“宝姐姐,说起来这件事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太妃进宫朝圣也没有跟我提过,后来府里的小王爷、小郡主过生日,太妃自作主张把贾府里的大太太二太太接了来,当众一说,我这才知道。其实,谁又愿意做这个劳什子的郡主了?”

宝钗心里哼了一声,好一个得了便宜又卖乖!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