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三章 山中修行

仲夏将至,天气渐渐也热了起来。深山之中比凡尘俗世要清凉一点,算是个避暑胜地。依靠在树荫下的暾槿放下手中的书籍,仰头望向被茂盛枝叶遮蔽的天空,不禁感叹陆通这家伙还真是会享受,在这样的地方隐居,再浮躁的心也能慢慢平和下来。

一段时间以来的山中修行,暾槿也慢慢将仇恨之心放下。原本就是半大孩子的暾槿少年心性,愁事儿不放心头也不是什么难事儿。然而在小婉看来,暾槿将仇恨之心暂且收起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其实一个人要转变也没那么快,也没那么简单。除了头发剪短了以外,暾槿也没什么变化,只不过是相处时间久了,岳小婉与陆通对暾槿有个更深一步的了解,发现这个家伙除了有仇必报的一面之外,剩下的完全就是个无赖。

暾槿是谁啊,纨绔子弟好吗。现在老爹倒台了,没人给暾槿撑腰了,做不成纨绔子弟但从小到大飞扬跋扈的为人处世方式与观念还留在那儿,所以在岳小婉看来,现在的暾槿就跟个市井泼皮无赖一样。对此,陆通出人意料的并没有对暾槿有太多管教约束。一来,陆通并不以暾槿老师自居,暾槿也不是陆通的徒弟。二来,陆通似乎很受用现在暾槿的样子,与其说陆通支持暾槿现在那副德行,不如说陆通将暾槿的行为当做戏子的表演一样只观赏而不做出干预。

暾槿也有跟陆通聊过,暾槿满脸堆笑问陆通:“陆先生,您对我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无为之治,故意放任我?”暾槿也没办法,之前还被说过自作聪明,凡事只需稍稍一点拨,暾槿便可以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推演个大概。然而按照个人的逻辑思维构想,不辅助以事实依据,与事实情况产生了偏差,就会被当做自作聪明的典型。

而暾槿的破解之道就是有了想法立刻向陆先生求证,然而陆先生的回来一直都是不置可否,只是告诉暾槿,如果他是这样认为的就是如此,如果暾槿不这样认为,陆通即便是给了暾槿肯否定的答案,暾槿也会认为陆通是在骗他。既然暾槿是聪明人,陆通便相信暾槿可以自己参悟到其中的真谛。到底是真的有悟性还是自作聪明,完全看暾槿自己。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暾槿一直冥思苦想参悟不透,直到干脆将其抛之脑后不去想,过后一段时间再回头看,才发现到底是自作聪明还是真的聪明,又有什么分别呢?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

就好像陆通给暾槿的《道德五千言》中所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一切都不过是人心中的一个感觉,既然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能用语言文字描述的,多多少少都会差点意思。暾槿的描述,只能多多少少描述个大概,对于他主观来说,是其表达能力极限的陈述,所谓人力有限,描述的大概意思对,但又不完全正确。也就不能怪陆通故作高深,不给暾槿准确的评判,模棱两可的回答也是陆通的正解。而明白没有完全的正确,更没有完全的错误,才是陆先生的高明之处。

只是,在我们常人看来,这一切都并没有什么卵用,暾槿并没有的到什么实质性呢帮助。这个时候,暾槿的纨绔子弟本性,或者说是无赖本质就发挥了其作用。不满足于现状的暾槿死皮赖脸的索求着更多的帮助。最初陆通要暾槿静坐冥思,以静制动,化解暾槿心中尖锐戾气。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暾槿确实表面上不像最初那样浮躁,只是心中那份执念却不是那么轻易可以化去的。就好像不为了复仇,生存下去就没有意义一样,暾槿没有别的事儿可以做。

不满足的暾槿要求更多,陆通便给了暾槿本《道德五千言》,是道家先贤李耳于两千五百年前所著言道德之的《老子》,后经道家后人整理,定名为《道德经》。作为道家经典,暾槿自小便在赵蕤老师的教导下熟读过。只是当初的熟读背诵,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可以说是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相隔一段时间后,多少会有些遗忘,但再次拿来阅读,的确是有些无聊,暾槿再次表示还不够。

这时陆通先生表示出他的不满了,毕竟还是道家传人,对于道家先生的经典文献始终是保持一种敬仰的尊重态度,见到暾槿这黄毛小儿对其如此不重视,批评道:“认识几个字,会背几句话很了不起吗?我穷尽半生,也不敢说参透祖师精神十分之一。你若是能领会其中一二,欲做之事成矣,何必再来纠缠于我?”

暾槿被骂,自然不敢再造次,毕恭毕敬的捧着《道德经》聆听陆通教诲。而在这时暾槿的无赖个性再次展现出来,被骂之后浑不在意,转头又嬉皮笑脸的求陆通教他功夫。一旁的岳白看在眼里,只觉暾槿这个人真是没脸没皮没羞没臊。而面对小婉异样的鄙视眼神,暾槿也只是笑嘻嘻的。

陆通还是应暾槿要求,教了暾槿功夫,只是在教法上,似乎显得有点敷衍。近些年来道家最富盛名的当属太极拳了,太极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暾槿要学,当然直接选择学最牛逼的了,而陆通也非常轻易便答应了暾槿。没费什么事儿就得偿所愿的暾槿隐隐感到有些不安,后来果不其然,陆通所谓的教暾槿太极拳,就是让暾槿不断的画圈。不断的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关节,以各种不同的角度,画着大小不一的圆圈。

久负盛名的太极拳就是这样画圈玩?暾槿自然是不太相信的。暾槿是满人贵族,自小受家族尚文不弃武的思想教导,也习得一定的骑射摔跤等技艺。祖先于艰苦环境狩猎中研发的技艺,无不以刚猛实用为主,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当年叱咤风云的满洲第一勇士鳌拜。虽然被历史定义为奸臣,为康熙帝困死牢狱之中,但其赐号“巴图鲁”,在全国上下还是非常牛逼的。

而陆通教暾槿的,可以说与暾槿之前理解的概念完全相反。说什么以无招胜有招,暾槿便问陆通:“照你这么说,刚出生什么都不会的小孩子,岂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人?”

面对暾槿的质问,陆通不喜不怒,只是微笑着说:“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刚出生的小孩子,无欲无求,最近于道,虽然你可以轻易的将其打败,甚至杀死,但是你却没有办法掌控他。他们因懵懂而不畏惧生死,更没有利欲。杀戮只会让人身死,而不可能让人屈服。”

暾槿还是不明白,自小被灌输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又那是几句话就可以转变的。所以有些气恼:“你这是在抬杠嘛!当年满人入关,以剃发为标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正是用杀戮使得整个中原屈服?”

陆通哈哈一笑,“可是你要知道,杀戮的对象是那些不肯屈服的人,而那些乖乖服从满人选择剃发的,他们并未身死,使他们屈服的原本就不是杀戮,而是恐惧。更何况,真的是全都屈服吗?”陆通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陆通算是道家的出家人,所以不用留满人统一规定的发辫,也就相对于那些梳发辫的少受些束缚,他是不受杀戮威胁而屈服的人之一。暾槿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包括其自己,虽然是满人,但是也不再畏惧铁血政律,不留满人的发辫。而暾槿刚刚说的话,也是未经仔细斟酌而自相矛盾了。随之暾槿恭敬的一拱手抱拳,弯腰行礼道:“还请先生明示。”

路通微微笑:“一切都在你的书里。”书自然是指的路通给暾槿的那本《道德经》。

暾槿此时才对这本书肃然起敬。相传,太极拳的创始人张三丰便是由这部到的经中的理论,创下太极这一传奇武功。而现如今,暾槿再次捧起这本道家经典,一边参悟其中造化,一边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练习着画圈。

最初,暾槿的身体颇为僵硬,一边一边画圈的身体颇有现代机械舞的风范。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砺,才渐渐变得有模有样。而暾槿的山中修行,也才算是真正开始。

;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