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三百零四章

请牢记,或者在:

小溪的上游,转过河谷,山峰的背面是一片茂密的楠木林中,其中生长着一株巨大的红木,上半部已经被雷击毁,惟有下半截经历了百年风雨,依然不朽的矗立在那儿,每当深夜都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木酯香气。

树下的这片山坡上,一座座的坟包在灌木丛的遮蔽下默默无闻的掩藏了数十年,那里埋葬着无数的中国远征军将士。

1942年夏,十万中国远征军战事失利后,除孙立人将军率38师一部突入印度外,主力在杜聿明长官的带领下北撤闯入了蛮荒之地野人山,踏上了死亡行军之路。

当时正值雨季来临,路滑泥泞,步履维艰,很多人染上疟疾、回归热、破伤风等疾病,每一天饿死、病死或是吃毒果而死的军士无数,沿途尸臭数里,白骨累累。在那暗无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迷路折磨了两个多月后,士兵们都变得没有人形了,蓬头垢面人鬼难分。中国远征军半数精锐就葬身在了野人山这里,抗日名将第二零零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以身殉国,也长眠在了这里。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卢太官呜呜的失声恸哭,军歌嘎然而止……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破波楼船出辽海,蔽天铁鸟扑东京!

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

门楣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骄红颜。

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人类同沐大汉风!'

卢太官默默肃然的立起身来,众人的目光也望向了黑黝黝的树林间……

'是中国远征军不朽的灵魂吧?'寒生心中充满了敬意。

保镖们急忙抽出腰间的手枪,卢太官伸手制止住了他们,然后面向那几个野人,轻声说道:'中国远征军第38师中校团长吴太官。'

卢太官看不清那些野人的相貌,但他心中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于是口中轻轻的唱起了少将师长戴安澜将军的《战场行》:

弟兄们,向前走!

已落在我们的肩头,

已落在我们的肩头。

日本强盗要灭亡我们的国家,

奴役我们的民族。

我们不愿做亡国奴,

我们不愿做亡国奴。

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

野人们呜呜的哭了,扔下了手中的武器,慢慢的走上前来……

'你们是……'卢太官柔声的问道。

'长官,我们是远征军第五军200师的,我是少尉连长戴秉国,长官,你们终于还是来了……'为首的野人站直了身子,泪流满面,恭恭敬敬的向卢太官行了个军礼。

卢太官惊呆住了,口中支支吾吾道:'你们……还活着……'

'是长官,民国三十一年五月,戴将军临终时命我连留下来收殓并看守着远征军死亡将士的遗骸,他说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会派人来接他们的尸骨返乡。'少尉戴秉国说道。

'你们就在这儿一直等了这么多年!'卢太官惊呆了。

'长官,现在是民国多少年?'戴秉国问道,持安徽口音。

'1976年,'卢太官顿了下,然后接着说道,'民国六十五年。'

'啊……已经三十四年啦!'戴秉国茫然长叹着,泪水夺眶而出。

'你们为什么不回国呢?'卢太官问道。

'长官,我们一直在盼啊,望眼欲穿,等着上峰派人来接我们和这些遗骸回国,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命令始终没有来……'戴秉国难过的说道。

卢太官幽幽说道:'唉……已经败走了台湾岛,如今早已是的天下,你们不知道么?'

戴秉国愣住了,磕磕巴巴的说道:'你是说中国已经不是蒋委员长的了?你们不是上峰派来接我们回国的?'

卢太官沉默半晌,不得不告诉他这个残酷的现实:'你们早已经被遗忘了。'

篝火噼噼啪啪的爆响着,人们都沉默了,惟有34;呜呜'的风吟声,如泣如诉。

'你们连还有多少人?'良久,卢太官轻轻的问道。

'报告长官,五个。'戴秉国回答道。

'只有五个?'卢太官惊讶道。

'是的,长官,民国三十一年,我连奉命留守这里的时候是整编制,共有234人,现在只剩下我们五个了,其余的都死了。'戴秉国痛苦之色溢于言表。

'你们受苦了。'卢太官心酸的望着衣不蔽体的他们叹息着,然后说道,'你们可以回家了。'

'是命令么?长官。'戴秉国并拢双腿立正问道。

'是的,我吴太官中校,奉中国远征军第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之名,命200师戴秉国少尉率部即刻返回中国。'卢太官庄严的说道。

'是,长官!'戴秉国和其余的四名军士立时嚎啕大哭起来……

寒生也禁不住热泪盈眶了,篝火那边,明月早已经如同个泪人一般。

卢太官吩咐保镖将背囊内所有的罐头食品和烟酒等统统拿出来给他们食用。

'三十多年了,第一次喝到了家乡的酒啊。'戴秉国晃动着手中的古井贡酒瓶感慨的说道。

'你是安徽人?'卢太官问道。

'无为练溪乡。'戴秉国深吸了一口大前门香烟,自豪的说道。

'原来是戴安澜将军的老乡啊,他们几位呢?'卢太官询问道。

那几个士兵闻言纷纷报来:'安徽桐城。'

'我也是安徽桐城,罗岭的。'

'湖南邵阳。'

'江西婺源。'

寒生心中猛然一凛,忙望向那个满面斑白胡须的老者,尊敬的说道:'你好,你是婺源人?'

'婺源文公山黄村。'老者说道。

寒生心中一喜,忙道:'我姓朱,也是婺源的,南山镇人,老表,咱们是老乡哩。'

'啊,小老表,快给我说说江西老家的事情。'老者迫不及待的说道,甚至呛了一口酒。

'老伯,您贵姓?'寒生问道。

'免贵姓黄。'老者道。

'姓黄?那您与黄乾穗是本家?'寒生惊讶道。

'黄乾穗?我有个堂弟是叫黄乾穗,小名都喊他39;千岁的,你认识?他现在好么?'老者手指上夹着烟卷,微笑着说道。

'黄乾穗,他死了。'寒生淡淡的说道,那天晚上黄家父子在悬崖上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

'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堂叔,黄老爷子还健在么?'老者接着问道,目光中充满了浓浓的乡思。

'他也死了。'寒生答道,心中叹息着,唉,竟然被儿子和孙子给活活的埋进了太极阴晕里。

'文公山下有座无名庵,庵中有个师太,也不知道都还在不在了?'老者沉浸在了往事的回忆之中。

'无名师太也死了。'寒生说道。

'哦,真是世事沧桑啊,对了,小老表,你好像对我们黄家的事儿知道的不少啊?'老者有点疑惑的问道。

'黄乾穗是婺源的县太爷,他家的事儿老百姓自然议论的多些。'寒生认为有些事情还是不便启齿。

'你对黄村还知道些什么?'老者兴趣盎然的接着问个不停。

'黄乾穗有个儿子,叫黄建国,前几天在怒江河谷还见到他了,不过他现在和日本人混在了一起。'寒生说道。

'啊,竟有这等忤逆之事?'老者眉头一皱道。

'寒生说的不错,我们都看见了,那小鬼子还*是米久留师团的呢。'卢太官在一旁插话说道。

'畜生!黄家子弟怎么能和小鬼子混在一起呢?我要见到他,非得废了他一条腿不可。'老者涨红了脸,恨恨不已道。

寒生瞥了一眼明月,看到她叹息着站起身来,一个人默默地朝着溪边走去,她心里肯定也是不好受的。

卢太官望着戴秉国,若有所思的问道:'少尉,你的连队里有没有湖南羞山籍的兵?'

戴秉国想了想,摇摇头说道:'没有,长官。'

'唉,茫茫丛林,我的那些桃花江吴家子弟,你们究竟魂归何处?'卢太官自言自语的叹息着。

'桃花江?'戴秉国脸色喝得通红,嘴里面哼起了一首卢太官熟悉的曲子:'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呀,比不上美人多……'

'咦?少尉,你怎么也会唱我们家乡的歌?'卢太官诧异的问道。

'长官,我们几个都会唱。'戴秉国少尉微笑着说。

'这是我们家乡桃花江的歌,谁教你们的?'卢太官说道。

'秃头老妇。'几个士兵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