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45章 黄金书

*来源138网网阅读最新章节*

罗亦安在黑暗中顺着绳索,缓慢地下降。不久,他脚尖触到了坚硬的土地。

他低下身来,一手按住腰间的手枪,轻轻地转动着头,用头盔上的强灯扫视周围。

一个奇异的石雕人像立在不远处,这人像很高大,它挡住了罗亦安往洞深之处探视的目光。

头转了360度一个圈,在灯光尽处,罗亦安再没发现其余的东西,他又好奇地将目光停留在那个石像上。

“安全”,罗亦安用通话器低声传递了信号,慢步走近哪座石像。

这人像戴着形状奇怪的头盔和耳机,穿着带有许多按键的服装。这种怪异的服装一如罗亦安眼帘,他很自然地联想到宇航服。

“上古时代的宇航服”,随后跟来的薇薇安一落地,见到这石像便立刻惊呼。

没错,这个石像穿的衣服极像宇航服。上古时代的人若未见过实物,是怎样想象到宇航服的呢?

“黄金书在那里?”薇薇安焦急地问。

在许多民族的远古传说中,都提到过黄金书的存在。中国传说中,这本书不是作为神留下的知识传颂的,而是“金简书”或者“混沌天书”、“一元宝典”一类的仙家秘籍。据说,学了这本书上的仙家法术,能够白日飞升立地成仙;具备大神通可万里飞剑取人头……

罗亦安此行的目的就是取回黄金书,最差也要阅读一下黄金书,而黄金书存在的标志就是“守护石像”。在莫里斯地图上,黄金书的前方正竖立着一尊守护石像。

“岩石能够存在多久”,罗亦安小心翼翼地问。

“大约……10万年,这要看环境的情况”,薇薇安此时已无心回答罗亦安的古怪问题,她翻身向留在上面的佣兵吩咐:“下来几个人,带灯下来。其余的人注意警戒。”

罗亦安轻轻地绕过石像,动作轻地似乎怕惊醒了这座守护石像。

再往前走,由两组石像构成的甬道出现在眼前。无数穿着宇航服的石像摆着各种姿态,那些米高的石像有的有3个脑袋,有的却是7个头颅;它们身上都带着三角形的铭牌,其上刻写着不为人知的文字……

数百尊石像就这样静静地站在这个空荡荡地大厅里,向两列士兵般威严而沉默,似乎在默默叙说着千万年时光更替。

脚步声在空荡的大厅里回荡。罗亦安的脚步虽尽量轻微,但仍显得轰然作响。

走了几步,他停下脚步。

“什么”,薇薇安问。

“大厅里回声这么响亮,周围的石壁一定很光滑”,罗亦安若有所思地说。

“还是快找到黄金书吧”,薇薇安不满地说。

“快来”――突然之间,罗亦安脑海里再度出现那个神秘的呼唤,这次,卡姆人的腰带多翻译了一个字。

等的就是它。罗亦安陡然加快了脚步。毫不顾忌地奔跑起来。薇薇安在他身后喊了几句,大概是嫌他动作过于夸张,但见到抱怨没有效果。她立刻快步跟上了罗亦安。

猛然间,罗亦安脑海里出想了一声轰响,像是数万个黄钟大吕在他脑海中轰鸣,他眼一晕,腿一软,跪倒在地。

头灯的光柱打在前方,在罗亦安跪倒的地方,陡然出现了一个桌子。桌左右放着七把椅子,看那椅子的材质,非金非银。真像是合成材料制作而出。

那张桌子上,那张桌子上正摆着“金简书”。

说是金书,薇薇安此可近距离观察,发现这本书大部分书页,都是用一种不知名地金属薄箔制成。书页很大,大小如一张桌子。粗估一下,大约有一米长半米宽。此刻,这本书正在缓缓翻动,像是有一只无形大手在阅读这本书。

借着书页翻动地机会。薇薇安发现,这本书每页上都盖有奇怪的印章,估计有数千页之多。书上的文字好像是用机器压上去地,这些文字与现在任何一种文字都不相同。

薇薇安伸出手,正准备触摸一下这本金简书,确定金属薄箔的材质,地下,罗亦安挣红着脸,吃力地吐出两个字:“别动。”

说完这两个字,似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罗亦安一翻白眼,软软地倒在了地上。

“罗杰”,薇薇安带着哭腔扑了上去……

此刻,罗亦安的脑子里正翻江倒海,无数的画面涌入他脑中,令他连小指头都无法动弹。

他看到一场奇怪的战争,一群挥舞着木头与石器的远古时代的人,正跟随着一队坦克车后面,吼叫着冲向对方。天空中,飞机纵横掠过,导弹带着长长的尾焰,轰击着坦克队伍。坦克竭力地反击者,不时有飞机带着满身的火影坠落下来。

战场上,忽而大雾弥漫,雷霆闪电;忽而间晴空万里。

浓厚地硝烟弥漫整个战场,血与火,钢铁横流,尸骨交错。

一辆坦克直冲着罗亦安开来,他想躲,但身子却无法动弹,他想反击,却手无寸铁。正惊慌间,坦克穿过他的身影,像穿过一片光影般毫无障碍,隆隆地,一路呼啸着向前开去,边行走边发出炮弹出膛的轰鸣。

原来我只是个看客――站在热血飞舞的战场,罗亦安突然有了这个觉悟。他就站在那儿,看着身边上演的一幕幕话剧。

脑海里场景变化的极快,罗亦安抓不住任何一个片断,只有这些场景快速切换。隐隐间,他觉得这场战斗极为怪异,又似乎特别熟悉。

木头与钢铁的抗衡,导弹与石器相斗,这是一场什么时代的战争?

一声巨大的轰鸣响过,战场上最后一辆坦克肢解,一切恢复宁静。

没有胜利者,天空中最后一架飞机歪歪斜斜地向远处飞去。以罗亦安地判断,这架飞机油耗将近,动力系统受损,估计也就飞个百八十里便要坠毁。

炙热的高温、浓密的黑烟,高耸的蘑菇云,弥漫在战场上,罗亦安隐隐感觉到,这是某一方使用了最后武器――核武器。

眨眼之间。罗亦安的身子飞上了云端,他自上而下俯视战场。原来他所见地只是战场的一角,现在,极目所忌,似乎整个地球都被黑烟与蘑菇云笼罩着,黑烟遮天蔽日。

而后的一切像是按下了录像机的快播键,画面快速掠过眼前。

刚开始,出现了几个手持木棒,兽皮围身的远古时代的人,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近战场。收集战场的遗物。此时。浓烟继续笼罩着地球。不久,漫长的冰河世纪到来了,这些先民们艰难地挣扎度日。

画面播到这里。罗亦安突然明白了,这里播放地是一个人类进化史,他说的是人类文明诞生的进程。

黄帝大战蚩尤?

罗亦安突然明白了刚才所见的画面,为何给他一股莫名的熟悉感。

这是一场“终世之战”,它终结了神话时代。

在各民族的上古传说中,都提到上古时代有飞行器存在,而后,这些驾驶飞行器的“神”突然消失,他们怎样消失,他们为何消失。答案就在这场“终世之战”,它发生的地点在中国河北。

5000年前左右,在我国黄河下游的冀州平原上,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斗,作战地一方是中原地区地部落首领黄帝,另一方则是来历不明的、却具有神奇本领的蚩尤。

传说中,蚩尤兄弟81人,长相也很奇特:铜头、铁额、人身、牛蹄、4只眼睛、8个脚趾,头上有角。耳鬓像戟,身上还有翅膀,能飞空走险,能吞沙吃石,还能运用人类语言,是一种同人类相近而又完全不同地怪物。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没法子,逃到涿鹿请求黄帝帮助。战争就这样发生了。

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只好请天帝援助,天帝派来九天玄女、早魃与应龙助战,蚩尤却请来了风伯、雨师,刮起大风,下起大雨,阻止黄帝进军。黄帝制作指南车,在迷雾中找准方向,对蚩尤发动了攻击,蚩尤大败,“解之”。

这一段被夸张得近乎荒诞的故事,是神话和历史的混杂。拨开神话所必有的奇云怪雾之后,基本事实应该是:从蚩尤的造型和功能上来看:它的骨骼和外壳都是金属制造的,并非血肉之躯,所以他的死成为“解”。这是很适合于机械装置地。

蚩尤头上有角,是不是天线、探针?四只炯炯发光的眼睛,是不是各种光学测管,或者干脆是坦克车的前大灯?“八肱”是不是从事不同性能的机械臂?牛蹄而且八趾,当然是进退自如的运行装置了。

它们起飞或着陆的时候,尾部喷口曳出红焰,有如一条赤链,这就是人们所称道的“蚩尤旗”,它常常采集矿石标本,或者装进矿石就地化验、熔炼,人们没法理解,就认为是食沙吞石。

显然,这是一具智慧生物制造的智能机器人,至于呼风唤雨、作雾这些气象武器,对于一台智能机器人来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应龙”则是一条有翼的龙,或许就是带翅膀地战斗机。他们最后是发出某种电波(鼓声或龙吟,破坏了蚩尤的控制系统或通讯系统,蚩尤才俯首就擒。

而后,“终世之战”引发的核辐射遮盖了天地,进而导致地球进入冰河世纪。上百万年过去了,历史的真相已经湮灭在神话传说中。但这个金简书怎么会纪录当初的一切?

时间是严厉的打磨器,即便是神灵,只需要20万年时间,时间会将他们在地球上存在过的所有痕迹打磨殆尽。

在所有建筑中,木结构建筑腐朽最快,仅需100年将被虫子蚕食一光。200年后,埃菲尔铁塔等玻璃和金属建筑倒塌毁灭,而摩天大楼等砖石水泥建筑可能还会多残存一段时间。

就连人类引以为豪的七大奇迹之一金字塔也无法幸免。它虽然存在了7000年,但在下一个千年结束前,金字塔将化作尘埃。

由于无人管理修缮,风暴、洪水和霜冻,数十年就能摧毁一切人工设施。而自然界中植物破坏力最大,它们根系发达,无孔不入。无论是水泥、砖石或是门框,都会在植物作用之下土崩瓦解。而后,城市变为良田,耕地变为河流,这就是沧海桑田所说的意义。

没有人类的侵扰和捕杀,野生动物也会迅速繁荣兴旺起来。处于濒危状态的种群将逐步恢复生机,直至数量增至历史正常水平。

金属呢?再坚硬的金属也经不住时间的浸刻,地球已知的最坚硬合金,在,万年的岁月里,就会化成分子,消散在空气中。

所有可供后人证实“神灵”曾在地球存在过的考古痕迹,经过5万年岁月荏苏将不复存在。如果这时真有人在地球上考察“神灵”的存在,他们将无处可寻他们存在过的踪迹。而在刀万年之后,所有在地球上存在过的人工痕迹都将消失殆尽。

那么,这个金简书存在了多久,它是什么材质,它记述的历史是什么历史?

终世之战,终结的是什么?

也许,压根不需要再寻找亚特兰蒂斯的遗民,这些人都埋葬在河北的土地下,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时光,这些人已彻底化为河北的泥土。

也许,压根不需要寻找那些“神仆”的下落,最后的两支“神仆”,一支成为炎黄部落的发起人;另一支――传说中,蚩尤被杀之后,他的部族溃散:一部分继续留在东部地区,大略在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交汇之处,这一地区到汉代还有黎县、黎阳、黎山、黎水等地名;一部分被黄帝部族俘虏、同化,成了中原统治集团的顺民,古代把百姓称为黎民或者黎元、黎首、黎庶、黎氓,都是这一战争后的产物。

至于那些死硬派的抗战分子,一部分向西北方向流窜,后来在今山西壶关县一带建立起黎国,直至商末才被周并吞,另一部分向西南方向流窜,那是黄帝鞭长莫及的地方,因而在湘、黔、滇一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也就是后来的苗族。

当然,幸存下来的“神仆”不是核心人物,他们只是出于战场边缘的“路人甲”似的人物,所以他们对于“神”的文明了解不多。叙述这段历史起来,神话的部分多余史实。而战场中心的指挥者,全在这场战争中同归于尽……

这一切是真实的吗?没有人知道。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