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一章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

?潘金莲的悲剧已经发生了,这是继阎婆惜后的又一次悲剧,之后还有潘巧云的悲剧,悲剧从古到今,似乎从来都无法避免,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潘金莲很不幸,一个苦苦追求幸福的人最终还是死于“幸福”,而她走后,西门庆的悲剧其实也注定了,因为对手是武松。

武松没有费多少气力就把西门庆砍了,这跟鲁智深打镇关西一样,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属于职业打业余的,没得打。

应该说武松确实是个坦荡的人,他跟早期的杨志一样,都选择了投案自首,好汉做事好汉当,这比当年的宋江高尚的多,直到许久以后,宋江还埋怨武松,兄弟你当初为什么不一走了之?人啊,同样是在梁山落草的人,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多大呢?

武松把潘金莲和西门庆拿下,在心里已经完成了心愿,血亲复仇这个主题已经结束,是生是死,武松已经不在乎了。施老爷子为什么要给这个人起名叫武松,就是为了让这个人具备松树的性格,为人挺拔,刚直不阿,武松人如其名,确实做到了,你可以说武松有很多缺点,但就做人来说,武松的品格还是比较高的,如果能克服滥杀的毛病,武松其实在征方腊时可以全身而退,得一善终,只可惜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人,因此武松注定也不是完美的。

武松从容的把西门庆和潘金莲以及王婆带到了公堂之上,请注意这时候西门和金莲已经是死人了,而王婆已经是半死了,吓的。由于西门庆已经死了,干扰司法公正的人已经不在了,知县就没有贪赃枉法的理由了,毕竟以前收红包只有他和西门庆两个人知道,现在他可以踏踏实实做个清官好官了,再者人家武松辛辛苦苦把你的银子安全送到了开封,在这个强盗遍地走的时代多不容易啊,有多少个晁盖在路上等着劫生辰纲,有多少李忠和周通随时等着下山干一票,还有多少个王英随时准备下山劫个色,所以武松不容易啊,是有功的。

在知县的主持下,武松的案件被定性为“因祭奠亡兄恶嫂不允遂起争斗失手恶嫂及奸夫二人”,这就是文字的艺术,往哪边一偏就是生,往另外一边偏就是死,西门如果泉下有知,该感叹那么多年红包是白送了,知县大人,您真是个白眼狼。

武松终于实现了血亲复仇,现在他该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了。还好,有知县为他开脱,再加上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民愤也比较大,因此注定武松可以保住性命了。

现在的武松还是比较幸运的,不但知县愿意为他开脱,当地的府尹也是个性情中人,知道武松是为兄报仇,为人忠义,结果府尹没有收武松一分钱自动为武松减轻刑罚,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想要得的怎么都得不到,你没想到的却有点莫名其妙的让你得到,现在的武松就是这种感觉,他原本对宋朝的官场已经失望,结果在这起官司里他倒是看到了官场里人性的光芒。

对于武松的惩罚其实算轻的了,杖四十,发配两千里,这已经算是个不错的结果,给武松做证人的那些人结局也不错,释放回家,安居乐业吧,最惨的就是王婆,一生苦苦追求想攒点棺材本,结果最终棺材本也没用上,被判了剐刑,成为水浒中下场最惨的人,如果下辈子还有机会做人,还是别帮别人惦记人家的媳妇了。

戴上了枷锁,走在当地的街上,武松感觉一切都像在梦中一样,仅仅在半年之前,他在这片土地享受着英雄般的礼遇,而仅仅半年之后,他已经成了戴上枷锁的囚徒,英雄与囚徒之间,居然只隔着一道枷锁,什么荣华,什么富贵,在岁月的进程中都注定只是烟云。

武松与押送他的公差一起走上了他此行的目的地,孟州,孟州是什么样子,他不知道,也不关心,因为已经实现了血亲复仇,他现在要做的是认赌服输,况且他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宽大,未来在哪里,未来是什么样,你永远无法跑到前面去看一看,武松同样不能。

哎,如果不是景阳冈的那只老虎,自己是不是不会做一个所谓的都头;如果自己不是一个所谓的都头,那么自己可能不会离开武大那么长时间;如果不是自己离开武大那么长时间,那么或许武大也不会死,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看起来不相关的事情,实际上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定程度上讲,可以说是景阳冈上的老虎害死了武大,这就是纵向联系。

现在的武松倒很坦然,回想起以前的事情,他都觉得是很遥远的事情,他已经淡忘了在柴进庄上的那些日子,他已经忘了曾经有个仗义的大哥叫做宋江,他似乎也忘记了他曾经去过东京,去过这座比较大的城市,他只记得现在的自己是个囚犯,一个应该安身立命的囚犯,只可惜一个人的命运并不是自己能完全控制的,你的命运实际跟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此时的武松本来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听话的囚犯,但社会的环境不允许他这么做,时代不允许他这么做,他是一个英雄,他注定是要弄出点响声的。

安静的武松走到了不安静的十字坡,那么注定武松是不会安静的。

十字坡离孟州城只有一里路,按道理说就众多官差的眼皮底下,而就是这个地方,不知道放倒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在迷迷糊糊中被人喊着“倒也,倒也”,从此就此就结束了自己的人生,人生就是这样,你不知道为什么开始,你或许也不知道为什么结束,如果不是鲁智深的禅杖威风凛凛,那么鲁智深也在这里糊涂的结束自己的人生,如果不是武松机警,那么打虎英雄武松可能也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人生,人的一生太短暂了,尤其是当你遇到菜园子张青和孙二娘之后。

水浒中三对夫妇,张青夫妇,王英夫妇,顾大嫂夫妇,三对夫妇共同的特点都是妻子要比丈夫出色,但只可惜在那个封建年代,他们的排名只能在自己的丈夫之后,实际上从战斗力而言,张青打不过孙二娘,王英打不过扈三娘,孙新也打不过顾大嫂,但没有办法,因为要给丈夫面子,他们只能排在丈夫的身后,所以对比而言,还是新社会好啊。

菜园子张青注定是个本事低微的人,这个本事低微的人最后死于征方腊的乱军之中,属于典型的小角色,连他的媳妇孙二娘还是死于有名有姓的杜微飞刀之下,而他只能死于乱军之中,看来他注定只是个开菜园子的命,勉强靠着媳妇的帮助开开黑店还可以,想把黑店开到方腊的地盘,结果门都没有。

张青这个人本事确实不行,早年间就是个种菜的,这一点跟鲁智深的经历有一点类似,鲁智深在大相国寺里也种过一阵菜,而且两个人在结拜后还讨论过种菜原理,至于在二龙山上有没有研制过大棚蔬菜就没有历史可考了,总之大家知道他已经就是个倒弄菜的,后来因为口角杀了人,不得已只能去劫道,结果壮年男子不敢动手,专捡老头下手,结果那一天还是栽了,因为这个老头是个老劫道的,这个老头就是孙二娘的父亲。再后来,老劫道的看张青挺有劫道的潜质就收张青做了女婿,哎,谁说同行是冤家,同行还能成亲家呢。

在十字坡这个人来人往的地方,张青和孙二娘过着他们的黑店人生,他们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但每一次得手他们都有一点喜悦的冲动,到后来他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到底是为了钱而开黑店,还是为了得手后的冲动开黑店,人生就是这样,你渐渐的就忘了你的人生的目的,这究竟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不幸呢?

武松来的时候,只有孙二娘在独自看店,她早就能够独当一面,而他的丈夫只能给她打打下手,买买青菜,家里肉有的是,缺的就是青菜,而张青就是负责买青菜的人。

武松来的时候,孙二娘就很欢喜,因为武松的个头很大,这要得手了,能做多少肉包子啊,所以孙二娘看人是以肉包子来衡量的,看见时迁那种干瘪瘦小的人,她连看都不看,因为根本做不了几个包子,而等到上梁山后见到第一高个郁保四,她下意识的很欢喜,因为她看到了很多包子,有几次她想下意识的往郁保四的酒杯里放迷药,结果都是一瞬间醒悟了,自己已经不开黑店了,要那么多肉包子做什么用呢?

武松就是武松,在江湖上跑了很多年,他知道这种城乡结合部的饭店更容易出问题,城里的饭店叫规矩,乡下的饭店靠淳朴,而这种城乡结合部的饭店则是混不论,既有城里的不实在,也有老农民的奸诈,所以这样的饭店很难缠,这样的饭店更要小心,突然,他看到老板娘看自己的火辣眼神,那不是一种正常的眼神,那不是一种男欢女爱的眼神,那个眼神中分明是一种贪婪,因为一个人的内心可以掩饰,而眼神却是骗不了人的,武松,一个看起来很粗鲁的人却读懂了孙二娘贪婪的眼神,要小心了,武松在内心里提醒自己。

官差永远是笨的,押送武松的官差就证明了这个真理,武松在行走江湖的时候早就听说过十字坡的故事,所以他这一次格外小心,当孙二娘把所谓的土酒拿上桌的时候,武松已经知道这是一家黑店了,因为他是懂酒的人,土酒尽管品相可以不好,味道可以怪异,但武松这个懂酒的人已经看出这里的土酒分明是后来又添加了东西,不是迷药又是什么呢?他的这个本领让他骄傲一生,凭借着这个本领他从来没有着过黑店的道,为此在二龙山的时候,鲁智深天天追着他学习,直到鲁智深跟武松喝了无数顿酒之后,武松才教给他这个诀窍。

武松注定是个好事的人,不准备当场揭破这个迷局,他还要看下面的好戏。

“倒也,倒也”,无聊的声音又在耳边想起,当水浒中数次运用到这个词的时候,真的对社会的黑暗厌恶到了极点,我甚至可以容忍当面抢劫,但不能容忍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抢劫,无怪乎后来施老爷子要安排张青死于乱军之中,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

孙二娘以为武松已经倒了,现在的武松已经只是肉馅了,结果她没有想到,这个人还清醒着,只是要看她的笑话而已。

武松发作了,孙二娘自然就抵挡不住了,她的本事跟武松相比差的太远,而她的丈夫本事更加低微,看见武松正在打自己的媳妇,张青很自然的跪了下来,自己的媳妇都打不过人家,自己更加没有指望了,哎,男儿膝下有黄金啊,您哪怕象征性的支应两招啊,结果一招都没有,上来就是一跪。

武松这个人见得人打,见不得人跪,人家一跪他就心软了,尤其是一个男人给自己下跪,武松感觉有点心酸,他想起了自己的兄弟武大,男人跪吧跪吧不是罪,那就起来吧。

世界是平的,江湖是连的,武松的那些事张青都听说过,这一下就拉近了两者的距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见何必曾相识,这样武松又多了两个朋友,一个是张青,一个是孙二娘,尤其是孙二娘,让武松一生都很欣慰,潘金莲这个大嫂让武松一生都很郁闷,而孙二娘这个大嫂让武松一生都很欣慰,大嫂就是用来敬的,孙二娘就是这样的大嫂,此时的武松未免也有些感慨,同样是嫂子,给人的感觉竟然截然不同,相同的是身份,不同的是人品,如果自己的亲嫂子能像孙二娘一样通情达理,那么自己也可以享受家庭的亲情,而现在,自己只能在异乡感受到一点点来自江湖的温暖。

原本张青主张武松索性把两个官差收拾了,大家一起上二龙山入伙,但武松现在对入伙还不感兴趣,至少自己曾经是个都头,入伙这种事似乎不太适合自己,况且自己的结义大哥宋江也曾告诫过自己:踏踏实实做人,争取为朝廷做点事,自己辛辛苦苦走了两千里就是为了给以后留一条路,如果真想上山入伙,那么自己在杀了西门庆之后早就可以上山了,入伙,就这样算了吧。

尽管此时入伙在武松看来是那么不值得一提,但他没有想到在不久之后他还是要不得已的走上了入伙的道路,世上的事,人生的事,你永远都说不清。

武松拒绝了入伙,他选择正正当当做个囚犯,因为这样他可以心安。人就是这样,如果你真的犯了错,那么就坦然的承担,与其东躲西藏的过日子,还不如接受惩罚安心的过日子,这也就怪不得有一些重刑犯在被抓之后反而很坦然,因为躲藏即使可以让你逃过法律的惩罚,但你始终逃不了良心的惩罚。

武松进到牢营,遇到跟林冲,宋江一样的待遇,那就是管营房的人过来要钱,这是水浒里监狱里常见的勾当,实在很三俗,很见不得光。武松不是林冲,也不是宋江,林冲是个隐忍的人,宋江是个机灵的人,而武松是个坦荡的人,说白了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别人要是好声好气的跟他要点钱他可能真就很大方的给了,而如果跟他强要,那么他注定不给。而管事的差拨哪见过这样牛的犯人,武松这样的犯人在他眼中完全可以成为“史上最牛的犯人”,结果武松很硬气,差拨很生气,银子没要着,面子也没有了,等待武松的恐怕就是一顿暴打。

此时的武松还不知道,现在的他已经从孙二娘眼中的包子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眼中的打手,因为他的体格太好了,而且他的档案也被别人研究过,因此现在的武松不是一个囚犯,而是一个值得重用的打手,从包子到打手,其实只有一里地的距离。

尽管武松在见管营的时候很叫嚣,但他还是很奇怪的被免打一百杀威棒,狱友们认为这样的事很反常,他们推测武松可能麻烦大了,各种可能的酷刑很有可能加到他的身上,这些酷刑如果说给别人听可能被吓倒,但眼前这个人是武松,一个曾经与老虎零距离的武松,一个已经心静如水的武松,既然暴风雨即将来临,那么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武松已经做好受酷刑的准备,但是酷刑等了几天还是没有来临。

每天都会有人莫名其妙的来给武松送菜送饭,那些饭菜是囚犯们想了好几年都没有吃到的,而武松天天这么吃,按道理说,监狱的规矩一般只是在犯人上路前安排一顿好的给犯人吃吃,天天这么吃,这算唱的哪一出啊。挨刀子不怕,怕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刀子落下,因为始终绷着心让人很难受。

武松在忐忑不安中过了几天,在这几天中,他还被换到了单间牢房里,单间牢房比大开间的牢房舒服多了,武松甚至怀疑这是在坐牢吗,这样下去自己怎么能实现劳动改造呢?至于白天,那更舒服了,武松甚至可以洗了澡,然后找个凉快的地方呆着,看其他囚犯在烈日下劳动,武松甚至恍惚中回到了当都头的日子,坐牢能坐到这个程度,武松有点摸不着头脑。

人其实最怕的是被蒙在鼓里,武松同样也是,他不怕老虎,但他也怕糊里糊涂,尽管宋江曾经跟他说,难得糊涂,但对于武松而言,他觉得,做人还是清醒一点好,你毕竟是个囚犯,老在这里享受政治犯的待遇,这也不是个事啊。

武松还是忍不住发问了,结果这一问问出了门道。来送饭的人是管营家的仆人,是管营让他来给武松送饭的,并且告诉他管营吩咐先给武松好吃好喝的养半年,而且之前不打杀威棒也是管营儿子的主意。

不打杀威棒,而且好吃好喝管半年,武松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难道是自己的粉丝?不能够啊,自己老家离这里两千多里,而且自己不是宋江,哪有那么大的知名度。不行,不能当闷葫芦,得问个清楚。

那个神秘的管营儿子还是出现了,他就是把武松当成理想打手的人,这个人叫做施恩,外号叫金眼彪,反正长的挺凶的,据说学过点武艺,但武艺肯定十分的不怎么样,不然不会被人打的两个月下不来床。

施恩来了,水浒中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小管营见了武松就行了一个大礼,这下把武松弄糊涂了,到底谁是官差,谁是囚犯呢,哎,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你分的清吗?

现在该轮到金眼彪施恩出场了,抱歉,他对不起自己的外号。

金眼彪是什么意思,我小时候读水浒的时候总是弄不清楚,后来山东台播的水浒找的演员是一个眼睛长的有点刁的演员,所以我就以为金眼彪就是眼睛有点问题,长的比较凶悍而已,后来才知道,这是我自己的望文生义,误读了。直到开始写水浒,上网仔细一查,发现有句成语,“虎生三字必有一彪”,在这里彪是出色的虎子的意思,所以说白了,金眼彪就是金色的眼睛的出色老虎,就是不知道他是东北虎还是华南虎,这个得请周正龙先生帮忙鉴定一下,顺便研究一下,如果把今天的数码相机对准施恩,看看他的眼睛会不会动,会不会也会因为吃饱了喝足了眼睛就不动了呢?这是个科学问题,得好好研究。

施恩这个金眼彪的称号估计是在蒋门神出现之前,这就得说当时人们视野的狭小和眼界的不开阔了,在当时人们的眼中看来,施恩已经是个狠角色,是老虎,等到蒋门神来了,蒋门神就成了大老虎,等到武松来了才知道,原来老虎是用来打的,不是用来拿数码相机拍的。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无法完全按现在的眼光来看待过去,如果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施恩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是一个有着原始黑社会性质的人,他所经营的快活林说白了一个大型的类似市场的东西,而施恩是专门收取各种费用的人,大到开赌场的,小到用自己身体做生意的妓女,只要在快活林活动都要向施恩交管理费,当然所有的管理费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而可惜的是,武松就是替这样的人出头,为这样的人卖命,这对武松的形象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因此无论是后来的二龙山,还是后来的梁山,武松与施恩的关系都是淡淡的,因为建立在利益关系的朋友或者兄弟都是不牢靠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兄弟就是用来利用的,武松就是施恩眼中那个值得利用的兄弟。

施恩本来在当地叫做金眼彪,不过蒋门神来了之后,金眼彪就成了金眼猫,而且是只病猫,蒋门神出手把学过棍棒的施恩打的两个月下不了床,而蒋门神跟武松却连几招都过不去,因此施恩的武艺估计跟孔明孔亮有的一拼,实在是已经低微的一塌糊涂,所以在后来的梁山上,施恩从来没有什么作为,一是本事太低,二是也没有什么靠山,于是只能在征方腊的过程中溺水而亡,一个曾经在当地不可一世的强人,在梁山只能成为一个仰人鼻息的小头目,最终只能黯然落水身亡,这像极了很多人的人生,小时候在自己的家乡名声很大,活在乡亲们营造的光环之中,而长大后才发现,原来世界竟然是如此之大,而自己只不过是大千世界里最普通的那一个,人一般到了这个时候一般都会非常痛苦,为什么儿时的自己那么优秀,而现在的自己却如此平凡,其实并不是那时的你有多优秀,而现在的你有多平凡,关键在于舞台不一样了,上天给予你一个舞台,但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却不是你个人能够完全决定的,比如晁盖,比如宋江,宋江没有上山的时候,晁盖就是绝对的老大,而宋江上山之后,晁盖就得扮演被架空的老大,宋江本身何尝不是如此,尽管他当了梁山的老大,但他却在宋朝的官场处处碰壁,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的舞台,而属于你的那部分剧本并不完全由你自己掌握。

现在施恩苦苦等待的超级打手终于出现了,这个人就是武松,不过这个武松似乎还是个病武松,他有当年那个打虎的状态吗?当然有,因为他是武松。

在一般人的眼中看来,武松是个头脑简单的人,但实际上,武松只不过是没有系统的接受过教育,而他绝对是个聪明人,同样也是一个善于包装自己的人,当施恩质疑武松是否有当年的打虎状态时,武松的表情很轻松,他轻描淡写的说,当年自己打虎时其实是在生了三个月的疟疾之后而且是喝醉酒的状态下,这话的话外音就是,如果没有生疟疾,如果没有喝酒,那么可能景阳冈上所有的老虎可能都被他打没了,看看,武松说话还是有点夸张的。

即便这样,施恩还是有点不信,毕竟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武松还能等同于过于的武松吗?这是一个具有辩证法的思考。武松看出施恩的怀疑,他知道该到了证明自己的时候。武松来到了前几天已经观察好的插旗石面前,这块石头是专门用来插旗的,大约有五百多斤,现在这块石头成了武松证明自己的工具,武松轻松的抱起了这块石头,然后向天空中用力抛了一丈多高,这种危险动作在唐朝的时候李元霸玩过,小朋友们千万不要模仿,如果按照力学的原理以及人体工学的原理,武松如果连举重可能目前世界上最重量级的选手也不是武松的对手,武松啊,武松,如果你活在当代,或许你也能2008奥运拿几块金牌,到那个时候,什么张国政,石智勇都只有在旁边给你加磅的份,可惜你生错了朝代。

武松将石头抛向了空中,然后他又轻松的接住了,有的时候他也在想,如果把羽毛抛向空中,那么羽毛和石头落下来的时间是否相等呢?武松是个粗人,他想不明白,他总觉得羽毛应该落地晚,因为羽毛轻啊,武松的想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直到多年后,一个叫做伽利略的外国人用实验告诉世界,其实羽毛和石头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是一起落地的,因为他们的重力加速度是一样的,这是什么,这是科学。

科不科学对于施恩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看到了眼前的这个人确实是个理想的复仇打手,他等一天等了好久了,他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蒋门神,我金眼彪要发彪了,我要告诉你,金眼彪的彪不是东北话中彪的意思,金眼彪的彪是出色老虎的意思,现在该轮到老虎发彪了。

如果就这么让武松去帮自己复仇,那么还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而且还有临阵反水的可能,所以自己得弄点枷锁给武松戴上,这个枷锁就是结拜,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古时候的结拜是多神圣的事情,事实上,有多少利益纠缠是以结拜之名,施恩为了让武松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复仇,他想到的一招就是结拜。

现在再来看施恩以前做的那些事,实际上仔细研究,那个所谓的快活林实际上跟施恩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在那里只是开了一个强买强卖的酒肉店,这个酒肉店每天就是把酒肉定点往快活林里的酒店和赌场里送,说白了是垄断了快活林里的酒和肉的市场,实行专卖,这个行当跟张顺在江州在鱼市上当鱼霸一样,都属于欺行霸市的主,同时施恩还是快活林里的鸡头,妓女想在快活林一带活动必须给他交管理费,这样一个月下来他的纯收入能达到300多两银子,一本万利的买卖,典型的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生意,而且手下还带着八九十个囚徒,太黑社会了。

名不正,则言不顺,施恩知道自己的这点东西其实也未必见得光,所以他要用结拜拴住武松,只要头磕地上了,武松你就是我的大哥了,兄弟的事就是你的事,兄弟让你帮忙你还能不帮吗?可能是武松从来没当过老大,所以这一次他想当一次老大,施恩的头磕地上了,武松就成了施恩的老大,想想武松一生的结拜也挺悲哀的,跟宋江结拜本来他很激动,结果后来上梁山才知道,宋江经常跟别人结拜,跟张青结拜他原来也很激动,结果最后发现,张青结拜的目的也不单纯,那就是好跟人吹牛“武松是我兄弟”,而这一次当老大后,武松还是不快乐,原来施恩也到处说,“武松是我大哥”。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