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九章 选择太多也是痛苦

?在宋江出发之前,宋江已经仔细盘算过自己的几个去处,一个是沧州柴进的家,一个是清风寨花荣的家,一个是孔明孔亮的白虎山庄,这三个地方都不错,但是也得一个一个地方来啊,宋江陷入了犹豫之中,三选一,有的时候选择太多也是痛苦啊,鲁智深要么你帮忙选一个!

宋江想来想去,还是准备第一个地方去柴进那里,因为花荣和孔明那里都是老关系,想去抬脚就去,而柴进那里却是个新去处,自己如果能把这个新去处建立好了,那么就真正的狡兔三窟了,这才能高枕无忧,从长期来看,需要先把柴进那里的关系建立起来,做人得有长远打算,看看,这就是宋江,一个在江湖跑路的人还在为以后打算,显然这不是一个俗人。

宋江以前跟柴进是笔友,他们彼此仰慕,因此经常通通书信,交换一下对慈善事业的态度和看法,有的时候也交流一下对北宋物价指数以及两地猪肉价格的比较,总之是神交已久,属于那种熟悉的陌生人,这跟我们现实生活中有点像,尽管从没有见面,而且根本没有见面的打算,但是在网络上一样聊的昏天黑地,感觉亲如一家,不过网络这东西也造成了一个负面,比如说人际关系的冷漠,在宋江那个年代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我们这个时代,“天涯若比邻海内无知己”,网络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但网络同样拉远了我们的心,因此当我们想跑路,想逃避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无路可跑,我们能做的可能只是从一个网络社区到另外一个网络社区,从qq到msn的虚拟跑路,这个年月,连跑路都虚拟了,还有什么是真实的。

宋江的那个年月还是真的,因此在他象征性的与宋清商量之后,他俩的目标缩定在柴进的庄上,有的时候人就是那么奇怪,当你没有依靠的时候,你可以做很多事情,而当你有依靠的时候,你反而惧怕做很多事情,在宋江那个年代,你要赶路你只能依靠嘴和腿,靠嘴问路,靠腿走路,一样可以有多远走多远,而我们现在,有飞机,有gps,结果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我们一出家门就分不清方向,所以很难说,人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宋江没有飞机,也没有gps,但是他们有执着的心,他们到了柴进的庄上发现,他们的一切付出是值得的,因为在这里,柴进对宋江的思念已经连仆人都知道,连仆人一听到宋江这个名字都激动万分,他说柴大官人经常在家里念叨宋江的名字,宋江啊,宋江,你这是做了点你应该做的事情,看看,人民给了你多么高的荣誉。

尽管柴进并不在家,当时他在另外一个庄子上收租子,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所以柴进也得亲历亲为的去收租子,不然吃啥。但是因为宋江是柴进神交已久的朋友,那么柴进的仆人就只能把殷勤进行到底了,他们带着宋江又走了40多里来到另一个庄子上,在这里,两个慈善家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次会面。

柴进一见面就给了宋江极高的荣誉,这个自视甚高的人其实一辈子没服过谁,但对于宋江他是佩服的紧,因此一见到宋江他就给宋江下拜,实在是太给宋江面子了,说白了也有点莫名其妙,大家都是做慈善事业的,而且柴进做的额度还比宋江大,为什么还要给宋江下拜呢?说白了,还是宋江做的巧妙,而人们又把宋江的事迹给放大了,没办法,这就是传播的作用,同样一个行为,普通人做了很平常,名人做了就很一般,比如说扶老太太过马路,有些人天天扶老太太过马路都不是新闻,而要是名人扶老太太过一次马路那就是新闻了,那个被扶的老太太也会成为新闻人物,试想一个社会已经疯狂到要把某个超女在宾馆房间用过的厕所永久封存,那么这个社会已经疯狂到什么程度,不疯狂,不能活,那就不活!!

柴进给宋江下拜,实际就奠定了宋江的江湖地位,柴进是什么人,柴进是可以站着接受别人下拜的人,林冲拜过,王伦拜过,杜迁拜过,李逵拜过,吴用拜过,武松拜过,所有见过他的人都拜过他,其实宋江也拜过,他那个算是还礼吧,这样一个人物给宋江下拜,那么后来王英、燕顺给宋江下拜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一个连贵族都崇拜的人物,那就不是一般的人物,宋江就是这样的人物,一个善于把慈善当做一场秀的人物。

朋友相见有顿酒,这是江湖的俗套,也是古往今来的规矩,尤其是在柴进的庄上,如果没有酒席那就是没落的象征,酒席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啊,古往今来似乎都一样。不过中国人老有一个不好的传统,那就是生怕别人喝不好,以及“喝倒才等于喝好”,我一直不理解这个怪异的逻辑,为什么一定要喝倒才算喝好呢,大家都留有余地不好吗?不好,似乎说不过去,所以一遇到这样的场合,能做的要么是先把自己放倒,要么就跟宋江一样,喝不掉,就先躲一躲,而宋江这一躲倒遇上了一个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个同样富有争议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武松。

此时的武松在柴进的庄上只是一个不受待见的人,因为他经常酒后无德,经常耍个酒疯什么的,我一直认为耍酒疯的人内心其实是清楚的,其实是有行为能力的,所以现在的法律认定,酒醉的人同样有行为能力,是不能逃避法律责任的,武松为什么经常耍酒疯,主要还是生活的压力太大,从小在贫穷中长大,长大后又没有正当职业,在社会上成了一个混混,我们老以为混混很潇洒,日子很好过,但我们并不知道,混混的日子到底有多苦,有多苦,想知道吗,可以考虑让有志青年上一次《艺术人生》,准保能把我们说的跟泪人似的,别人看见的是我玩世不恭的笑,而我的泪其实在心中,这是高俅,这也是以高俅为代表的混混的心声,在这个时刻,也能代表武松的心声。

此时的武松正生着病,病的名字叫疟疾,不过治疗方法很怪异,居然是弄了一铁锨炭在那里烤火,结果宋江喝高了,哪里看的清路,一脚踩翻了铁锹,炭居然掘到了武松的脸上,按理说,宋江这顿打是逃不过了。从宋江当时的反应来看,他可能确实没有武功,他居然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这不是一个练过武的人所做出的反应,可千万别说他是希望世界和平,那是骗鬼的话。

武松正想动手,被旁边的庄客给拦住了,而且一争吵,柴进就赶来了,他已经把宋江当成了比林冲还要高的高客,这就注定宋江就是他家的大熊猫,他不会让宋江受到一点点伤害,这一次也一样。

宋江啊,宋江,你出名出的真是太邪行了,身为贵族的柴进知道你的名头,身为混混在江湖跑路的武松也知道你的名头,而且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从这个角度讲,武松对于宋江可能早就处于一个假想当中,以武松当年的处境,肯定也想过去投奔宋江,但是一直没有如愿,但是在心中可能也曾假想过如果投奔宋江的美好生活,所以越想象越成魔,最后想象成了宋江就是救人水火的大慈善家,伟大的带头大哥,假想这个东西很可怕,比如就有歌迷假想到已经在心中嫁给刘德华,在水浒中很多人在一见宋江后就死心塌地的追随,这同样跟他们的假想有关,此时我想起了一句比较三俗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其实该怎样就怎样,我们还能神舟,我们还能紫光,我们还能同方,不过说到底,假想还是允许的,武松在内心中把宋江当成假想的大哥也是很正常的。

从此武松把宋江当成了带头大哥,因为这个大哥,他在梁山的地位比较显赫,因为这个大哥,他最后心灰意冷,在后来的梁山宋江对他其实也不错,但道不同不相为谋,地主和长工永远不会是一条心,宋江是地主,他想的是地主的事情,武松是长工,他想的则是长工的事情。

现在可以在这里稍微说一下宋江的性取向问题,在这里谨慎的怀疑,宋江在经历阎婆惜后可能变成了是同性恋或双性恋。在阎婆惜之后,宋江一直处于江湖跑路的处境,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下,不想这些事情也很正常,而在俘获扈三娘之后,宋江命令把扈三娘押上山,大家都以为他要自己留下扈三娘,所以都小心翼翼,这说明他在平常的表现还基本很男人,不然大家直接就把他排除在外了。不过从阎婆惜后,宋江确实再没有碰过别的女人,而在见到武松,吕方,郭盛后,他的表现耐人寻味。他见武松相貌堂堂就很欢喜,这本身就很怪异,人家长的帅跟你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人家的帅能转移到你的身上,而且更怪异的当晚还让武松在一个房间睡下,这说明对武松确实很喜欢,同样见到吕方,郭盛的一表人才,宋江同样也表现出很欢喜,这至少说明他是潜意识中喜欢长的帅的男子,而实际上,男人看男人,就那么回事,你长的帅,俺也差不到哪里去,而像宋江这样一见到长的帅的男人就欢喜的并不多,这说明他的性取向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只不过连他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而已,这是个不能说的秘密,永远不能说。

不管怎么样,武松结识宋江后他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能够跟自己的偶像朝夕相处,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武松很享受这种快乐。

其实宋江对武松还是采用了他的老办法,那就是给银子,这个办法很俗,但也很有效,谁不缺钱,谁会排斥钱的威力,宋江很会利用钱,而且有的时候高明到还不用自己的钱同样达到效果,那就是在柴进面前给武松好处,这实际是在打柴进的脸,但柴进却不能说。比如有一次宋江做主给武松要做几件新衣服,结果偏偏当着柴进的面给武松银子,这样柴进能受到了吗,他是一个宁丢银子不丢面子的主,这样的场面他可能装不看见吗?所以他只能装冤大头的把布料拿出来给武松、宋江、宋清做衣服,看看,这就是宋江,一个不用自己的银子同样能把人情做足的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一种人,对这样的人不用反感,这是人家的一种能力,我们得承认。

有宋江这种老大罩着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但武松实际上不太享受这种快乐,他觉得这种快乐有些假,他始终属于那种直来直去的人,他做事情更愿意把话说在明面上,然后大家认真的把事情做足,但宋江不是这样的人,柴进也不是,他们的交往总是有一种客套,大家都留有余地,大家都有些假,这一点武松很不习惯,在日后的梁山,武松同样不舒服也不习惯,因为那时的梁山已不纯粹,那时的梁山其实是个小朝廷,小官府,大家同样有着各种的派系,各种的斗争,见着什么样人说什么样的话,这样的日子很累。武松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不多,算起来都短的很,能算上好时光的有他当都头的日子,有他在二龙山的日子,有他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的日子,在杭州的日子是他人生的后期,尽管平淡,但很心安,或许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平淡和心安最好。

武松不准备接着在柴进庄上享受快乐,因为他受不了别人对他态度的改变,以前那些庄客对他呼来喝去,现在对他敬若上宾,这一切都是宋江带来的结果,武松注定不是那种靠在别人树下乘凉的人,他可以接受宋江的施舍,但他并不容易就这么跟着宋江讨生活,因为那并不是他的选择。

此时从遥远的家乡终于有了点对他利好的消息,这个消息是当初他以为失手打死的那个人其实并没有死,当时只是昏了过去,所以即使武松回去跟人家赔个礼,道个谦,撑死了赔点医药费就算完了,显然这是个不错的结果,后来鲁智深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也在想,如果镇关西也只是昏了过去,那我是不是还有机会回到渭城继续当我的军官呢,只可惜一直到鲁智深人生的谢幕他都没有等到镇关西醒来的消息,就当他死了吧,记得给他烧点纸。

武松得知自己并没有打死人,心情放松了很多,这意味着他不再是一个杀人在逃犯,现在他的身份只不过是个自助旅游者,柴进的庄子以前对他来说是避风港,而现在只不过是一个驿站,而自己是注定要离开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别人的家再好也没有自己的家自在,我想回家,这成为武松的心声。

此时的宋江用他的行动证明他为什么看起来什么本事没有却能成为梁山的老大,他的行动很简单,那就是会做人,不要看起来会做人只有三个字,而做起来很难。

“那一天知道你要远走,我忍不住眼泪往下流”,宋江表现的很痛苦,很恋恋不舍,一般朋友在分别的时候最能感觉友情的可贵,朋友的珍重,在宋江或发自内心或虚情假意的送别下,武松被感动的一塌糊涂。柴进和宋江兄弟俩一起将武松送出门,而宋江却执意要再送一送武松,这一送将近十里,宋江十里送武松,快赶上梁山泊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了。

在路上的一个小饭店里,武松被宋江彻底感动,他提出结拜宋江为兄,这个提议把宋江也激动要命,他是需要这样的结拜的,这样的结拜会进一步加深感情,武松对着宋江拜了四拜,把两人都感动的有些落泪,这是宋江的第一次结拜,也是武松的第一次结拜,可能在宋江的眼里,结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在武松看来,他是发自肺腑的认宋江为大哥,在以后的日子武松还有过几次结拜,与张青,与施恩,但总感觉结拜的有点怪怪的,而等到了梁山之后,他才发现宋江后来还跟很多人结拜,结拜在宋江那里简直成了一个形式,于是武松更加坚定了与鲁智深的组合,大家都是俗人,但真诚却是一样的,做人不仅要厚道,而且要真诚。

一路上风餐露宿的武松尽管很辛苦,但是却很开心,因为走上回家的路,而且很快就要看到自己的大哥武大,他掩饰不了内心的激动。尽管大哥个子很矮,但从小在武松的心中哥哥却很高大,哥俩小时候相依为命,是哥哥把武松带大,由于个子矮,在武松离家出走的时候哥哥还没有娶亲,不知道现在哥哥有没有成家立业,不知道哥哥现在过的好不好,无论哥哥高也好,矮也好,穷也好,富也好,但说到底,我们是亲兄热弟。

酒是很多人的朋友,鲁智深喜欢,林冲喜欢,李逵喜欢,武松同样也喜欢,这些人除了林冲外,喝酒都没有节制,喝醉是经常的事,而武松尽管在返乡的路上,还是一不小心喝醉了,其实怪只怪那酒的招牌太能忽悠,“三碗不过冈”,意思就是喝了这家的三碗酒肯定就醉了,走不动道了,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广告,让喝酒的人觉得有挑战,挑战的结果就是多喝,多喝的结果就是商家赚钱,说到底就是为了拉动消费,武松是个不愿意服输的人,他决定挑战极限。

但凡想喝酒的人,量其实是不一定的,一旦进入半喝高状态,其实后来喝的酒简直不是酒而是水,喝酒的人甚至只能记清楚自己喝的前几杯酒,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就完全不记得了,不知道世界上是否真有一种酒叫做醉生梦死,不知道世界上是否真有一种酒叫做梦里乾坤,我小时候的记忆是山东某个酒厂曾经出产过《景阳冈》酒,武松打虎是他们的招牌,不知道这个酒当年武松是不是喝过,不知道这个酒武松的后人是否有机会喝到。

而现在武松已经喝高了,这是他挑战的结果,他一共喝了十八碗,此时他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向他逼近,此刻他也不知道一个扬名天下的机会正向他走来,我们总是说机会总垂青于有准备的大脑,实际上武松一点都没有准备,此时他已经晕的找不到北,此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总是莫名其妙的到那个份上,如果所有事情都可以准备,那么即使准备好了也未必去做,真就告诉武松前面有老虎你打死他你就扬名天下,那可能武松也不会做,因为他知道跟名声比起来,生命是最可贵的,更何况他知道现在已经有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老虎是打不得的。

喝醉了的武松并知道这些,但店小二告诉他山上有老虎的时候,他只当作是危言耸听,当地根本没有老虎的食物链,哪来的老虎啊?武二爷,这您就有所不知了,老虎可是无处不在的,现在陕西镇坪县就据说发现老虎了,据说好大个,人家还拍了数码照片了,所以武二爷你首先要相信有老虎,不然很麻烦,最起码当地政府就不答应,这不是影响旅游吗?

倔强的武松还是不准备承认有老虎,他坚定的认为那是广告,是忽悠,他决定不看广告,看疗效,他决定继续赶路上山,什么老虎不老虎,见了武松也得绕道走,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武松那个年代这是勇气的象征,而在现代这可能就是投机了,拍到老虎的照片可是给钱的,而且当地还可以发展旅游,看看,老虎的作用多大。

武松来到了山上,发现山上也有关于老虎的公告,这个时候武松终于相信景阳冈上有老虎不是广告,而是公告,但是现在又不能再下山去了,面子上挂不住,又是该死的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武松,接受生死考验吧。

要说施老爷子是铁了心增加武松的打虎难度,人家后来李逵打虎和解珍解宝打虎都是有有效工具的,李逵有刀,解珍有药箭,武松有什么,棒子,哎,武二爷,您真当这是“棒子老虎鸡”的游戏啊,这是实战,不是游戏,没办法,既然施老爷子让你拿棒子你就拿棒子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的打虎地点,经过我们现在的分析不太合乎常理,因为沧州,阳谷,清河根本不是一条直线,而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你要从沧州去清河根本不用过阳谷,这可能是施老爷子那个时候也没有全国交通旅游图,非让您走这么多冤枉路,别管他了,就当咱是自助游,准备打虎吧。

武松在酒精的作用下开始睡觉,此时他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向他逼来,而他却是浑然不觉。

虎还是来了,根据动物活动范围推测,这是一只华南虎,武松要是有个数码相机就好了,可惜他只有棍子,他无法给我们提供老虎的鲜活照片,他只能给我们提供老虎最后的遗嘱:呜呜。

老虎从林子中冲了出来,虎虎生风,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说“云从龙,风从虎”,就是说龙出现的时候会有云出没,而虎出现的时候,是会有风的,武松被虎带来的风惊醒,急切间他也把随身带的棒子打断了,真是倒霉催的,埋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现在的任务就是打虎了。从现在的分析来看,武松是利用巧劲把老虎撩倒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动作,撩倒老虎以后,武松就开始用脚踢老虎脑袋,把老虎踢的脑出血后,又用一只手压住老虎,腾出一只手打老虎的脑袋,结果活活把老虎给打死了,我翻阅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发现武松这个行为在现在是会被判刑的,同时我在想假如老虎把人给伤了,那么该找谁赔偿,如果老虎把人咬死了呢?这是个新问题,一个时代的新问题。

武松打虎实际上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机会给了一个没有准备的头脑,上哪说理去呢?

在整个水浒中,打老虎的总共有三起,武松打虎,李逵杀虎,解珍解宝射虎,而最被江湖传诵的是武松打虎,一是因为他是赤手空拳,没有借助任何工具,所以现在社会也是这样,靠着雄厚资本起家的人总不如那些空手打天下的人传奇,因为大家在看到结果的同时更强调传奇性。我已经过世的爷爷曾经看着电视跟我说,李逵一个人杀了4只老虎却没有武松打死一只老虎名气大,为什么,关键就在于武松是赤手空拳,看来我爷爷的说法代表了民间的说法。

而在我看来武松打虎之所以成为传奇还有另外两个因素,一是动机,二是后续的故事。武松打虎其实是动机最单纯的,纯粹是在危险状态下的自保,而李逵打虎则是为了复仇,因为老虎把他的老娘给吃了,至于解珍兄弟,那是为了获得官府的奖赏,因此比较起来,武松的动机最单纯。从后续故事来看,武松打虎的传播是最广泛的,武松打虎的事迹经过猎户们,地主们,官员们的口口相传,结果越传越神,而且武松也因此走上了当官的道路,他因此当上了阳谷县的都头,武松+老虎=阳谷县都头,这是很有传播意义的,而李逵打完虎后不敢声张,因为那时都在通缉梁山好汉,李逵即使做了也不敢提自己的真名,结果就影响了传播,至于解珍兄弟更是因为老虎吃到了官司,人们甚至怀疑老虎究竟是他俩打的,还是当地毛太公的手下打的,这同样也影响了传播速度,看来一个事件想轰动起来需要几方面因素,炒作也不容易啊。

武松在回家的路上一出手,结果就把景阳冈上的老虎给打趴下了,幸好当时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因此武松就成了当地的英雄,成名的代价就是一只老虎。如果说以前的武松只是一个江湖上跑路的,那么现在的武松就是功臣了,因此在以后的江湖中,别人在介绍武松时都是介绍“这就是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武松”,同样打过虎的李逵和解珍兄弟只能冷冷的看着,他们也曾经打过虎,只可惜是借助工具,您不能介绍“这是拿刀砍过虎的李逵”,“这是拿箭射过虎的解珍解宝”,这是往脸上贴金还是糟蹋别人呢?

不管武松愿不愿意,他现在要成为典型了,他必须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因为很多地方需要他去演讲,这个世界是渴望英雄的。武松在下山的路上遇到了两个伪装成老虎的猎户,武松把打死老虎的事情跟他们说了一通,而这两个猎人又跟其他十几个猎人描述了一番,这十几个人又根据自己的理解向所能传播的半径传播了一番,而当地喜欢张罗的地主则把武松请到了家中,武松打虎的事迹已经快到高潮了。

高潮终于来了,喜欢张罗的地主让武松在前面走,后边让人抬着老虎,一路上还跟别人介绍,“看,就是这个人几拳把老虎给打死了”,社会上的人就是这样,打死只老鼠还能围一圈人看,更何况打死的是一只老虎,一只传说了很久的老虎。

武松在前面走着,他知道自己正走在清河县的星光大道上,旁边的喝彩声震耳欲聋,他第一次感觉到出名原来是如此的让人陶醉,以前他在街头耍个酒疯打个群架也只是几个人围观,现在路上都是人,据说整个县城都轰动了,为的就是一个人,武松。多年后,当武松再次想起当年的壮观场面,他没有为虚度光阴而后悔,他为自己为人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自豪,如果没有那只老虎,自己的人生会不会又是另外一个样子呢,人生没有如果,很残酷。

那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年代,在宋朝的统治下,男人都被弱化,女性化了,像武松这样的超级男人已经很少了,现在这个男人出现了,而且他的投名状居然是一只老虎,像男人那样去战斗说的不是别人,而是你,武松。当地的知县也是个识货的主,自己寻觅了几年的都头人选终于站在了自己的面前,其实武松不知道,如果他能在都头的任上干上几年,很可能他会同雷横、朱仝一起当选为北宋十大都头,可惜啊,他们在都头的任上都没有干的太久,这是历史的遗憾。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