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章 徐福祖驾鹤西去,徐金山平息家乱

?徐老财到底还是没有熬过这个冬天,入冬后第二场大雪夜里走的,死像很难看,整个脸型都扭曲了,这都是下人们嘀咕到街巷里的.

第二天一大早徐府大院上上下下便忙得不亦乐乎,四乡八邻的几乎都前来探望了,进进出出的人特别多.幔帐挂起来了,到处是一片素白,再接上那一场大雪,白色便更是铺天盖地的连成了一片.大门口用松柏枝和白花扎起一座牌楼,牌楼前又匆忙竖起一根旗杆,挂着长长的招魂幡,被北风吹着忽上忽下哗哗作响.旗杆下和台阶前各燃起一堆金山银山.一团团的浓烟夹着火光,将黄裱纸的灰烬送到了空中,然后又随风飘落到徐府大院院落的各处.

天色慢慢的暗下来了,大门口素灯里点燃了蜡烛,院子各处的灯光也更加明亮了起来.前来探望的四乡八邻也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接下来便是安排子孙守灵了.按照皖西的习俗,长辈过世,晚辈子孙们必须跪地守灵三日左右,直到出殡.按照大先生推算的时辰计算,出殡时辰安排是三天后就得跪守三天三夜,时辰是五天后就得跪守五天五夜,这期间除了吃喝拉撒外不得找任何由头离开.不过有钱人家为了体恤自己和家人们的辛苦,可能要请一些下人代跪守灵.等到主客来临时才换上自家人跪守,免得授人口实.

‘来福,你今晚代替大少爷跪灵.....‘‘

‘‘还大少爷,该改口叫老爷了,......‘‘老长工头钟叔正兴致勃勃的安排着下人代替跪灵的事宜,冷不防二少奶奶从厢房里赶了过来.

‘‘是,是代替大老爷.......‘‘钟叔赶忙唯唯诺诺的改口应着.

‘‘牤子,你代替二老爷跪灵.....‘‘

‘’是,,,,,‘’牤子一边点头一边一步上前应道。

‘’田贵你代替大少爷跪灵......‘‘

‘’是,,,,,,,,,‘’田贵应声附和着。

‘‘冬梅,你比大小姐只大两岁,你就代替大小姐吧.....‘‘

‘’是,,,,,,‘’孙冬梅也跟着却生生的应道。不到半个时辰钟叔便将代替跪灵的事宜安排得妥妥帖贴。

晚饭后钟叔便领着下人们到了大厅,大厅里灯火通明,老财东的灵堂就设在这里,正面是一幕连天接地的白色幔帐,幔帐后面是一副黑漆漆的棺材,上面搭着一匹红艳艳的绸布,幔帐上面一行正楷;;‘‘徐府老大人千古‘‘.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奠‘‘字,奠字下便是穿一身唐装的徐老财的遗像.一副似乎永远得不到满足的眼神看着前方.幔帐两边悬挂着亲朋乡党们送来的各式花圈和挽联,从大厅一路排到大门口,遗像下是一张条形的方桌,上面摆着香炉,香炉后边的供盘上满满的堆着各式的供果.

夜渐渐地深了,孙有田却睡不着,他是为徐老财的丧事凑份子的事伤脑筋,前些天和张铁匠打一头野猪分三两多一点的银子,买买准备过年的糙米面,修修破漏的瓦房顶,如今手头一个铜板也没有了,可今天傍晚偏偏又撞上了牤子他爹,他是急匆匆去给徐老财家送份子钱的,二两银子呢,他家牤子和自家冬梅一样都在徐老财家熬活,你说他孙有田能不送这份礼吗.起码得送一两啦,可这一两银子到哪儿去弄呢,找本家兄弟亲朋借借,可他算来算去除了表哥周贵,其他几个都和自己一样连个铜板都难掏得出来,有的恐怕还要出去躲年关呢.可周贵那儿是很难借到银子的,他孙有田曾去借过三次钱,结果都是伤脸回来,从心里上来说,若不是为了怕三虎这几个吃货饿坏了肚子,他就是宁愿饿死也不会舔着脸上他那儿收哪一点饺边和面渣的.可明天怎么办呢,明天怎不能空着手去帮忙吧,就算明天能敷衍过去了,那后天呢,三天后就要出殡啦.这份子钱是推缩不掉的呀。不送也得送哪。孙有田正坐立不安时突然想到一个人,那就是铁匠,可自己还欠着人家修犁头的钱呢,怎么好意思再去借呢.但没法子呀再去试试吧.于是孙有田便像临危之人抓住救命稻草似的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披上破棉袄直奔铁匠家中.

第四天便是徐老财出殡的日子,原本是第五天出殡,可第五天是年初一呀,在当地年初一是龙抬头的日子,没有龙抬头的日子抬棺出殡呀,所以扣了一天,年三十出殡吧,一大清早一个年迈的老道士领着三个小灵童按照与苦主的约定,鱼贯进入灵堂.老道和三个灵童先是向徐财东的遗像双手合十鞠躬,然后分开在棺材周围围坐了下来,一阵手摇铃响后,四个人同时哼哼唧唧了起来.四个声音时高时低,时长时短,有清脆的,浑浊的,苍老的,细嫩的,混在一起就很难保持一致了,像是在背诵经文,又像是在唱歌,谁也搞不清他们在哼些什么,于是观场的人们开始怀疑起这几个道士的来路来,那功夫是怎么也不能和湖东钓鱼寺的几个和尚相对比的.

台下便是跪着一排排徐府的宗传嫡亲,人人银装素裹.前排左侧跪着徐府老大,徐金山,也已是三十开外的人了,右侧是徐府老二,徐银山,一个大脑不太灵光的人,今年正值不惑.老二虽然脑子不太灵光,整日神神叨叨的不懂世事,但一双儿女出落的伶伶俐俐.后面两三排便是徐府的孙辈和女眷了.四个道士哼了一阵子后便起身手摇着铜铃围着棺材来来回回的转起圈来.徐府的孝子贤孙们于是也跟着道士们打转.转了几转后,那老道士停止了哼哼唧唧的念叨并示意一旁专事放炮仗的下人放了一串草炮,徐府的孝子贤孙们又跪回原地接着听道士们诵第二篇经文.

大捆大捆的檀香苍术在铁炉里燃烧着,裱纸燃烧后的粉尘如同春雾似的笼罩这四周的一切,整个灵堂变得灰蒙蒙的。催人泪下的苍术烟味弥漫着整个大厅,屋子里的所有人被熏得慌似乎都在为亡者流泪.不等三遍经文过后,台下跪着的孩子们实在熬不住了便开始骚动了起来,几个大胆的孩子居然溜到大厅外的大院里嬉戏了起来.道士们见状也只得草草将余下的经文缩减了颂完.

出殡了,八人用案板抬着整牛整羊整猪和供果开路,八人分四方抬着棺材,扬幔的挽幛的队伍从头望不到尾.一路浩浩荡荡。那场面路边看热闹的乡亲们眼都看直了,不得不竖起了大拇指叫好,甚至有人将这排场与城里知府老爷老母的丧葬排场相比起来.

孙有田被安排在抬棺的行列,这还是他送份子钱时和老长工钟叔磨蹭了半天才弄到的呢,因为抬棺的人可得一两赏银,他盘算着一下工就能还上铁匠.但是当他走到棺材边时,他自己愣住了,那个偌大的棺材足以把那个弱不禁风的人压垮.从一开始上肩孙有田就感到力不从心了,所以一路上他心里慌得很,从镇上到湖西的坟场两里半路程,八个抬棺七个壮汉,就孙有田一个人显得有点单薄.换了几次肩后孙有田更加支撑不住了,心气直怦怦乱跳.走起路来都有点方寸零乱了.但是那一两赏银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怂恿着他咬紧牙关一直硬撑到了坟场,一放下棺材孙友田便一个蹑跤一头倒在地头.

‘’哎呀,可能是冲着这位大兄弟啦,我早说过啦,今天是日冲鸡,时冲虎呀,,,,,,‘’主事丧葬的大先生见孙有田一头栽倒在坟地上不省人事便赶忙上前掐住孙有田的人中。

‘’孙二楞属啥,,,,,,,‘’一旁的徐府姨表侄王财东插嘴道。

‘’属鸡,比俺大哥大月份,,,,,,,,‘’王财东身边的徐金山本家侄子徐礼劲却生生的回复道。

‘’我说嘛,属鸡属虎的今天应该回避一下,怎么就不信呢,你看,这不就造天谴哪,快,快将那大兄弟抬走,别冲着徐老爷的吉时,,,,,,‘’大先生神神叨叨的说着便挥挥手示意几个帮工将瘫软在地的孙有田抬到了不远处的松树下将就着躺下了,几个热心的帮工赶忙帮着替孙有田揉捏起肩周和腰肌。一阵道士铃响了,怕误了徐财东的吉时所有的人便慌忙扔下伤痛的孙有田,又都一下子聚集到了徐财东的墓地旁虔诚的聆听着大先生的布道。继而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一觉醒来便是大年初一了,一大清早徐金山的正室王氏变张罗开了下人们的活计,因为按照皖西的习俗,四乡八邻的乡亲,嫡亲故友年初一都要前来给新亡者拜祭新灵,所以天刚一微亮徐府上下,擦桌子的擦桌子,扫地的扫地,忙得不亦乐乎.在往年,年关时下人们几乎就都已结好了工钱回家过年了,年初再返回来和东家商议好新一年的工价。今年是个例外,多干了三天,可每人多可得一两赏银,那可是等于多给了一个月的工钱啦,所以下人们甭提有多高心,干起活来就更加卖力了.

下午冬梅捧着一两银子高高兴兴的回到父母身边,虽说是一两银子,但对于孙有田一家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欣喜了,一两银子兑换成麦皮糙面几乎够他们一家子吃上一个月了.

‘‘大,你伤哪儿啦,......‘‘孙冬梅一进屋子看见父亲躺在床上便情不自禁的抽泣起来.

‘‘你看看,这大过年的你哭啥,多晦气,大,没事,只是闪了一下腰,睡上几天就好了,看,你大结实着呢.说不定明后天就能下床......‘‘

‘‘嗨,你大没大事,过几天就好了,.....‘‘母亲在一旁深深地叹了口气.

‘‘待会儿,你带上一两银子上你铁匠叔家,把钱还上,顺便叫上他们父子俩,一起过来吃晚饭,就说我有事和他商量.....‘‘孙有田说着便示意女人拿出那自己昨天豁出命来才挣得的一两银子来.女人便会意的从箱子底下那存放没多久却用破布头包了一层又一层的一两银子来.

‘‘妈还是放回去吧,我这有一两银子,是大奶奶赏给我的,我们每人都赏了一两,看,.....‘‘孙冬梅说着便将那一两带着体温的赏银小心翼翼的放到父亲的手中.

‘‘我女儿能养家啦,.....‘‘站在一旁的母亲欣慰的啧啧着.

‘‘那就拿这一两银子去吧,早点回来,....‘‘孙有田将那一两银子端祥了良久后又交给了女儿.

开春后孙有田终于找到了一家小户人家做工,也就是农忙时的短工,工钱是春夏秋三季四担谷子.东家还聘了一个长工.湖东三湾村的,方姓,快四十了,人也挺憨实的,是前一个长工介绍来的.前一个长工老了随跑船的儿子到了汉口.东家是个女的,姓林,名如雪。男人死了好些年了,留下了女人和一个女儿,几十亩田产,那是祖产,兄弟四个分家时分得的.女东家住在正对着官道的那几间厢房里,长工住在后院,靠近牛棚旁边的那间,与牛棚之间又隔了一个堆农具的杂货间,孙有田来干活时便和长工方兄弟住在一起.

孙冬梅回到徐财东家后,安排来安排去最后被安排了伺候大奶奶,老财东过世后徐府大院里的大事小事便是大奶奶拿主意了,这是老财东临伸腿前嘱咐的,大奶奶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办事利索,守得住财.可大奶奶当家还没多久徐府大院上下就有些凌乱了起来,先是府里的下人张妈被老二家里的小翠因一点小事打破了头,再后来大奶奶和小翠又不知怎么的闹僵了起来.哭哭啼啼的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小翠居然闹到了族长那儿,哭天喊地的要分家.这可难住了徐府的上上下下.

一连几天府里的争吵都没有平息下来.反而凸显激烈.徐金山觉得自己再也躲不住了,所以一大清早他便径直向老二的西厢房奔去,老二正趴在地上和两个孩子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小翠正坐在椅子上没好气的对着梳妆台,让女佣桃红轻轻地帮她梳理着头发,一边不时的自己粉饰着眉黛.以前是唱花旦的所以对梳妆特别有讲究了,可偏偏女佣桃红对这些一窍不通.虽然主子几次三番的教过她,可她还是梳理不出像样的活来,每次总不能让人满意,加上这几天主子又不太顺心.所以小桃红便一时成了出气筒.新换的女佣周妈见主子今天又一反常态,便瞅了瞅主子身边泪水涟涟可怜巴巴的小桃红一眼后,赶忙躲闪到外屋扫地抹灰去了.

‘‘大东家早,.....‘‘周妈刚走出厢房冷不防撞见了正赶着进屋的徐金山.于是便低头向他问安.

‘‘你还晓得来呀,躲呀,躲到天边我都叫你乖乖的给我滚出来,明天我再找老族长他们来做公人分家......‘‘徐金山一进厢房小翠就咆哮开了.

‘‘哎呀,大清早的你吵个啥呀,我这不是来了吗,看,我知道你最近缺钱花了,这五十两银子我给你送过来了......‘‘徐金山说着将银子堆放在梳妆台上,一边示意着小桃红离开.

‘‘五十两银子,你打发叫花子呀,你当我是你家那三姨太呀,母老虎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呀,她是她大欠了你们家几十两用来还赌债的银子,卖给你们家的,我可是你们家老二银山用八抬大轿明媒正娶的,想拿捏老娘,门都没有,分家,分家......‘‘小翠越说越发的起劲了.

‘‘好了,好了.有我在谁敢拿捏你呢,你好好想想,老爷子还没过百日呢你就闹分家,这要是传出去多不好.......‘‘

‘‘我不管,分家,不分家我们娘儿三还不知道会被你家那母老虎折腾成什么样呢,你就忍心看着小金小银和我被母老虎欺负吗,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你自己做的孽你就不管不问啦.......‘‘小翠说着说着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抽泣起来.

‘‘知道,知道,我这不是给你们送银子来了吗,小金小银也是我的心头肉呀,我怎么会不管不问呢,告诉你一件大事.....‘‘徐金山一边安抚着小翠,一边神神秘秘的看了看小翠一眼,此时他心里明白,这分家是万万不能的,一分家,父亲留下的那千百亩良田一下子打了对折不说,自己在这棋盘镇上的分量也就一下子大大的暴跌了下来.所以这事绝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就是死撑也得撑下去。

‘‘什么大事,能比我们娘儿三还重要吗,......‘‘小翠擦擦泪痕转脸诘问道。

‘‘大走了后,这镇长的位子一直是空的,最近县衙说要选新的镇长了,你看湖西胡财东,镇东头的王财东,还有鸿运楼的方掌柜,他们都早就惦记着这个位子了,你现在闹分家,这不是成心拉我下马呀,.....‘‘

‘‘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你当不当这镇长管我什么事呀,你当上了镇长是不是分家时多分给我百八十亩地呀......‘‘小翠没好气的叫嚣着。

‘‘你看看,你看看,女人就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我要是当上了这镇长,咱们徐家在这镇上方圆几里地里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县衙我都打点好了,过不了几天这县衙的公文就要下来了,到时候我就是铁板锭钉的新镇长了,胡歪脖,汪二麻子就等着大眼瞪小眼吧.....‘‘徐金山眉飞色舞的向小翠抢白着。

‘‘那我们娘儿三你就不管啦,任由那母老虎欺负?.....‘‘小翠没好气的回应道。

‘‘哪能呢,等几天我再想想办法让她给你们每月加一点好吧,我再贴补你一点行吧,你好好想想,她都快五十了,你呢才刚到三十,这最后这家还不都是你说了算,那黄脸婆她两腿一伸后还能把这家带走吗......‘‘徐金山嬉皮笑脸的应道。

‘‘这才差不多,好吧这家暂时就不分吧,那把冬梅那丫头给我要过来总行吧,听说那丫头挺乖巧的,不像桃红这笨丫头,笨手笨脚的比猪还笨,梳理个头发都不会,我都教她四五遍了,她还是梳不出个花样来.你看一大清早就开始梳,到现在还是没有梳好.....‘‘小翠一边唠叨着一边拉着徐金山的胳膊对着镜子摆弄起妩媚的身姿来.脸上先前的泪痕霎时荡然无存了.换了一脸雨后荷花般的笑容来.

‘‘那冬梅是要不过来的,是专门伺候她一个人的,连我也使唤不了,当初给你时你嫌那丫头年纪太小,使唤起来不顺手,最后给了她,现在想要回来,能要得回来吗。要不秋荷吧,那丫头也怪有灵性的.伺候三姨太是没话说的呀,干活又勤快,细致......‘‘

‘‘你是怕你家母老虎是吧,你怎么就这么怂呢,平日里对待下人们不是很有能耐的吗,怎么见了县太爷的表妹两腿就发软是吧.....‘‘小翠说着便讪笑起来.

‘‘不说了,不说了.等会儿就叫秋荷过来好吧,我这就去换.....‘‘

‘’回来,给我回来,,,,,,‘’徐金山一边讪笑着一边匆匆忙忙的抽身离开了老二的厢房,任由老二媳妇小翠怎么叫唤也不回头。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