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90章 全村卖炭

季之风发现苏家的吃食可以修复他受损的经脉,是因为水的问题,所以季之风偷偷的做了一番调查,然后发现村里的水源对他的经脉都没有任何作用,知道必定是苏家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才能得到这好东西,不过既然苏家人都不说,自己假装不知道就行了。

当然季之风也是担心,万一自己点破了苏家人的吃食有特别功效这事,怕自己的经脉再也不能得到修复了…

想通了后,季之风就安心点在老苏家过起了养老生活,有时兴致来了,也跟着苏大海他们打猎四人组上山打打猎什么的。

苏大海三兄弟三家人通过季之风的训练,体力,臂力都增加了,虽然射箭没有教过,但是手更稳了,准头也更好了。

村里人在每户出一个当家人的情况下,除了巡逻的时间,其他时候都在一起,挖了好几个稍微大点的烧炭窑,也烧了好几轮炭,每家都分了好些木炭,参加巡逻队点,每人也分了两斤炭,巡逻队的人分到炭后,主动分担了烧炭队的巡逻任务,苏大海家也不需要巡逻了,只要专心指导村里人射箭就行。

就这样平静的过了半个月,外面开始上冻了。村长决定再烧两轮,就去镇上卖炭,得到的钱,拿出来一半给烧炭的人分,一半做村里经费,以后村里巡逻队的支出就从这笔钱里出,大家自然都是没意见的。

从烧炭后村里人又多了一份工作,编背篓,当然每个背篓村长也是花了铜板收的,专门用来装木炭。分完后剩下的木炭都放在祠堂统一管理。

老苏家的炭也堆了很多在地窖了。

这天村长通知第二天去趟镇上,村里一半巡逻队留守保护村子,一半巡逻队护送木炭到镇上,顺便再买些粮食回来。

只用车子拉,不用人背,这样路上脚程可以快很多,路上也更安全一些。

老苏家这边,苏大海说:“明天村里要去镇上卖炭,我们家有车也要去,有牛马,也都是要去的,不过咱们家就出一辆牛车,和两匹马,去我一个人就行了,二弟三弟也要去。”

又对季之风说:“季先生,家里人就拜托先生帮照看了。”

季之风说:“苏大哥放心!”

饭后除了巡逻队,其他人都早早休息了。

天亮之前都吃了早餐,昨天村长说了,去卖炭的集合在祠堂门口,把木炭都装上车,就出发了,村长家也去了三个儿子,苏玉拿着户籍和文书,带队往镇上去了。

这次大家出来,发现路边没有多少流民了,直到到了镇上城门口才明白,原来是城门口搭了粥棚,还有衙役在施粥,很多流民也在城门外搭了草棚。

跟衙役打听了,才知道原来是县令下令,城里人都要捐钱捐物,用来赈灾,所以设了粥棚,这流民都集中在城门口为了安全,守城门的衙役也多了很多,听说苏家村人是来卖炭的,就跟苏玉说了城里的情况。

大概就是:除了衙役,现在都是只能出不能进。鲁王下令,城里的粮铺统一由朝廷管理了,不允许随意售卖。还说要不是看他们是来卖炭的,都不会跟他们说那么多。wap.

然后又叫了他们的头,叶衙头来跟苏玉谈卖炭的事情,现在城里缺柴缺炭,衙役的态度也还算好。

交易结束后,衙役让苏家村人能把木炭都卸下车,叶衙头付完钱,有对苏玉说:“以后你们有木炭尽管运来,我们虽然是衙役,也不会让你们亏了的,等下你们都快点回去,那些流民都看到你们卖了木炭身上有银子,怕有那些不安分的流民惦记你们身上的银两。”

苏玉连感谢,苏玉后面的村民也听到了叶衙头的话,个个被吓得心惊肉跳的。

苏大海胆子稍微大些,就说大家都赶紧上车回村。

这次回村,鞭子甩的啪啪响,在后面的人果然发现有人在后面跟着,只是距离越来越远了。后面就把车超到前面,跟苏玉说了有人跟踪的事情,苏玉也是知道上次村里买粮食回来后,处理车轮印的方法,就让巡逻队的人提前下车,从路边弄着树枝处理车轮印子。

有惊无险安全的回到村里,当村里人看到空空的板车,就知道这次没能买到粮食回来,心里都着急,每家的粮食都不多了,除了需要巡逻和烧炭的需要体力,很多人家都是改成一天一餐稀饭了。

大家都知道这次村里巡逻队去卖炭买粮,满怀着这次能买到粮食,可以吃饱饭的期望,现在期望落空了…

唯一高兴的就是听到村长说马上分银子。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