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54章 父子进城

想着家里要买牲口了,男人们都没怎么睡好,又有点兴奋,又有点舍不得花钱。但是也是一大早就起来了,还是神采奕奕的。

因为昨晚学过赶车,所以今早苏县城赶车,就交给苏大河苏大山轮流赶着,赶的太慢了,还被苏大海嫌弃,急得脸上冒汗。

苏大海只能让他们用力点甩鞭子,牛不痛就走不快,好像小黄听懂了苏大海的话,就加速了,这时候苏大海才恍然发现这牛是在还看人下菜碟呢…

闺女说的灵泉水还有这么大的作用?如果逃荒,家里这牛听的懂人话,不用赶就会走,到时候交给家里其他人赶这牛车也算放心了。

这样晃晃悠悠的赶着牛车往县城赶,苏老五,苏大河,苏大强,都在家里做事情,加工葛根粉,都没有出门,今天发现路边真的多了很多穿的脏兮兮,瘦瘦巴巴的人。

大儿(大哥)说的都是真的,真的有很多流民…

交了十七文钱后,就入了城,城里穿着破衣烂衫的人更多,很多孩子老人女人都蹲在墙角乞讨。

父子四人来到牲口市场,停好牛车,崔牙人就发现了苏大海,赶紧迎了过来:“这些客官这次又是买牛么?”

苏大海也发现了这个牙人就是上再说咱们也是让何大夫帮忙找些王府退出来的品行过关的人,咱也用着也放心。而且咱们又不会亏待人家,就相当于雇佣人家,人家想走也可以赎身,不愿意走的咱们就给人家成个家。接待自己的崔牙人,就说

问:“崔牙人啊,现在牛什么价?”

崔牙人:“对对,客官还记得鄙人,现在市场的牛比较多,我带各位先去看看?”

“行吧,带路。”苏大海,

看了两头比较满意的,结果牛涨价了现在20两了,两个月前才18两,现在牛这么多还涨价,理由是粮食涨价了。

苏家四人又去看了骡子,骡子便宜些才卖九两,又帮着做了一番对比:

牛,二十两,能拉七八百斤重。

骡子,九两,能拉三百斤重。

表示上次买牛送了板车这次应该也能送。

苏大河,苏大山兄弟俩商量各买一辆,牛车拉两家的被褥杂物粮食,骡子配个有车厢车,女人孩子坐着安全,各赶一辆车正好。

苏大海看两位弟弟决定好了,就去跟崔牙人讲价,又说是熟人生意了,又说现在这么多的牛跟骡子,根本没有人买,如果卖不出去,还要费人工和草料喂养,然后一头牛一头骡子共二十六两银子拿下。苏大海又说等下还想看看马,这次有没有车送,再给配一辆车呗。

崔牙人看还有可能卖匹马,爽快的同意了,反正板车也是农户卖牛的时候一起卖的,

然后苏大海又说,这骡子想配辆有车箱的,崔牙人表示那个送不了,新的车厢可是得要二两银子,然后苏大海又说拿送的板车换,给崔牙人补些银钱,然后又多花了三百文换了个旧车厢。

然后崔牙人又领着苏大海等人去看马,马却是很少,苏大海纳闷,为什么只有两匹瘦马,询问了原因才知道原来马被朝廷掌控,首先要供应军队使用,退下来的才会卖给牙行。???.

苏大海:好吧,涨见识。

又问了价格,一匹四十两,一匹四十五两,都送马车车箱,崔牙人说这马瘦,是因为在军队里这算是老马了,没有喂上好的马料才瘦的,壮年的时候可是好战马,如果是刚成年的马起码也是一百五十两银子以上…

苏大海心动了,马瘦,家里不缺养马的马料,再让姑娘经常喂点灵泉水,应该能养壮,而且这可是战马,能做战马,那必定是好马。

苏家三人看到苏大海想买这么瘦的马,都在劝苏大海买牛算了,牛也很壮。

然后又问了崔牙人,有没有两匹马一起拉的车厢,崔牙人表示只有一匹马拉的那种车厢。

最后苏大海还是把这两匹瘦马都买了,又是一通讲价,最后以八十二两把两匹马都买了。然后苏大海发现,四个人,五辆车,怎么赶,然后还是崔牙人支招,把其中一辆马车栓在另一辆后面就可以了,马会跟在后面走的。

最后苏大海付了一百零八两银子,签了字据,让崔牙苏衙门办文书。

苏老五,苏大山在牙行休息,苏大海跟苏大河赶着牛车去铁匠铺子买武器。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