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52章 规划

苏大海到了老苏家门口停好牛车,就让家里的苏大河,苏大山把牛车上的粮食卸下来,先放地窖,地窖放不下再搬进房间放,自己要去趟村长家。

秋收后村长就是处理处理村里琐事,意识到最近大半年天气异常,也和村里族老分析过,但是心里还是希望旱灾不要到苍梧县这边。毕竟河里还有水,水井里也有水,虽然七八个月都没有下雨了,粮食也不断涨价,但粮食也是能买的到。

村民们去镇上也发现乞丐多了,消息灵通的,也知道这些乞丐都是北边遇到旱灾逃荒过来的人。

而因为今年秋收粮食减产,鲁王又增加了赋税,所以村民都把新粮卖了,换了相对更便宜的糙米和黑面,又去山上找了些淮山,毛栗子,所以基本每家都还有些存粮。

现在虽然在村子里面孩子们也和平时一样,但是村里的大人们脸上都挂着淡淡的忧愁。

苏大海一路上遇到很多村里的叔伯弟兄,只是简单的打了招呼,没有多闲聊就走了,村里那些心眼子小的,看苏大海走远了,就跟身边其他人说些酸溜溜的话,什么老五叔家现在生活好了,连大海现在也看不起人了云云…

苏大海到了村长家,苏大海就把今天去县里,城门开始收入城费,城里粮食又涨了好几文,城里街上多了很多乞丐,听说是北边流民逃荒过来的流民。

今天从县城回来后,就去了趟何大夫家,何大夫是从外地逃荒过来的,又有学识,我今天跟他说了今天所见,何大夫说,让我们尽量多买些粮食回来,怕后面还有更多流民,城门戒严,就算可以让周边村民入城买粮食,但是城外流民太多,流民如果饿红了眼,可能会出现抢劫的情况,建议村里组建巡逻队,轮流在村子外巡逻。

还有何大夫家,准备离开了…

村长苏文听苏大海说前面的话,都挺淡定的,毕竟苏大海说的,村里族老也讨论过。当苏大海说村里组建巡逻队,苏文也表示何大夫的建议挺好,只是现在暂时还不需要巡逻。

直到苏大海说何大夫家准备离开了,又是惊讶又是着急的。

惊讶是何大夫怎么也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还是外地逃荒过来,敏感度肯定比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高。

着急是自从何大夫来了苏家村落户,村里有个头疼脑热的抓药方便很多,何大夫医术高而且看病抓药都比镇上医馆便宜。要是何郎中走了,又有流民,以后村里人看病怎么办…

最后跟苏大海道谢,说他总是记挂着村子里人。还夸他聪明知道去找何郎中讨教应对方法。同时也会派自己几个儿子,挨家挨户去通知村里人尽量多屯粮食,让苏大海放心。

苏小娅回到家里,也在考虑,如果不下雨,真的有灾荒,家里还需要准备什么,从空间里拿出特制的羽毛笔,就在纸上猎清单:粮食,水,银子,衣服,耐磨的鞋子,交通工具,牲口草料,药品,防身武器,…

粮食家里肯定不缺,村里基本每家都有些存粮,太多了赶路也不方便,村里也不是都有车的。

衣服,家里新做的衣服都只能穿里面了,外面还是穿往年旧衣服,或者把罩罩衣都缝些补丁,到时候家里人都穿一件,家里不能太打眼。

银子,万一逃荒家里人走散了怎么办?如果开始逃荒,把穿在里面的衣服都缝个小兜兜,放一些碎银子,再想办法弄些防水布把银票包好,把银票缝在衣服内里,万一逃荒路上弄湿衣服也不怕。

鞋子,虽然家里还准备再买些车马,但是遇到山路也要有的,现在的都是布鞋不耐穿,都多做几双备用。

交通工具,现在城里有点乱了,看来得让老爹去买马了,二叔三叔家也得各买一辆,牛车也行。

牲口草料,空间不缺,拿着麦秆出来剁碎装袋,再拿着麦麸谷糠啥的,虽然空间忘了很多鸡鸭猪,还有一些打猎到的动物,野兔,傻狍子,但是麦麸谷糠还是有很多的。

药品,趁何大夫没有走,让他帮抓好治各种病的药,特别是治发烧感冒的。

防身武器,家里的打猎只有一把弓,一把刀,逃荒路上太不安全了怕是不太够,可惜家里人没有学武功的…

对了,好像看电视小说,皇家贵族都会训练暗卫护卫啥的,如果让何大夫问楚王买一些淘汰出来的暗卫或者护卫不知道行不行。王府看不上,咱农家不嫌弃呀,而且相对于普通人,起码是会武功的,嗯去何大夫家抓药的时候问问…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