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875章 三个女人的沪市之旅

“郑涵姐当时就对我哥说,虽然她家的情况现在稍微好了点儿,但也没轻松到哪里去。”

“她爸爸受伤后的手术费和药费,还欠着债,加上郑涵姐的弟弟读书,也是她在供。”

“所以郑涵姐不愿意谈对象,委婉地让我哥考虑清楚,说她这个条件,对一般人来说,都是有压力的。”

“偏生大哥最不怕压力。”余小红笑嘻嘻地道,“大哥不知道怎么追郑涵姐,干脆就揣了存折去找郑涵姐,要给郑涵姐还钱。”

“结果大哥拿了一张十万元的存折,把郑涵姐都给吓坏了。”

“她知道大哥是万元户,但是不知道大哥这么有钱,于是还弄巧成拙了。”

说到这里,余建国还有些羞愧和懊恼:“我光想着她家里负担大,我有钱,就给她还呗,可她看了存折之后,越发觉得我们不合适,就开始躲着我。”

余建国迄今说起郑涵躲着他的那段时间,还是很受伤。

“我也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就遭她嫌弃了。”

“那后来呢?”乔玉听见这故事,都有点儿挪不开眼睛了,眨巴眨巴地盯着余建国和余小红,想听他们继续讲。

“后来什么啊后来,靠这个呆子自己,啥时候才能讨到媳妇儿哦!”屠慧东在旁边插嘴道。

“要不是小红见他天天魂不守舍,喂鸡都不好好喂,跟我们说了,我们都不知道!差点儿错过了这么好的姑娘。”

屠慧东说:“他是个闷头子,自己不敢去,也不让我们去,怕我这大嗓门吓着人家姑娘,没办法,我们只能找到当初介绍他俩认识的那个养殖户。”

“让养殖户借由给鸡戴眼镜的时机,再让两人好好聊聊。”

“说来也是巧了,那天他俩刚上山,突然就下暴雨了,他俩淋着雨赶鸡,结果山上泥巴滑,俩人直接骨碌骨碌滚了半个坡子!”

“姑娘脚扭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是这呆子给背回来的,我给上的药。”

屠慧东有些得意地说:“不是我自夸啊,我家建国放在十里八乡,都是顶顶能干的,不是没行情,是这呆子眼里只有鸡。”

“但是吧,好些话他自己说不出口,人家姑娘怎么能了解他呢?趁着给姑娘脚上药的时候,我这个当妈的就开始说了。”

“我说了建国一开始养鸡,整晚整晚睡在鸡棚里,哪只鸡今天吃没吃东西,下没下蛋,他都知道。”

“……一路上苦啊,慢慢熬,才熬到现在的。”

屠慧东说:“郑涵这姑娘心性好,其实先前对建国也有点意思,但见过这个呆子带着存折上门跟人家谈对象,这不是侮辱人吗?所以郑涵才生气了,不愿意跟他谈。”

“但是这一回下来,郑涵也知道了,建国这呆子根本没有那么多心思,他就是听她说负担重,想给她减轻负担来着。”

“这事儿过了之后,两个人就渐渐好了起来,这不,谈了半年,准备上门了。”

屠慧东笑得跟什么似的,这比养鸡场分红还叫她开心。

乔玉也为余建国高兴:“大哥眼光真不错!”

郑涵听着就是个很好很要强的姑娘,真是缘分叫俩人走到一块儿的。

余小红说:“我本来也想留在家里的,但实在是想去沪市,只能错过了。”

乔玉觉得余小红这样也挺好的:“建国哥有建国哥的生活,你有你的生活,你想去什么地方就去。”

不用因为别人的生活节奏,就影响自己的安排。

余小红笑嘻嘻地道:“郑涵姐也是这么劝我的,她都说了,以后有的是机会见面,不差这一回,但能去沪市见识见识,是很难得的机会。”

郑涵早就见过屠慧东了,也知道余建国家里的情况了,跟余小红也已经成了朋友,对余家的情况很了解了。

这次也只是带着妈妈和弟弟上门来,算是走个形式,后面的事就好说了。新

因此郑涵也劝余小红去沪市。

既然大家都这么支持,余小红也动力满满。

直接就住到了老宅,跟乔玉和余小姨一块儿收拾行李,在家玩了两天就出发。

别说乔玉了,如今余小姨对于出远门这事儿也不胆怯了。

她本来就细心谨慎,又有经验,把一切都打点得很好。

就是余小红,之前跟乔玉一块儿出门,路上还被人偷了十块钱。

虽然现在十块钱对她来说已经不算什么大钱了,但是当时那还是很大一笔钱。

是想起来一次就要心痛一次的数字。

所以这回余小红万分小心,既要藏好钱,又不能藏得太好——扒手早就在无数次行动中掌握了藏钱的最佳位置了。

余小红决定遵循“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原则,把钱分散放在几个不起眼但自己的目光永远能看到的地方。

三个女人出门,还是有点打眼的。

一路上三人互相提醒互相照顾,汽车转火车,火车转汽车,还在火车站睡了半个晚上。

余小姨出门前就准备好了报纸和藤编凉席,选了那种最薄最软的,可以直接卷成一个卷,捆在行李箱上面。

现在汽车站跟火车站都特别多人,候车室的座位根本不够,大家都得坐在广场上。

这凉席跟报纸就有用了,报纸一垫,就不怕地上的灰尘脏污了,再铺上凉席,把箱子和背包堆在中间,三个人互相背对着彼此,朝三个方向坐着就能休息。

中间两个人一块儿结伴上厕所、买东西、扔垃圾,也不怕丢,行李也有人看着。

乔玉不由得感叹:“三个人才是旅游出行的最佳搭配啊!”

想安静的人可以安静,想说话的人也有搭子。

一个人看东西,两个人去买三份饭,或者泡三碗面,也比一个人跑来跑去端两碗面回来方面多了。

吃饱喝足之后,三个人对着晚点的火车,轮流睡觉,居然也不觉得疲惫和紧张。

这样的出行,比以往乔玉一个人走南闯北,轻松太多了!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