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两个极端

听了林修然的话,酒鬼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自己的头,犹豫了片刻,说道:“我也没有什么原因,就是觉得自己好像看错了,我也不太确定我看的准不准。

当初看的时候感觉挺准的,但是买入之后看他一直没有什么反应,在一个范围内反反复复来回震荡,我就觉得自己的逻辑可能是有问题的。

你想啊,如果我的逻辑正确,那为什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呢?那不应该一飞冲天吗?

就算不直接上涨。那经过一小波回调或者是一小波震荡,也应该涨上去,而不是在原地,在一个幅度内,在一个范围内反反复复来回震荡呀。

你说是不是这个逻辑?如果我看的好,如果我看的对,那我买了之后股价应该直接上涨,当然我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水平有限,我也没期待自己买入之后股价直接一飞冲天。

但再怎么说,只要我看了没有什么大问题,小幅震荡之后应该就直接涨上去了,或者在一个范围内反复震荡一段时间。

应该有一段所谓的摸底和确认的过程,那么确认的过程可能会需要一次,可能会有两次,也就是所谓的v形底和w底。

但你说怎么可能会反反复复三四次五六次的,所以我就觉得自己看错了,那既然看错了,那很简单,就直接止损,直接割掉,趁着亏损幅度还不是特别大,趁着耽误的时间还不是特别长,我认为这是非常不错的方法。

所以呢,就出现了其实是割肉止损的情况,但问题就是我觉得这两个月很奇怪,反反复复的买,反反复复的割肉,就没有一次对的时候,我觉得不应该呀,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你看是不是我选股的方式出了问题?

但是我自己也反思过了,我也觉得不太对,因为以前也都是这么买的,虽然准确率也没有特别高,但也不至于低到现在的程度,起码准确率还能维持在60%以上。

但是这两个月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很愁,我也很奇怪,要不你帮我看看?”听了酒鬼的话,林修然不由得叹了口气,其实也是很多投资者,或者说是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的通病。

有的投资者明明买的是错的,明明拿的东西有问题的,但是一直自欺欺人,告诉自己没有问题,告诉自己别人说的都是错的。

或者即使知道自己是错误的,但是出于各种原因不想卖,想死拿,可能是觉得差不多到底了,想一直再拿一段时间。

于是就越亏越多,越亏越多,错过了最佳的卖出时机,这种人不懂得及时止损,而酒鬼犯的问题恰巧是另一类投资者的问题,这两类投资者是两个极端。

这所谓的另一位投资者就是明明自己拿的股票没有什么太大问题,明明自己买入的东西没有错误,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或者说大概率能够看到不错的回报。

但就是拿不住,出于各种原因拿不住,要么就是觉得自己的买入的票可能是有问题的,要么是不太相信自己的判断,要么是觉得时间太长,自己等不起。

总之就是提前卖出本来应该获利吃肉的股票,更有甚者,就像酒鬼这样,在一段时间内,短时间反复买入卖出,买入卖出,虽然每一次买入卖出的亏损金额都不大,但是短时间内多次的买入卖出,复利之下的整体亏损金额和幅度也是不小的。

这完全可以说是另一个极端了,两者的表现情况虽然不太一样,虽然是两个极端,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对自己的投资判断没有信心。

很简单,如果前者对自己的投资能力有判断,有一个定位,那么就不会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而后者,如果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对自己的开心判断有信心,那么自然也会坚定持有,不会被外物所打扰。

这其实和人生的情况很像,在人生里,很多时候要做出很多的判断,很多岔路口我们要进行选择。但是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毕竟没有人有上帝视角,没有人可以跑到前面去看一下自己的选择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难免会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判断不太自信,对于过于自信,听不进去别人劝告的人,我们一般称这种人为自大。

而对于摇摆不定、没有自身独立,没有自身判断的人,我们一般称这种人为没有主见,两个都不是什么很好的词汇。

这两个都是有一定问题的,那么两端都不对,都有问题,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这不单是困扰很多投资者的问题,同样是在每一个人生选择的路口困扰大多数人的问题。

就投资而言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自己作出的选择有一个明确的判断。自己到底为什么买入某一个标的?自己到底为什么判断某一个标的值得买入?

什么样的情况下能证明自己的判断失误?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证明自己选择的标的不值得买入?是股价跌到的某一个幅度?还是持有超过一定的时间?

这些应该在买入的时候就确定好,也就是说在买入之前,这些都是属于体系的范围内,都可以调整,但一旦决定买入,这些东西就不能再做变动了。

职业投资者都知道一个原则,那就是在投资体系的执行过程中,投资体系是不能够被调整,是不能动的,即使自己判断出之前的投资体系存在问题,也不能够动。原因很简单:为了规避情绪带来的影响。

在体系执行的过程中,人的情绪会随着股价的涨跌,会随着账户的盈亏情况产生一定的波动,而这些情绪波动是会影响判断的。

所以,在体系执行的过程中,我们认为的对不一定是真的对,我们认为的错也不一定是真的错,如果想要调整,可以当卖出之后,体系执行完毕之后,可以调整体系。

但是当体系执行的过程中,还有没有卖出的时候,是不能调整体系的。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