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九章闲言

冬至过后,天气降温的速度变得愈发明显了,大雨降下的时候,苏杭城中的街道比平时,繁忙起来,因为冬至后,新年快到了,李翰还想着要不要,搞些促销,但是询问酒楼的账房和伙计后,他们都表示降价代表酒楼出了什么问题,反而不会有人来,李翰一边感慨着,这个时代,人们的淳朴,,一边又笑了笑,自己这超前的想法,看来在这个时代做生意,还是要学啊,看来自己搞促销的想法还是天真了。

于是李翰准备去外面看看,走过长长的小巷,李翰顺手拍了拍长袍上沾到的水渍。在这样的雨天里,长袍穿起来其实有些碍事,这时李翰听见从后方传来声音:“李公子,等等我”,李翰转头看去,就看见一路小跑过来的云集喊道,只见云集撑着油纸伞,绕过路边的一个个水洼,飞快的向李翰这边过来。来到李翰面前说道:“李公子,等等我啦,你出门也不喊我一声。”

“我只是出门看看,”也没等云集说什么,就又听见李翰说:“既然来了,那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见李翰这么说,云集也没有说什么,依旧想个小跟班一样跟着李翰后面。

这时李翰来到平日里习惯去的茶楼,刚进门小二就,打招呼“李公子,楼上请,还是老三样”

“是的”李翰说完跟着伙计到了二楼,这时云集刚从书摊回来跑到李翰身前,笑着拿出一本小册子来,“李公子,这是刚刚出的话本小说”看着云集拿来的小册子,李翰苦笑不得,刚刚自己只是翻了几下,他就买来了。

这是一本神怪小说,叫做《夜妖》。从名字上来,还算是比较正经,可细看下来,就会发现这是一本讲述,一个年轻书生,被妖怪迷住的故事,这样的神怪小说在南朝颇为常见,用词比较浅显,没有那么多圣贤文章的考究,有的是民间传说的爱情故事,尤以各种精怪鬼魅的爱情传说较多,一些受欢迎的在出了之后,说书人便会拿去茶楼酒馆讲述。李翰可能刚刚看这本书时间有点长,云集记下了,看见李翰没有买就,还以为他没钱,不好意思,于是便替他买下来了wap.

其实这类小说在娱乐性上比之现代的各种爱情狗血故事精彩,但在这个时代里也是矮个子里拔将军,算是写的比较精彩的了,李翰想着无聊时翻翻,毕竟是古文,也能让自己身加融合进这个时代的气息。李翰便笑着接过,顺手翻了翻。

正当李翰看着小说的时候,忽然听见隔壁传来,一些人正在谈论李翰的诗词,一个声音说到

“那李翰,也算是有才,可这样的人,又这么这么没有志气,真乃我辈之耻”

又一个声音传来:“也许这李翰,本来没有什么才学,这首诗词是吴家小姐,买来的,让他扬名的”

这时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一起响了,起来。

“公子,这些人这么说你,我去隔壁骂他们一顿。”云集气愤的说道

“唉,我们继续喝茶,管他们说什么”

“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就会瞎猜测,还敢在酒楼里吹嘘,功名都没有的人。”

“知道了”

“公子啊,云集替你不值得,隔壁那些人在说你的坏话好不好。”

“有什么关系?”

“怎么会没关系,这人……哼,好啦好啦,知道公子不在意这些庸俗之人的说法啦,可是云集听了也不舒服啊,毕竟有辱公子的名声呢。公子现在要是到隔壁去当场写一首诗骂他,一定很解气!”

“啊,纳西尔又不认识我。”李翰说着还不忘将小说翻了一页说到,“那些人,无非讲我一些是非,又没有什么,好了别生气了。我们继续喝茶”

冬至的那场集会,到得如今算来已近半月了,有关那《逢雪》引起的舆论,到如今对这首诗词的评价几乎到达巅峰,关于对李翰的好奇与议论,这段时间里也是最多的,然后到现在开始开始往更深层,更奇妙的方向发展。如果李翰为这几句话而气不过那不气死了,

其实这等舆论在市井中传播的热度毕竟有其时间性,对于诸多百姓来说,冬至过后十天左右的时间里他们或许还会附庸风雅地关注一番集会中发生的事情,随着其它的一些奇闻轶事就会渐渐的将这热度覆盖,而且许多百姓生活本身是忙碌仓促的,当这些人提起那事的频率降下来,平日里能听到的有关这事的议论也就少了。

更多存有疑问的人,其实集中于一批批的学人士子身上,《逢雪》这首词的影响,还是不断地朝周围传——通过这些学人士子的口耳信件,但对于李翰的质疑与猜测,却停留在了苏杭城范围内。譬如一名身在上京的学子听了《逢雪》,他的赞叹不会有多少减弱,但对于李翰具体是谁,李翰能否写出这首词,他自然不会太过上心,毕竟这时是古代相隔太远了。

其实南朝这个朝代儒学已然到达了巅峰,文人士子在社会中比重相当大。这个相当大也是对于之前的千年而言的,即便这是有史以来文人最多的一个朝代,比之李翰穿越而来的现代,这个比例还是太少了,所以,仅仅不到半月,外界的舆论就慢慢消失了,当然,如同今日这般,在茶楼时无意间听到几名文人不太好的质疑之声的机会,自然也是有的。

前几日与白老,至山公他们说了自己想法之后,至山公或许觉得冬至那日的推波助澜做得有些多余,事后帮忙李翰也活动了一番,随后据说有些想要来找李翰切磋讨教的学子受到了至山公的训斥。

这近半月的时间,各种邀请自有许多,请柬全都被李翰无视了,而真找上门来的讨教的人便只有三拨,一拨扑了个空,另外两拨过来时,见李翰在酒楼发呆,首先便找话题:“圣人言,要为生命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不知李兄做何感?”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