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71章 别出

七十一章

而在寿州与濠州交境的八公山上,也隐约可以看见诸多岸边鏖战不休的情迹;而在山下的官道大路上,则是牵挽车马络绎往来输运物资的民夫,和一队接着一队被绑缚着双手押解往后方,衣衫褴褛、血迹斑驳的各色俘虏。

“恭喜军上,南岸十七处闻警,已经确认和接战了十三处了。”

陪同在高明身边观战的新任未久濠州司马李师成,不由开声恭维道:

他一心想来,既然这些进犯的蔡贼行踪都已经探明,那剩下来就是淮阳兵马有备对无防的追亡逐北了。而用监押下的军俘来对抗那些越境之贼,则又是另一个神来之笔。要知道,此处就是诞生了“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诸多典故的淝水之战旧址,未免令人多有些应景的遐想。

“切不可掉以轻心,先头而来的那些,怕不是被蔡贼裹挟驱使的杂流。”

然而高明却是微微摇头道:

“既然全力以赴了,那就要继续保持警惕,防范那些真正的历年蔡州老贼袭击呢!”

而这位被他指名陪同的濠州司马李师成,也是高明亲手提拔和发掘出来非历史知名的人才之一。他原本是高明前身任楚州长史时的老部下,只是相对性格喜欢务实、较真,还有点不合时宜同情心的缘故,导致他虽然公务娴熟且精力充沛,在当地也只能在比州下吏稍高一点的位置上打转。

后来高明重新得势并接管楚州,将一众尸餐素位、坐观成败的文武官属,大都送去养老和坐监之后,却在清理大狱时发现,他因为得罪了当地诸多豪族、大姓的缘故,早已经身陷囹圄。而家里更是陷入困顿和绝望,妻子病死连唯一的女儿都差点被人卖掉。

因此,被重新放出来的李师成头发已经白掉了一半,在骨肉重新团聚并且还顺势根据他多年收集的罪证,收拾了一票当地豪姓大族之后,就死心塌地的将余生卖给高明了。后来高明收复淮南六州而需要在地方插一个钉子的时候,他就毫不犹豫站了出来。

当然了,在高明统治时代,如今节衙直接掌控下的淮南六州,其实都没有正任的刺史(都在扬州城里养老);而改由原本清贵不亲实务的长史、别驾和司马等,被称为“送老官”的三上佐,来共同承当州下的日常运作职责的。

(一般情况下,三上佐并无具体职任,因其品高俸厚,又不亲实务,故多用以优待宗室或安置闲散官员等,所以大诗人白居易称这类官为“送老官”。)

其中以长史为亲民政务官,别驾为提刑司法官,司马为地方管军和武备官;而州中重大事务则是由这三者共议而决。至于财政管理和税赋征收,则是由仓曹派出的主簿进行管辖,也算是后世封建王朝巅峰时期——明朝三司的预演和试行。

因此,除了淮南本镇军队之外,在六州各自也有千余到数千,规模不等的团练兵;然而各州所辖县治,同样也有数百名不等的乡兵。只是无论是州军团练还是县丁乡兵,都是在取缔和镇压、遣散各地豪姓背景的土团武装之后,重建起来的守备力量。

因此,虽然归各州司马指挥和调遣,但是军籍和日常管理则上属兵曹,钱粮器械归于胄曹,人事迁转和考功属于功曹;军法监督则是法曹;州司马只保留了兵役动员和征发民壮职责;算是某种意义上跨时代的先进军事体制和管理经验了。

自从李师成数月前带兵上任之后,就在长史和别驾暂时缺位的情况下;毫不客气的收集罪状,轻车熟路的镇压和清算掉了,当地最为强势的十几家豪姓大族。将家族主要成员相继问罪处刑、流放之后,又将其剩余的宗族拆分成许多小门小户,强行异地迁至他乡。

因此,他也算是当下将高明暗中推行的“抑强扶弱”“强干弱枝”政策,给执行的最好和最彻底的典范。而获得了战时留在自己身边听候的资格,作为某种变相的表态和榜样性示范。

毕竟,在这个年代身为专掌一镇生杀予夺的藩帅,你若是和手下人直接说我要“打土豪,分田地”,或又是派出工作组到乡村去搞什么土地革命,绝对是会被当成失心疯或是自乱阵脚的昏聩之举,乃至就此失去统治能力的先兆。

但是如果你说要“抑豪强,促民生”“推行军屯和营田自足”,那就是大多数人可以理解的基本操作了。毕竟,这是两汉以降历代朝廷就在做的事情;而在这争乱天下的四十三路藩镇当中,又有哪个没搞过各种各样名目的营田和军屯呢?

然而,要搞这些营田和军屯的土地又是从哪里来的?要知道唐末土地兼并已经是病入膏肓。因此,自然就是从那些历代下来兼并大量土地的高门世族,乡土地方的豪强大户身上,巧立名目的夺取田地和附庸人口,而不是那些已经被压榨盘剥得已无立锥之地的小民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源自草莽或是出身微贱的武人集团,为基础的诸多藩镇兴起和变迁过程,也是历经汉末三国、南北朝、隋唐以来的世家门阀,不得不脱离世代豪横的地方乡土,而争相集中在朝廷中枢进一步内卷化,而最终走向衰亡的根源之一。

所以,高明想要在现有框架下大兴营田和规划军屯,也是战乱之后百废待兴的基本操作,所区别的不过是一些具体措施和框架上的改变,再加上严厉而周密的长期策划而已。但是对外宣称的名义,依旧还是传统的那套东西。

高明当然也想要彻底的土地改革和深入到乡村的土改工作队;但是实际情况是他没有这么多合格且相对可靠的人手,来贯彻和执行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凭借个人意志强行推动的结果,就是变成底下人肆意妄为的狂欢和生民百姓的新一轮灾难。

因此,眼下淮南治下的六州境内,中小地主和殷实人家(富农)可以留(虽然没剩多少);大小商人和手工业者可以鼓励和促进(当地的天然基础);经过清洗的传统胥吏和官宦家族,也可以有选择的保留一部分……

但是唯有得到军功田和口分田预期的将士(军人群体),和招徕聚屯的营田户,矿山工场的雇工(产业人员),才是高明所要扶持和依赖的基本盘。至于乡土的豪强大姓,州县内的世家大族,才是眼下淮南镇需要集中解决的对象,虽然这个过程肯定不会那么轻易实现。

但是只要发展教育体系、军队建设和产业工人的培养,逐步完成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挤压和排斥这些,原本分别占据了地方基层和上层生态位的传统势力。高明正在一边眺望着淮水南岸的隐约战场,一边慢慢思量着其中的利害得失和阶段步骤的轻重缓急……

突然就见山脚下一名身后背旗的虞候策马而来,穿过层层林立的旗帜和环列卫士循山而上,最终又拜倒在高明身前喊道:

“军上,霍邱来报,光申之贼已然越过浍水;”

“董(周)押将率寿州团结首战告捷,大破先头千骑,擒获贼将马殷。”

“马殷?”

高明形容不动,心中却难免有些诧异,难道就是自己所知道的那个马殷;也是十国南楚政权的缔造者,就这么阴差阳错地落到了自己手中了。不过,既然申光境内的贼军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这也意味着他所制定“北守西攻”战略预案,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传令下去,霍山待机的骁雄军并霄头、宜陵两镇兵,就地做好一应器械准备,伺机越过梅山、大苏山一线,攻入光州境内。”

“诺!”

当即就有军候摇旗、领命而去。然而,不久之后又有东面数骑飞驰而来,变成递送在高明手中的一封急报;随即他就转向左右冷笑着说道:

“终于是等来了,不过,还是落在了楚州;看来那位武宁军的(时)溥帅,也不肯安生啊!”唐末大军阀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