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26章 人事

第二十六章

然而不久之后,在忐忑不安中等待着自己最后命运的崔致远,没有迎来刑审的黑衣吏,却被人带出去换了一身衣衫。然后,他就在一种猝不及防的震惊和意外心情当中,被押到了节衙里见到了那位新上位不就的高储帅。

作为渤海高氏的族人,这位储帅明显有些过于年轻了,以至于与一路所见那些行走往来如织,而难免形容卑微和暮气有之的各色官吏,或又是侧立在旁的那一众气质老成或是威势深重的将弁们,形成了某种微妙而独特的对照。

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位私底下人称小高储帅的贵人,生得硬朗清俊,剑眉直长鼻挺口正,眼神明锐而洞彻有力,虽然是中等身材却自有一番在平静无声中,引而不发的威势和不明气度所在。又有些像是极尽繁花之后的浮华散尽,所剩下唯有坚毅和厚重的内在。

“罪人崔致远,但请贵人发落……”

这一次,他深深的拜服在地,口中已然是:

“……,为贼张目之罪,唯求尊上恩悯,令罪人不死于刀兵,苟以全尸耳。。。”

“你在想什么呢?”

然而,面对崔致远脱口而出的一堆告罪之词,高明却是有些诧异的反问道:

“如果只是被迫赞颂贼党的罪责,那岂不是那些为那妖道颂过长生经,唱过歌子的满城百姓,都要受追责和发落了?”

“或者说,你尚有其他隐藏的罪责尚未发现,需要死罪方赎?难道你替妖党欺压、残害过百姓,还是做过构陷、攀诬他人,以逞私欲的勾当?”

“不……不……不成有过。”

崔致远闻言顿然汗透后背,面有些艰难告罪道:

“却是鄙夫以小人之心度之了。”

“既然如此,那就下去好好效力吧!”

高明也摆手起身,结束了这场短暂会面的小插曲;在这牙城内外有的是堆积如山的公务,在等着他去处理。只是之前在高骈的推荐名录上见到了这位有点熟悉的名字;再加上他后世身为新罗文学大宗师兼高丽、朝鲜儒家祖师的身份,才临时起意见上一见。

但是,作为崔致远本人就没有那么轻松过关了事了。作为曾经附从妖党而将功赎罪的表现之一,除了写一份自白过往行迹悔过书和《妖党罪录》之外,还要替高明草拟一份上表朝廷,以为追认淮南现状的文书,这也是他眼下的最大用途了。

毕竟,虽说如今大唐朝廷权威,在周边藩镇的轮番打脸和践踏之下已然摇摇欲坠;甚至天子的体面和号令所致,也只剩下区区山南、西川的数十州之地;甚至前两年还出了僖宗皇帝被亲信权宦田令孜挟持至凤翔,而邠宁节度使朱枚在长安拥立襄王李煴称帝的闹剧。

在这个很快就被其他支持正统天子的藩镇平定的称帝闹剧过程中,作为当时与朝廷关系紧张的淮南节度使高骈,也没少在其中添了一把火,而一度接受了这个伪朝官职。但是作为朝廷曾经倚重且人心还不算特别疏离的东南藩镇,还是有必要走完这套象征性流程的。

此外,就是需要崔致远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以个人名义附属上淮南节衙的招辟文书,交给前往不同地区的信使,好将昔日文坛朋友圈里交游往来密切的裴瓒、顾云、罗隐、张乔等众多江淮故旧,给多多益善地招揽(坑蒙拐骗)到淮南幕府来。

而在满怀心思的崔致远,重新穿上一身青灰交藤的公服走出节衙,迫不及待的想要将三娘接到自己新宅院的时候,就见远处蜀冈脚下的穿城长街上,在一阵此起彼伏的叫喊声和争相避让的动静中,远远冲过来数骑高举露布告捷的信使。

“报……长子湖大捷。”

到了第二天,在重整一新的节衙之内,高明就见到一位与这次大捷有着重大干系的关键人物,一名五短身材却是显得十分犀利的军将:

“你就是人称张神剑的张训?”

“不过是乡野卑下之人的讹传。不敢有污尊耳。”

名为张训的军将,却是满面恭谦道:

他本是广陵当地的游侠儿出身,以精于剑术技击而闻名一时,所以早年在乡里拥有了一班追随者,并被推举成为土团乡兵的首领。后来黄巢贼军大举过境时,各州的防御、守捉、刺史等守臣扩军自守,他也因此被收并而成为了一名都头。

因此在高明派人联络并威之以势动之以理之后,就毫不犹豫在军中发起反乱杀掉了自己的上官,与毕师铎同为昔日贼将出身的儿女亲家,兴兵四千而来汇合的现任高邮镇使郑汉章;

“你既然兴兵举义在前,弃暗投明其后,却不知晓想要什么样的嘉赏呢?”

然后高明又顺势问道:

“愿为君上分忧……”

张训闻言不由本能想要就此承袭郑汉章所掌握的地盘,并同高邮镇使职衔,但是看了眼高明似笑非笑的表情之后,又到了嘴边变成了另一番说辞:

“只求鞍前马后的驱驰足以……”

“好,不愧是深明大义之人,只是我又怎能慢待呢?”

高明也是半真半假地赞叹道:

“稍后,我便奏请高王,表你为胜锐军右厢步军兵马副使,禄领正七品上,授云骑尉衔……”

“多谢君上恩赏……”

张训闻言当即诚然拜谢道:相比地方那些自封自号的土团官身,这才是他想要的正经告身所在。

“哦,顺带说一声,高王如今有感麾下部旧为妖党所害,是以欲意提携俊杰良才,而已多年军伍所著兵法心得传授于下,号称将才班,不知你……”

然后就见高明又开口道:

“卑下,多谢君上恩典了……”

张训闻言不由愣了下,这岂不就要离开自己部伍一段时间,却又转念权衡利害就再度拜谢道:

当然,这所谓的将才班也不是高明无中生有杜撰出来的。而是为了应对军中逐步推进的人事调整,所搞出来的过渡和缓冲性产物;其中自然也真收集了诸多历代以降的兵法韬略及其注释,再加上高骈身边行军打战的笔录,进行研习和解读日常。

实际上是将剩下那些不怎么合用,却缺少罢黜理由的旧属军将,在保留职级和待遇的同时,变相从军队事务和职权里脱离、替换出来。再以学习和进修为名集中在一处接受统一再造;然后根据日常的表现和逐步考核的结果,决定下一步升迁去留的过程。

而在这件事情上,那位高王就是最好用的工具人了。在他为大唐征战数十载而战绩赫赫的光环下,高明以其名义所推行的军事教育体系和战术技艺,军队建设思想等等私货,无疑都是事半功倍的事情;而且就有有人对此产生质疑,也几乎没有机会找他辨明了。

而随着郑汉章的身死覆灭所部尽为收并,来自扬州北面的这一路威胁暂且消失;而邻接的楚州境内也再没有可以阻挡和抗拒,来自扬州节衙号令通达的存在,只要发兵前往州城山阳(今江苏淮安)等地接管和重新分派、安插官吏就好了。

再加上随着毕师铎败亡后,节衙以追击残兵和清剿乱匪为名所顺势接管的滁州(今安徽滁州市)大部,淮南(镇)八州东部最为精华和要害的两个半州,约十五个县城,就已经基本重归于广陵政令之下了。不过,这种大好形势也只是暂时的。

因此,最重要是在楚州建立起沿淮警戒线和缓冲区,高明可还记得历史上记载与淮南仅有一水之隔的河南境内,那蔡州贼帅秦宗权所过之处“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的惨状,而眼下正是已经称帝两年的他气焰,最为嚣张、疯狂的活跃期。

虽然根据一个多月前的消息,他正在全力进攻那位同为黄巢旧部,在历史上号称“曹操在世”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的地盘;但是架不住他万一脑子抽风提前派人越境前来抄掠,那可就是淮南士民百姓天大灾难和扬州新政权重大危机所在了。唐末大军阀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