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7章 横夺

第十七章

要是寻常的妾婢也就罢了。作为黄王,啊不,是贼首黄逆的麾下为之出生入死的将领之一,这一路辗转过来哪个人没有就地寻觅的暖床妇人,又有哪个没有互相交换,馈赠过床伴呢?而这些妇人的命运就像是乱世中飘零的落叶,在事到临头或是不需要的时候随手弃掉,或是赏给部下就是了。

但这个新妻不一样,乃是自中原逃亡往淮南路上被盗匪所劫夺,却又辗转流落到他手中官宦之女,堪称知书达礼而容貌俱佳,虽然亦非完璧却也让安定下来的毕师铎,尝到了与那些庸脂俗粉截然不同的别样滋味,也就此成为了他所好的一块心头肉。因此,正当是闺情恋热之际。

说实话,他既然是出身卑下又饱经患乱的贼将背景,其实在女人的事情上并不会太过讲究和介怀的。虽然在黄巢麾下时为了个把姿色上佳的女人与别部人马火并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做过;但是至少知道权衡厉害而不会轻易招惹,自己无法匹敌和抗拒的存在。

因此,当要求召见其妻子被宛然拒绝,那位吕真人就带着弟子登门入室,以做法除祟为名祸害了他的新妻和后宅中的若干妾侍之后;毕师铎就只能忍气吞声的住到了别宅之中而不闻不问。虽然这件事情未免过于屈辱,但是相比他如今保有的权势却又无可奈何了。

然而对方显然是欲壑难填,反倒是得寸进尺的要求毕师铎,其妻妾每月必须前来吕用之修行的道院中居住若干时日,方才可以免于家破人亡的倾覆之祸;但是毕师铎还是敢怒不敢言的忍下了。但是他可以隐忍,但吕氏却是似乎没有继续放过他的意图。

随着高王麾下的那些元宿大将,相继为其诛杀、剪除和迫害之,最后也将寻事构陷的目光转向了努力自保的毕师铎身上。这时候突然又消息传来,那位在蔡州称帝的五姓贼帅秦宗权,在寇掠了武宁军(徐泗)节度使时溥的治下后,有意分兵图谋淮南。

于是以节衙传令毕师铎率千骑部众,移镇楚州境内与泗水相对的山阳以为备寇。但是这一次毕师铎已经是忍无可忍了,要知道,秦宗权为首蔡州贼一旦有所动作,那便是铺天盖地的裹挟数万众而来。单凭他这千骑人马根本阻挡不了多久,只消后方动些手脚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因此在他假装奉命出城之后毫不犹豫串联旧部,又就地裹挟了大量的土团、乡丁以壮形势,就此兵临扬州西正门虚张声势做出一副要就此反攻城内、讨平吕氏的姿态来。另一方面却是暗中联络各方可以借助的外力和援手,晓以利害和许以条件约为盟助。

比如北面坐镇扬、楚要冲高邮城的郑汉章,南面拥有江口盐场的海陵镇将高霸,乃至是同为贼将出身却远在江东之地,乘前任宣歙观察使窦潏病重,拥兵袭城取而代之未久的观察使留后秦彦。当然了,在这些盟友抵达之前,他也不是没有试图通过联络城内的不满者,先行夺门入城铲平吕氏。

结果事实证明这只是吕氏留下的一个陷阱。一个都整三百名跟随至今的老兄弟,就这么被失陷在北门内,而变成一片叫骂嘲讽的墙头上抛投如雨的诸多首级;更别说聚集在墙下等待冲进城,却在暴起发难城头打击下死伤累累的那些本部精壮。

因此受到如此挫折的毕师铎虽然在面色如常而依旧不为所动,但是在心底里还是不免有所肉痛和气绥的。毕竟,当初随他出城的千骑人马再加上后来陆续来投的旧部,也不过是三千多人而已,其他人马虽众,却都是在短时间内兼并和裹挟所扩充起来的。

因此,在数日前他接到了消息称城内有所争端和兵乱时,却还是稳坐泰山唯恐这又是那吕氏的故技重施;然后隔天又有留在城西的探哨报告有人冲城而出,沿着城墙向南面逃亡去了;但他还是惊疑不绝而只是派出更多前往广陵各门打探的人手;

当他终于确认了扬州各门守军似乎都有所异动,城内也烟火点点而起昼夜可见,显然真正发生了某种严重事态之后;他也终于下定决心发兵前来一探究竟。然而在花了一个白天来点集人马,却又在傍晚拦截了自城北子城逃出来的幸存者,疑似莫邪都营将段矢所部之后。

毕师铎才真正下定决心,暂且抛开那些行动迟缓而纷繁忙碌调集中的大部人马,而亲率已经准备停当的步骑数千连夜绕道城北前来叩门。事实上,从城西正门外的大明寺到与子城相通的正北门,全力疾行之下很快就在天色发白之后,看见了那巍然傲立的门楼所在。

只是这座门楼上原本插着的分属将旗,大多数变成另外一些有些陌生的旗帜,期间还多出来了好几面鹤立鸡群一般的斗大“高”字将旗。毕师铎见状不由心中一沉,难道是那位当朝太尉,淮南使相高王重新复出了么;这个结果令他不由心中有些气绥,变得犹疑和蹉跎起来。

毕竟那位高王的积威深重,哪怕经过放任吕氏倒行逆施之后,在众军之中尤有许多残余的影响。如果再加上那些旧部的拥护和襄助,仅靠自己这点儿老底子,再加上那些杂属部众也是几无胜算的。尽管如此,他还是上前直到进入到堪堪的一箭之外,这才对着左右交代道:

“且去喊话,就说某家奉高王相召而来讨逆,速速放开门防不得有误。不若视同逆党,发大军击如齑粉。”

“君上。。”

而在节衙之内,当高明在轻声呼唤和晨间清凉湿润气息当中再度醒来的时候,首先看到得是雕花的栋梁天顶,还有笼罩在其间似雾似风的绡纱帷帐;他这才发现自己不是在睡着了的座椅上,而是盖着绸被躺在一张雕花嵌宝还散发着淡淡木理清香的长塌子上。

而昨夜所经历的一切像是流水一般的浸润在头脑中,让高明确信这显然不是梦境,而是昨夜所发生的一系列事端的后续;自己也依旧掌握着基本的局面,而不是在沉睡期间被人所乘,就此夺去了胜利果实和权柄被变相的幽禁起来。

随着高明的出现,节堂四下往来的仆役、婢女见到他的身影便深深俯首,还有人一溜小跑,唤着赶紧准备沐浴汤具,准备好穿戴的袍服佩饰。因为节衙内外早已为吕氏所把持,因此眼下这些侧近随侍的人手,都是从罗城私宅当中连夜一起召集过来了。至少前身在生活水准上并不会有所亏待自己的。

因此当他走出节衙正堂的时候,庭院前作为扈卫的军士已经阵列就位,只见这千余名精壮健锐,俱都着铁兜大铠和素黑戎服,刀枪俱全甲光耀目,自成威仪肃然。虽然他们追随自己才不过两天时间而已,却又发生、参与很多事情像是过了许久一般,充斥着在下一刻就能为高明奋不顾身攻杀所向的意味。

当然了,高明也明白这只是某种暂时的错觉而已;所谓的忠诚和服从从来就不是一跃而就的事情。除了最常见犒赏和优待的笼络、恩威分明的驾驭手段之外,还要有足够的训练和磨砺,乃至从对外取得的胜利成果和对内的有效治理手段上进行巩固和加强。

但至少眼下其中大多数还是相对可靠的;毕竟在经过这些事情和变乱之后,眼下他们已经变相的和高明所代表的立场捆绑在一起,在短时间内也没有背叛自己利益的理由和动机。现在,高明就要用他们乘热打铁的继续发挥出重要作用来了。

随着高明简单用过早食的羹饼,前呼后拥走上牙城前门楼之后;在牙城前的校场上赫然又聚集具列了数个不同服色的大型军阵,这就是前日作为高明发起拨乱反正的班底。来自监院、巡河、押院三支“元从”部属,再加上金吾子弟各部、各门守军所抽调出来的精壮士卒。

而作为新晋权代衙前兵马使的罗念,赫然就披挂齐整站在了居中首列上。只见他衣甲啷当的大步上前带头屈膝拱手道:

“拜见郎君,讨逆各部尚全健儿四千六百一十九员俱以点齐,只待军令?”

“好!”

望着这一幕的高明,也不免隐隐有些血液沸腾起来,而用尽最大气力喊出声道:

“众将士听令,随我发兵西左门外。。”

然后又变成阵前将校们层层传递而下的往复叫喊声。

“发兵西左门外!”

“发兵西左门外!”

然后,高明又对着簇拥左右的将校道:

“既然那毕鹞子敢来叩门,那就让咱们给他个大大的惊喜吧!”

“惟愿誓死相随!”

左右将属皆是轰声抱胸道:

紧接着,高明又对着刚刚被委任为权罗城诸门巡守的胜锐军右厢指挥卢师虔,郑重其事的说道:

“接下来,就需要你多多与之周旋,尽力争取些时间了”唐末大军阀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