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七百三十一章 孤身犯险

不过,若是当真能够招降张献忠,可以免于一场大战。

十二团营的进攻并不顺利,除了四川易守难攻之外,孙可望李定国这样的名将,都不好对付。

朱慈烺是知道李定国的本事的,此人有多强呢。

李定国:南明朝最后的战神,顺治帝曾打算献出七个省,和他议和。

李定国三个字可谓如雷贯耳,响遍中华大地,当下云南人仍然把李定国当做滇中的脊梁,章炳麟在起兵讨袁时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南明广西巡抚瞿式耜拥护朱由榔在肇庆称帝,年号永历,这是南明最后一个皇帝。

永历五年在孙可望的武力威胁与清军追击之下,朱由榔移驾安龙,孙可望直接把朱由榔软禁起来。

孙可望成了南明朝廷的真正掌权者,孙可望大肆营造宫殿,私造货币,不臣之心日显。

这个时候的李定国在云南练兵,李定国配备了云南的象兵,同时经过两年的大力发展,云南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永历六年,李定国率领兵马从贵州进入湖南,清军湖南守将沈永忠与平南王孔有德不和,李定国从而收复湖广。

紧接着李定国转战广西,驻守桂林的孔有德在家自焚,李定国收复广西。

平定桂林以后,李定国收复了广西。

李定国继续挥师北上,攻克衡州、长沙等地。

李定国的军队不仅作战勇猛,而且军法严明。

他与军士有五条约法:

不杀人、不奸淫、不抢财货、不宰耕牛、不放火。

李定国收复疆域三千余里,清朝非常震惊,慌忙任命洪承畴为湖广领略,敬谨亲王尼堪南下,与李定国交战。

李定国打算拿下广东与东南沿海的郑成功汇合,由于孙可望嫉妒李定国的军功,被孙可望给否决了。

李定国两蹶名王,更是名震天下!

李定国只好继续北上湖南,面对清军,李定国定下了伏击作战部署,李定国让部队退到长沙,让清军渡过湘水,孙可望害怕李定国战果扩大,不好控制,密令李定国的部将冯双礼、马进忠退出伏击圈。

尼堪这个人性格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李定国让先头部队引诱尼堪的部队,清军进入伏击圈以后,尼堪在乱军中被斩,由于冯双礼、马进忠的军队,未按计划到达,李定国取得了小胜利,也打破了满洲兵不可战胜的传说。

由于阵斩满清皇子尼堪,李定国自此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晋王李定国列传》记载:“清君臣闻警,上下震动,闻定国名,股栗战惧,有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帝媾和之议。

岳飞能打,可惜遇到了秦桧。

李定国战神,可惜遇到了孙可望。

最终,他们走功败垂成。

李定国立功,孙可望更是怀恨在心。

孙可望不仅克扣了李定国部的饷银,就连永历帝准备册封李定国的西宁王诏书也扣押了。

这还不算结束,孙可望准备加害李定国。

永历七年,孙可望进兵沅州至书邀请李定国到军中议事,孙可望准备伺机杀害李定国,李定国竟然不知道,幸亏刘文秀派儿子在路上截住了李定国,李定国才逃过一劫。

李定国顾全大局,不愿意与孙可望为敌。

孙可望步步紧逼,率兵攻打李定国所部。

李定国最后无可奈何,只好逃离湖南。

清朝知道孙可望和李定国不合以后,开始攻打湖南。

孙可望不是清军的对手,湖南全境再次被清军占领,尚可喜派兵攻占了桂林和梧州。

孙可望一气之下,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永历帝身边的十八位忠臣,孙可望的倒行逆施,让朱由榔极度恐惧,朱由榔便密令李定国回安龙救驾。

李定国从广西回贵州救驾,孙可望派人阻截。

李定国抢先一步,把朱由榔接回安龙。

孙可望的旧部王自奇在永昌举兵叛乱,李定国只好平叛,无暇顾及抵抗清军的战役。

清军势如破竹,攻克了贵州。

永历朝廷只能在云南偏安一隅,等到李定国抽出身来面对清军时,卓布泰已经攻入曲靖一带。

在这场战役中,李定国的妻子家眷被清军所害,永历皇帝便迁往四川。

在昆明的老百姓,听说皇帝要走,于是跟着皇帝走。

带领如此庞大的队伍,永历皇帝下旨迁往永昌。

吴三桂进入昆明以后,一路穷追不舍,先攻占楚雄、大理,一直追到磨盘山。

在磨盘山李定国设下三道伏击,就在吴三桂浑然不知的情况下,进入了第一道伏击圈。

这个时候明朝大理寺卿虞桂生,出卖了李定国。

吴三桂知道以后,让士兵用火枪和火炮射击明军。

这次战斗清军几乎全军覆没,明军损失也十分惨重。

李定国身边仅剩两千兵马,磨盘山战役是李定国指挥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

后来吴三桂在昆明弑君,杀了朱由榔。

李定国支撑着病体,写下表文,向上焚告:“如大数已尽,乞赐定国一人早死,无害此军民。

不知道是天意难为,几天后,李定国病逝于勐腊军中,临终前留下遗言:“宁死荒郊,勿降也”!

自此,一代名将李定国的人生落下帷幕,一代忠魂,齐志以没!

这样人人才,朱慈烺是非常非常想将其收入麾下的。

可张献忠未死,李定国对其极为忠心。

此时,想招降李定国,近乎于不可能。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是朱慈烺的想法。

不管怎么说,李定国这样的人才,必须留住也一定要留住。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朱慈烺心中酝酿。

有了李定国这样的人才辅助大明的话,大明真的就是中兴有望了。

此时的李定国,镇守者剑门关防线。

朱慈烺的十二团营,就是在这里吃了大亏。

趁着张献忠有归降之意,朱慈烺决定亲身冒险。

他决定孤身前往剑门关,去招降李定国。

这一想法一出,遭受了所有人的反对。

包括军师宋献策和李岩,他们都认为此行太过凶险。

张献忠终究是流寇,朱慈烺以身犯险的孤身前往剑门关。

若是被对方扣留为人质,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