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七百二十三章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

王承恩大惊:“娘娘万万不可!此时娘娘若是去找皇爷,皇爷必会盛怒,对太子爷处境更是不利啊。

王承恩此言一出,周皇后登时怔住。

没错,此时谁敢替太子求情,只会加重崇祯皇帝的怒气。

若是不开口求情,朱慈烺的处境愈发的艰难。

周皇后身体一晃,差点站立不住。

坤兴公主惊得从椅子上跳下,慌忙过去扶住:“母后!”

坤兴公主珠泪莹然:“为什么,为什么父皇要这么对待哥哥。

哥哥立了这么多的功劳,父皇还这么对他。

我再也不喜欢父皇了,呜呜呜。

坤兴公主哭的梨花带雨,周皇后将女儿搂在怀里,跟着一起流泪。

太憋屈了,没有这么欺负人的。

就朱慈烺立下的功劳,可以说是拯救了整个大明王朝。

没有这个太子,李自成早已肆虐中原,兵进北京城了。

崇祯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一切他都看不见么。

没有朱慈烺,你怕是早已亡国了。

殊不知,就是因为朱慈烺的功劳太大。

大到直接威胁到了崇祯的皇权,加上宵小从中作梗,这才使得事态扩大化。

或许崇祯之前也有所疑虑,可他想到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自然也就没有多想。

成国公朱纯臣和兵部尚书张缙严则从中煽风点火,彻底将事态扩大化,这才使得崇祯不得不重视起来。

猜忌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将会无止歇的生长。

就目前这个态势来看,谁也救不了朱慈烺。

然而,所有人都忘记了一个人。

一个可以扭转乾坤,让崇祯皇帝也无可奈何的人。

王承恩没有忘记,他想到了,于是他便找到了周皇后:“皇后娘娘,奴婢斗胆进言,还有一人,或可救太子殿下,救大明与危难。

”周皇后失声叫道:“谁?”

“懿安皇后。

犹如在黑暗中见到了一丝光明,又犹如寒冷的冰天雪地有人真的送来了炭火。

周皇后关心则乱,竟然没有想到这个。

懿安皇后是谁,那可是亲手将崇祯推上皇位的人。

当初,在魏忠贤的蛊惑下,天启皇帝压根就没有考虑让崇祯登基。

是懿安皇后张嫣,想尽了一切办法,才把崇祯皇帝推上皇位。

崇祯对于这个皇长嫂也是素来敬重,从来不敢违背懿安皇后的懿旨。

如果由懿安皇后出面,朝中的许多老臣力保。

或许,朱慈烺还有一线生机。

只要崇祯皇帝撤回圣旨,朱慈烺不回京就行。

灭掉张献忠,夺回四川。

大明才真的中兴有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周皇后大喜过望:“快,本宫这就去,摆驾慈宁宫。

对于周皇后的到来,懿安皇后张嫣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

这一切,似乎都在她的意料之中。

周皇后哭哭啼啼,懿安皇后无奈的摇摇头:“皇帝这性子到底什么时候能改,慈烺这孩子是我看这长大的,皇帝糊涂!”

周皇后内心一喜;“皇嫂,您一定要救救慈烺,救救咱大明啊。

”谁知,张嫣也跟着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你以为我没有帮忙么。

我派人去告知皇帝了,皇帝说、皇帝说他自有分寸。

这事,就算是我也帮不了你们了。

周皇后一惊,就连懿安皇后都无能为力。

崇祯皇帝竟然都听不进去她的劝告,那、那又有谁还能救朱慈烺呢。

周皇后心中烦乱,她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了。

还好,懿安皇后张嫣说道:“我已让驿站给慈烺送信了,这件事如何善终。

最终还是要看皇帝的态度,慈烺这孩子向来聪明,他身边的谋士又多,向来会有解决之法的。

周皇后哭着说道:“都到这个地步了,还有什么法子。

”张嫣环顾四周,对身边的贴身宫人说道:“你们所有人都退下。

要知道,懿安皇后张嫣早已不问世事。

她身边的宫女都是老人,都是懿安皇后身边死忠中的死忠。

就算是将她们千刀万剐,她们也绝不会背叛自己的主子的。

懿安皇后素来做事又光明正大,从来不会避讳这么。

而这次,她竟然下令,让慈宁宫所有人都退下。

周皇后知道事态重大,当下也就不敢再哭泣。

宫人们陆续施礼退下,张嫣又看着坤兴公主:“公主,你也下去。

坤兴公主嘟着小嘴,也没有敢再说什么。

匆匆施了一礼,一步三回头的出了慈宁宫。

小小年纪的坤兴公主,不知道皇伯母到底要干什么。

是什么重要的事,要让皇伯母单独跟母亲叙话。

慈宁宫殿门紧闭,殿内登时昏暗起来。

懿安皇后张嫣冷冷的看着周皇后:“皇后,我来问你,你是要丈夫,还是要儿子。

周皇后浑身一震,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皇嫂”

“要丈夫,就让太子回京。

要儿子,就让太子谋反。

此言一出,周皇后只感觉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她惊恐的看着张嫣:“这、皇嫂,您、您可是在说笑。

张嫣“哼”了一声:“皇帝昏庸糊涂,如此下去必会断送我大明江山。

若是如此,还不如让太子反了。

打进北京城,让皇帝退位让贤。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临大势贵在顺而有为。

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懿安皇后张嫣的魄力。

她清醒的认识到崇祯皇帝的不足,虽然崇祯是个勤政的皇帝。

可是勤政,不代表你就能做一个好皇帝。

而朱慈烺则有着太祖成祖的风范,真要想拯救大明王朝。

那就让朱慈烺领兵回师,崇祯既然疑心儿子造反,那朱慈烺偏偏就反了。

如今朱慈烺有这个造反的资本,甚至于有可能兵不血刃就能夺取皇权。

首先辽东军是感恩于太子,是朱慈烺解决了辽饷问题。

山东总兵李守鑅是朱慈烺的人,陕西孙传庭是朱慈烺的人。

朱慈烺手里还有十二团营,而十二团营脱胎于京城三大营选拔出来的。

若是朱慈烺打着清君侧的幌子兵进北京城,各路将领大多会归顺。

甚至于京城三大营,会主动打开城门迎接。

就算是双方开战,朱慈烺做这个皇帝,也绝对比崇祯强。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