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两百二十五章 胆战心惊

在最前面开路的日军,踢开了一小块石头,压在下面拔了保险的手雷被触发,哧哧的冒着烟,这些鬼子也机灵,一看冒烟,便四散开来卧倒。火光闪过,腾起一小片烟雾,数十块指甲盖大小的预制破片切破空气,发出尖啸,犹如地狱放出来的恶魔。不过鬼子是听不到这种尖啸声的,因为被强烈的爆炸声所掩盖了。

爆炸过后,卷起的砂石,落了下来,叮叮当当落在鬼子的钢盔上。这几个鬼子爬在地上,捂着耳朵,等爆炸过后,便若无其事的站了起来,继续开路。

这一次,鬼子没有一个伤亡。

这是日军想出来的,用以对付诡雷的办法。黑夜之中,看不清地上的陷阱,只有选派一支经验丰富的老兵队伍,在最前面开路,与大部队隔着一百到二百米远。由于诡雷触发后,不会立即爆炸,而夜空中手雷引信燃烧的声音又隔外的制耳。这些老兵油子可以轻松的躲过。既便如此,充当“趟雷手”的鬼子兵仍然是十分的紧张,所以尾高藏准备了多支这样的队伍,轮流趟雷。

大道两边是波浪起伏的小麦地,一望无际,既便有一个凸起,也是小山包,日军总算放下心来,采取跑步前进。因为这样的地形一马平川,不便设伏。假如仍然设伏的话,日军骑兵可以冲上去,两条脚怎么跑得过四条腿?必然是有来无回。而事实也正如尾高藏所设想的那样,在这平原,皇军所遭到的仅仅是一些诡雷的袭击,再也没有遇到任何的冷枪。

东山出现了鱼肚白,疲惫不堪的日军精神为之一振,因为它们的大婶休息了一晚,终于又重新升起来了。开始护佑神的子民。侥幸活下来的日军,又多活了一天!

尾高藏打开军用地图,辅在地上,几个参谋用手电将地图照得通亮。

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沿着弯弯曲曲的代表着大道的线条,从出发地一直升前延伸。这一夜,跑90多里。再前方30里便是朝鲜北部的重镇平壤。

尾高藏暗中叫苦,急行军一夜,付出了一千多条人命,才跑了90里啊。<>这样下去,要何时能能抵达汉城?

心中虽苦,尾高藏没有表露出来,而是面带笑容,下令道:“拿下平壤吃早饭!”

命令传下去,数万鬼子欢呼起来,天皇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因为所有的鬼子都认为,防卫空虚的平壤可以轻松拿下。但无论平壤是多么的空虚,毕竟是一个有着几十万人口的重镇啊。失而复得,大功一件。天皇陛下,一定会重重的奖赏他们的。眼前就有这么一桩,唾手可得的大功,谁不兴奋。

日军抖数精神,跑步前进,由于天色越来越亮,跑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30里的路途,仅花了一个半小时。

此时的平壤寂寞无声,就连一只早起的鸟儿都没有。安静得让人发渗。鬼子的先头部队,走在这样的街道上,有一种步入坟场的感觉。浑身上下不由自主的起了鸡皮疙瘩。

“这里是重镇平壤?”尾高藏看到这里的一切,既感到熟悉,又感觉很陌生。第119师团原本就是驻朝鲜师团,长年驻扎于此,对这里的一木一草都十分的熟悉,但是这样的景像太诡异了。

几十万人,都到哪去了?迁走了?不可能。才几天的时间啊,人生地不熟的义勇军哪有这么强的能耐?不是迁走了,那么就是躲了起来。尾高藏对这里的地形很熟,知道同江从平壤穿城而过,将平壤分成江北和江南两大部份。那些百姓很有可能躲到江南去了。

问题是,皇军来了,他们有必要躲吗?

难道长达三十年的同化教育,还没有让朝鲜人彻底变成皇民?

如果没有,这只能说明教育的失败。

尾高藏很郁闷的这样想着。<>

由于19师团曾经驻扎于此,所以既便没有长官的统一由布署,各部队也知道往哪里去。整个师团散开了去,抢占了江北各处要点。由于桥梁被毁,船只都被拉到了对岸去了,尽管同江不如鸭绿江般宽阔,但日军想要过江,也得花费一番脑筋了。

埋锅造饭,菜香弥漫的时候,散出去的各部队,陆陆续续的抓回来许多,来不及辙走,或者是根本不想走的朝鲜人。这些人被带到尾高藏那里问话。尾高藏见们个个长得圆脸短腿,带有明显的朝鲜族特征,又说着一口地道的朝鲜语,便亲切的招呼他们吃饭。这些人,大概是饿坏了,抓起饭就吃,根本不顾烫手。尾高藏等他们吃得差不多了,这才拍着他们的肩膀问话。

“良民的,哪里去了?”

“跑了。”

“跑哪了?”

“往山里。”

“海上。”

“江南。”

“义勇军暴徒的有?”

“有,有,有”

“多少人?”

“很多!”

“有哪些幡号?”

问到幡号,这些朝鲜人全都傻了,因为他们不识字啊。就算是识字,也不认得汉字,回答不上来。

尾高藏见他们只晓得吃,办不了事,气不打一边出,当即提着高筒皮鞋,踢翻了一个,然后命令士兵将这些人给带走。<>接着辅开地图研究起来。

从情报上来看,平壤应该是一座空城。就算是有义勇军,也只会是小股,而这些人竟然说有“很多”,很多是什么概念?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在他们的口中恐怕都是很多吧。那么摆在尾高藏面前的就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那就是义勇军有没有可能,偷偷的开了回来,然后在江对岸布下一个伏击圈,等到皇军半渡的时候,再击之。如果上了这个当,皇军的损失会很惨重。当然,这种可能性不高,因为义勇军正在全力攻打汉城,无法分出大量的部队。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假如义勇军抽出部份兵力,哪怕只有五千人,以义勇军的战斗力而言,都能给皇军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侦察。但是如何侦察呢?过不了江,所谓的侦察就只能靠飞机了。然而这一带的飞机连同机场都给破坏得干干净净,一架飞机也甭想找出来了。

伤脑筋啊!

尾高藏正在伤脑筋的时候,忽然人声鼎沸,枪声大作,呼啸的子弹从头顶的天空飞过。有士兵来报,说是在江边汲水的皇军遭到了攻击,死伤惨重。

尾高藏在几个警卫的掩护下,登上了江边的一座高楼,拿着望远镜仔摆了看了起来。

这一看不打紧,吓了尾高藏一跳。

只见江对岸,各家各户的窗子、房顶、拐角、堤岸,全都伸出了黑洞洞的枪口。这些枪口全都往这边喷着弹雨。江岸这一边挺着数以百计的皇军尸体和战马。

“果然有埋伏。”尾高藏暗中幸庆,没有急着过江,要不然损失的就不止这点人马了。然后命令通讯兵,向海军求援。

“必需在海军大炮的支援下,才能过江。”这是电报未尾的最后一句话。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