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以为是

土肥原贤二说道:“飞机侦察未能发现中队有大规模调动的痕迹。义勇军各部,黑龙江军各部,都在原位置驻扎。”

武藤信义快步走到地图面前,眯着两只小眼,盯着哈尔滨到牡丹江之间的铁路:“帝国航空兵,有没有轰炸这一段铁路?”

“没有。”

“原来如此!”武藤信义奸笑了几声,赞道:“支那人狡猾狡猾的!”

以土肥原贤二对中国的了解和对情报的掌握,他对嘉村发来的电报,感到莫明其妙。

义勇军游击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情报上清晰的显示,那是一支由土匪、流氓、农民、山民组成的乌合之众。

他们借助地利之便,打打伏击战也许还能让皇军吃一点亏,但要进攻重兵把守,工事坚固的大城市,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嘉村虽然在上次九一八的时候被陈晨吓破了胆,但现在陈晨已死,他还不至于害怕那些假的杀神吧?

他为什么求援?求援表明,他所受到的攻击异常猛烈。只有快扛不住了,才会求援。

土肥原曾经亲自去看过牡丹江的工事,那叫固若金汤。至少可以顶住十倍于已的敌军攻击。义勇军才多少人,怎么可能抽出六万以上的兵力围攻牡丹江?

如果不是情报有误,那就是嘉村慌报军情了。嘉村是帝国的将军,怎么会在这种时候乱说一气,难道他不害怕上帝事法庭?

听到武藤的笑声,土肥原贤二心中暗赞,到底是帝国名将,他总是比自己先一步想明白其中的玄机。

“司令官阁下,属下无能,未能看透,请指点。<>”

武藤信义说道:“此乃瞒天过海之计。支那人在一夜之间,用铁路将主力部队运到了牡丹江!”

“六七万人的调动,一夜的时间来得及吗?”

武藤信义摆着手道:“你忘记了,上次大破坏,义勇军游击队劫了我们多少列火车,如果准备充分,调度有序,完全可以实现。”

“但我们的飞机侦察没有发现义勇军进行调动,他们还在原地。”

“如果支那军脱下军服,而支那百姓穿上军服呢?”

土肥原贤二恍然大悟,用百姓穿士兵的服装,制造义勇军还在原地的假象,而便装的义勇军主力则化装成游击队,这就好解释游击队何以突然之间冒出这么多人了。

好一招瞒天过海的妙计啊,如果让其得逞,义勇军必将攻下牡丹江,然后从长白山任意一点出击,攻击他们的后方,使皇军陷于被动中。

“司令官阁下,我们是否立即支援牡丹江?”

武藤反问道:“调哪支部队去支援?”

土肥原道:“第8旅团距牡丹江最近”

武藤摇头,道:“义勇军里有懂兵法的人,他们不会考虑不到这一点的。从松花江前线到牡丹江需要翻过几座大山,义勇军可以任选一处埋伏。”

“如果第8旅团中伏,有被全歼的可能。而牡丹江城池坚固,工事完备,至少可以抵御一月以上。”

“我们”土肥原贤二想说见死不救,但最终没能说出来。<>

“进攻!”武藤信义突然提高了音量:“从嫩江到松花江全线进攻!”

“嗨!”

既然中队将主力拿去攻打牡丹江了,剩下的就是空架子,如果全线强攻,他们没有理由打不下来。

如果能占领龙江和滨江,即便丢了牡丹江也无关紧要。倘若能抢在牡丹江被拿下之前,做到这点,他们甚至可以挟胜利之威,从背后包抄义勇军主力。

到时候,义勇军只能选择退到苏联境内,否则将被全歼。

武藤的算盘打得不错,但他得到的情报并不准确。他不知道义勇军游击队一直在隐藏实力。

义勇军游击队早在春节前就实现了改组,经过半年的实战和训练,变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铁军,且兵力足有两万三千,相当于二个步师。

如果再加上村乡卫队、暴队队、铁道游击队,总兵力超过十万,相当于一个集团军了。

武藤一声令下,日军万炮齐鸣,从松花江到嫩江,五百公里的战线上,日军全线突击。

但是出乎武藤的预料,中国守军战斗力极为强悍,顽强的顶住了他们的进攻。一天下来,日军的伤亡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之数。

战况变得十分诡异起来,一方面39旅团请求救援的电报像雪片一样飞来。

情况越来越糟,先是外围防线被轰平,接着嘉村少将阵亡,中午时分,坚固的钢筋水泥堡垒群被重炮轰倒,到了后来,义勇军游击队竟然冲进了城里。

再然后,39旅团的求援电报成了歇斯底里的玉碎,为天皇陛下尽忠。<>

从这些电报上,武藤分明可以看到帝国勇士面对死亡时的恐惧。但是,义勇军哪来那么多的兵力,既守住两江防线,又围攻坚城?

除非苏联远东军参了进来。

武藤信义不愿面对这样的事实,如果说苏联人派几个军官来看看,倒是有可能的。这些军官暗中给义勇军帮帮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打死他都不想信,苏联会偷偷的派几万人潜入中国,然后化装义勇军。因为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

但事实又明摆着,而那地方,又靠着苏联,苏联远东军完全可以神不知的鬼不觉的偷偷过来。

武藤信义去电询问,游击队中有没有苏联人?39旅团的回电说,有白皮肤的狙击手。这让武藤信义发狂了,他当天就将事情汇报给了陆军部。陆军部通过外相,向苏联提交了严重抗议书。

斯大林成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先是向日本保证,苏联没有派一兵一卒进入中国。接着又说,远东方面军,有几个士兵,借休假之机,下落不明。可能进入中国东北。

日本人不相信苏联的解释,“休假”士兵的借口,反倒成了欲盖弥彰。从此日苏两国的“梁子”算是越积越深了。

外交方面事,不是一时半会能理清的。火烧眉毛的武藤信义,急中生智,他想起了刘铭在德国有关于“闪电战”的演讲。他集中了四个师团的所有坦克,再加上库存的坦克,总计一百辆,组成了一支坦克队,从松花江的上游,已被日军控制的吉林,突然杀出,直冲松花江的义勇军机械化师。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