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百五十五章 爱因斯坦

有了希特勒这挺舌头机关枪,处于内外交困中的德国总统兴登堡根本招架不住,没几分钟,就答应了与义勇军的合作计划。

得到了德国政府的同意,刘铭便开始忙碌起来。他先是在报纸上大做广告,到处宣扬黑龙江招工之事。条件给得十分的优越,义勇军负责他们的路费,工钱与德国一样,工作满五年,还可以在中国免费申请一套房子。

这么好的条件,别说那些失业的工人了,就连在职的工人都想去中国看看。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在德国引起了轰动。这几天连游行示威都没有了,工人们都忙着去报名。

刘铭要招一百万工人,可是报名来的却不计其数。这样他就变得挑剔起来了,年龄太大的不要,有病的不要,技术差的不要

这么大的工作量,刘铭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他委托德国政府帮忙办理。原先兴登堡对合作的事还不太乐意,但当他看到德国因为这个居然没有人举行游行示威了,心中大悦,忙上忙下,几乎成了刘铭的管家。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刘铭的话有所怀疑,许多工人担心拿不到钱,担心在战乱中的中国,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为了搞清中国的状况,凡是刊载有中国消息的德文报纸都被抢购一空。而精明的德国报界,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始有意识的多报导中国的事情。

特别是有关于黑龙江,有关于义勇军的事,个个都成了头版头条。当德国人发现,这位自称陈晨的人就是在七十二小时之内干掉三千日军的东方战神后,顿时信心大增。

一方面是市场有需求,另一方面是报纸的推波助澜,陈晨很快就成为德国,仍至整个欧洲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现在再想搞低调外交,已经做不到了,那干脆就高调进行。<>刘铭在忙着招工的同时,开始遍访德国名人。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爱因斯坦。

此时的爱因斯坦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相对论已经发表,他在物理学的三个方向都取得了令人睹目的成就。

作为科学泰斗,世界名人。想要挖走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位痴迷于物理学的老人,对政治和军事不感兴趣。

为了求得一见,刘铭玩了个小花样,他在拜贴上写了一句话:“假如人跟着光跑,会看到什么?”

这是著名的光速跑问题,也是爱因斯坦这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对爱因思坦,有着无穷的诱惑力,本来想拒绝接见刘铭的他,居然穿着拖鞋出来了。

爱因斯坦无视刘铭身上的一切,他脱口问道:“你们也在研究光速问题?”

刘铭见到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心里一阵激动,这可是他曾经的偶像。他们这些玩家进行的时空穿梭,从本源上讲,也来自相对论。

细细的打量着这位科学巨匠几分钟,刘铭想把他的样子永远记在心中。一头乱糟糟,爆炸式的卷发,如同一只狮子,中等身材裹着宽松的睡衣,脚上套着两只拖鞋。

刘铭来见爱因斯坦不光是因为崇拜,主要目的是把他挖到中国。纳粹上台后,身为犹太人的爱因斯坦遭到了迫害,不得不避居美国,结果让美国佬捡了个大便宜。

现在无论于公于私,刘铭都觉得他有必要改变爱因斯坦的命运走向。

听到爱因斯坦非常急切的询问自己问题,刘铭心中暗暗窃喜,鱼儿上钩了。不过他打算吊吊胃口。

于是,刘铭默不作声的走进了爱因斯坦的家,他将双手背在身后,似乎在欣赏这里的一切。<>

仆人上茶后,刘铭才坐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爱因斯坦一直亦步亦趋的跟着,他摩挲着双手,焦急的模样看得刘铭都想笑。

喝了茶,过了几分钟,刘铭这才说道:“在中国有四亿人,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多,尊敬的教授你想想看,如果其中有万分之一在思考这个问题,会有多少人?”

“四万。”爱因斯坦为这个数字所震惊,同时又想既然有那么多人在思考,那么他们一定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便急着问道:“你们有什么样的突破?”

“假如人能跟着光跑,他会看到尺子变短,时间变慢,人的生命将无限延长”刘铭开始极度无耻的剽窃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

用爱因斯坦的理论,在其本人面前摆显,还说得有模有样的,这事估计也就只有刘铭才干得出来。

很快,刘铭成功的唬住了爱因斯坦,并且撂下话:“除此之外,我们还找到了时间与速度的关系方程式”

“能写出来吗?”爱因斯坦像一个好奇宝宝。

“嗯,这是我国科学院的最高机密,请您愿谅,暂时不能告诉你。”

“科学是无国界的,你们为什么要保密?”爱因斯坦非常失望。

“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有国界。”刘铭笑着说道:“如果你能加入中国,就有机会看到了。”

爱因斯坦摇头道:“我不会离开我的祖国。<>”

“那就太遗憾了。”刘铭说道:“我们东方的学者都很希望,与你这位西方一流的科学家进行交流。教授阁下,中国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如果你在德国待不下去了,欢迎来中国。”

会晤到此为止,刘铭已经达到目的了。那棵好奇的种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在爱因斯坦的心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当他发现在德国待不下去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中国。

送走了刘铭,爱因斯坦惆怅苦恼,他嘟囔了一句:“神秘的东方啊,已经悄然站在了科学的前端,用不了多久就会震惊全世界。”

在回皇宫大酒店的路上,刘铭发现自己被人跟踪了。跟踪他的人脚步很轻,不易察觉,要不是他听觉敏锐,有过相关方面的训练,还真发现不了。

上车的时候,刘铭从反光镜中看到了跟踪他的人,这人身材矮小,皮肤呈黄色,带着典型的东方人特征。

回到酒店后,刘铭听到对方压低了嗓子,用日语跟同伙说了一句话。

刘铭心中一紧,日本人终于找上门来了。

这里是德国,不方便杀人。刘铭也不急着动手,他之所以用陈晨的身份出访,其目的就是吸引日本人的注意,从而缓解独立师的压力。

现在这个潜在的目的也达到了,应该高兴才是,静观其变吧。

回到住处,戈林已经等候多时。

戈林满脸堆笑,起身迎接道:“上次你说的关于闪电战的事,我在国防军上说了,许多将军对此十分感兴趣,想邀请你做一次演讲。另外,总统阁下要我通知你,用于预付工人的路费,不够用。”

戈林说的第一件事好办,但是关于经费的问题就让刘铭头疼了。苏联给的三千万美元贷款只能用于苏联,并且已经花完。

他现在用的钱都是从黑龙江带来的,本来就不多。而一百万人的大转移,所需的经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到哪去弄这么多钱?

戈林善于察言观色,他看出了刘铭的难处,笑道:“如果你答应去演讲,国防军将支付给你一万马克,同时,我党也将资助你十万马克。”

总共十一万马克,这对于刘铭需要的钱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但聊胜于无,他点头答应了,反正走一步看一步吧。

当戈林要走的时候,刘铭跟他说了被日本人跟踪的事。

“日本人竟然敢在这里兴奋作浪,耀武扬威。你等着,看我如何处理。”戈林听到这个事很愤怒。

“不必麻烦你们。我自己能应付得了。我说这事只是想跟你们提前打个招呼,如果哪天,你们发现死了很多日本人,不要声张就好。”刘铭淡淡的说道。

戈林顿时想到了陈晨一人屠敌三千的传说,他不由地为日本人捏了一把汗,道:“这些日本人自寻死路,嘿嘿,那我就等着看好戏了。”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