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九十九章 扑朔迷离

七个人对付几百个鬼子,显然是不可能的。尽管,陈晨在上次任务的时候,一人一刀宰杀日军三千。但其实有很多巧合和运气的成份,再加上鬼子疏于防范,这才让他捡了个大便宜。

真要正面冲突,陈晨也只有败逃。问题是现在他们没有退路,这里没有620团,没有义勇军,只要他们七人一退,数百乡亲都要遭秧。

这次小规模的战斗,他们缴获了二十八支三八步枪、一挺歪把子轻机枪、一支南部式手枪、一支盒子炮。

村民们对义勇军还有疑虑,没几个肯来当兵。不过,很快就不缺了。因为包括王麻子在内还活着的十八个伪军,全部留了下来。

这些伪军的加入,很具有戏剧性。刘铭苦口婆心磨了半天嘴皮子。从国际形式到爱国主义,从日本的狼子野心,到我们为什么贫穷,从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到义勇军的神勇无敌。

这些伪军顿时大开眼界,临了,还是想领路费回家。

为啥?

有担心家人安危的,有嫌危险的,有嫌没前途的种种理由,五花八门。

王麻子跳到桌子上,骂了一句,所有人都留了下来。

“妈了个巴子,都他娘的是瞎子、孬种、笨蛋!昨天陈司令为我们挡了一枪,你们都没看到吗?也不想一想,像这么好的长官,到哪去找?怕死是不?老子也怕死,但老子不想窝窝囊囊的死。”

“你们屁颠屁颠的回去了,日本人问他们的人咋没回来?你们怎么回答?日本人能饶得了你们吗?横竖是一死,不如和鬼子拼了。咱也能像那些大英雄一样,死得壮烈,你们咋就想不明白呢?”

伪军们听了觉得王麻子说的有理,反正他们回去也是死路一条,倒不如留下来。不仅如此,他们还互相监督着,生怕有人开小差,偷偷跑回去。

现在鬼子还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要是有人回去一说,鬼子还不活剐了他们的亲人?

到第三天,又有新的困难出现——枪不够用了。

不是因为枪少了,而是因为人多了。

刘铭充分发挥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开群众大会,演大戏,帮老百姓做事,发放抚恤金。再加上团结富农和地主的政策,放弃打土豪分田地的极端做法,实行减租减息,很快赢得了刁翎村群众的拥护。

地主富农减租减息,利益受损,还会拥护?

这就要看工作是怎么做的,话是怎么说的?

刘铭将地主富农召集起来,问道:“你们想不想多赚钱?”

那不用说,肯定都想啊,谁嫌钱多扎手。

“如果农民交不起租,付不起高昂的利息怎么办?”刘铭问道。

“天天上门逼债,实在不行,打断他的狗腿,剁了他的手。”地主富农嚷嚷着。

刘铭摇头道:“没有了手脚,欠债人只会更穷,更还不起你们的钱。最终你们的债,不但要不回来,还会讨得骂名。人要是急了,什么事做不出来?”

“即便不造反,也会上山当胡子,然后领着人和你们算总账。这样,就没人给你们做工了,更没人给你们种田了。你们自己又种不了那么多,最终落得一个人财两空。”

“那怎么办?”地主富农当中,相对读书识字的人多,知道刘铭说的都是实情。

刘铭道:“减租减息啊。让穷人种的田能养活自己,让欠债的人,能有机会重新生产,赚钱还债。这样穷人就不会跑了,也不会背井离乡出去躲债了。”

“他们会感激你们!无论是鬼子来了,还是胡子来了,乡里乡亲的,只要一声招呼,这些受恩的人,能不报答你们的恩惠吗?到那时,你们睡觉也能安稳,是不?”

地主富农们纷纷点头,大赞刘铭的办法好。

当谈到减多少的问题时,他们守财奴的本性又暴露出来了,最多只肯减两成。刘铭不和他们争辨,而是和他们算账。

怎么算,当然是算生活成本。

照现代工资学理论,人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个人生存所需。主要包括衣食住行。

个人发展所需。如读书识字,技能培训等等。

家庭生存和发展所需。人总是要死的,这就需要养育后代,而养育后代,最基本的单元就是家庭。

应对风险所需。人会生病,会出事故,有各种各样的保险。但在这里,没有保险,只能依靠存款,应对风险。这一项不可或缺,否则,一场小病就足以毁掉一个家庭。

娱乐所需。没有娱乐,人就没有动力。整天暗无天日的工作,谁受得了?非但不利于增加财富,反而会因为工作效率的降低,导致财富积累速度变慢。

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在这五个方面保证人民的生活,那这个社会就是良性的社会,就能健康发展。

将各种种样的成本加进来,再参照当时的平均物价指数,地主富农们终于发现,原来租金最多可以收三成,年利息最多可以收百分之十。

否则,就是杀鸡取卵,与人民为敌。

这些数字都是地主富农们自己算出来的结果,自然口服心服,爽快的去做了。

同时他们对义勇军,对刘铭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此新鲜的做法,他们闻所未闻啊,恐怕上过学堂的洋学生都不懂。

临走,刘铭又建议他们把家里的逃债死债,全都拿出来,当着村民的面烧了。

这倒不用刘铭多费口舌,他们自己就想通了。反正是收不回来的钱,烧了,自己没有损失,还能搏个好名声。

烧欠债,宣布减租减息的那一天,整个刁翎村的人男女老幼都来了,比过年还热闹。

大会开过,一百多个青壮年不愿离去,全都要求当兵。

刘铭从中挑选最精壮的三十余人,编入义勇军,由屠夫日日操练。剩下的人编入村卫队,他们不脱离生产,不领军饷,由雷老虎负责训练。

枪和人的问题解决了,剩下就是军费的问题。

村民们太苦了,一个千把人的村子,不可能养活四五十人的游击队。游击队并不指望村民们供应吃喝。好在陈晨他们背包中,有不少银元,加在一起,总计五千之多。

刘铭毫不客气的将这些银元都没收充公了,由他来管理,并规定以后每人每月发放一个银元,官兵一致。

刘铭的做法,给自己赢得了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好绰号:吝啬鬼!

一切准备就绪,陈晨放了王麻子回去,左等右等却不见他领着鬼子来。

龙将军问道:“你们放王麻子走时,有没有留个把柄?”

“什么把柄?”

龙将军说道:“效忠书啊,你们怎么办事的?”

刘铭脸色微变,暗骂自己还是太嫩了,连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没有效忠书,王麻子一到城里,翻脸不认人,然后再把这里的情况一五一十的报告给鬼子。

这必然会给游击队带来灭顶之灾,也许游击队还能上山,但是村民们可不行,一旦鬼子狗急跳墙,来个屠村

如果有效忠书就不用担心这些了,倘若王麻子变脸,只需将效忠书往鬼子手中一送,他就死定了。王麻子不笨,他不会不顾忌自己的小命。

陈晨解围道:“这样也好,到时候我一刀劈了王麻子,正好给张民兄弟报仇。”

众人正苦恼呢,侦察班的李啸冲了进来:“鬼子来了!”

“有多少?”

“几百个!”

“有多少挺机枪?”

“几挺,不是,十几挺。”

在组建游击队的过程中,最让人头痛的问题就是队员们的文化水平。这些人普遍是文盲,想让他们专业侦察:如摸清敌人数量、装备,是件根本不可能的事。

陈晨只好把头脑灵活一点的人编进侦察班,但这些不识字的侦察员口中,永远只有几个、几十、几百这样模糊字眼。

“我去看看!”

陈晨说着,人已到了门外,化作一溜残影,飞奔而去。

刘铭问龙将军:“龙大哥,你说王麻子是叛变了,还是照原计划去做的?”

龙将军想了一会,道:“我觉得前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倘若鬼子只是对付游击队,不会带这么多人来。”

“这个不好说。”刘铭皱了皱眉:“上次,鬼子一个班再加上两个班的伪军,总共三十多人,被我们打得全军覆没。如果我是鬼子指挥官,我会认为游击至少有一百人以上。对付一百人的游击队,我需要出动两到三百人。”

“当然,如果有可能,我会把所有的部队都带来,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围歼敌人。所以,现在出现几百个鬼子,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龙将军不以为然:“鬼子骄横惯了,根本就不把中国军队看在眼里,更何况我们这些游击队?他们对付有上千人的刁翎村,才来了三个班,有这种自负心态,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小心了?”

“你认为鬼子应该来多少?”刘铭反问道。

“两百人顶天了。”

刘铭苦笑起来,李啸报告的是几百人。两百人自然也在几百人的虚数范围内,这样一来,他们完全无法判断王麻子是否真的叛变了。

没有确切的情报,就不好制定相应的战术。

“我想北面也需加强侦察,小心鬼子两面夹击!”刘铭说道。

雷老虎起身:“我去。”

;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