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四十八章 料事如神

“有多少人?”陆机额头冒汗,昨夜不是完败日军吗?怎么还有这么多人?

日军仗着铁路的便利,可以快速从各处调集兵力,但整个关东军体系,也不过一万多人。为什么才几个小时,又多出这么多鬼子?

还有那些从城西来的大批警察又是怎么回事?难道少帅察觉了义勇军的成立,派人来剿灭?如果是这样,义勇军就危险了,要被人两面夹击啊!

和日军打仗,死了也光荣,要是和自己人打仗,那就死得冤枉啊。

报告情况的人,并没有受过专门的侦察训练,他口中只有“很多、大量”这样模糊的概念,没有人数、武器装备、敌军番号、指挥官等等俱体的内容。

他们一看有人来了,就急着报告给侦察连,再由侦察连报告给义勇军。陆机一问,他就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了。

陆机急得猛跺脚,下令,让他再探仔细。

陈晨仗着头脑中有整个九一八事变经过的事实,细细思考,这些日军可能是从哪来的,很快他就想明白了,笑了笑道:“那些警察必是省警务处处长黄显声,而日军则很可是从朝鲜调来的援兵。”

陆机疑惑:“你怎么知道?”

陈晨道:“在这危急时刻,能够将打散的警察集中起来,除了这位讲武堂的高材生,现在的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公安局长黄显声,还会有谁?”

“至于鬼子,关东军这几天元气大伤,日本能够这么快的调集部队,唯有驻朝鲜的师团,不会有别的了。”

“那这次增援过来的日军,有多少人?”

“大概一个师团。”

陆机寒毛竖了起来,日军一个标准编制的师团,有两万多人,轻重机枪六百挺,汽车一千辆,战马千匹,山炮上百门,装甲车几十辆。

为了打败关东军第二师团,他们基本上把老底掏光了。人员伤亡达到惊人的一万两千人。这还是利用了日军的麻痹大意,对我军不了解的情况下。

假如来一场正规的阵地战,义勇军三个师怕是连日军的一个联队都打不过。战斗力低下的问题,在昨夜面对一个日军大队时,已经暴露无遗。

所谓不打不相识,通过这几天的战斗,义勇军摸清了日军的虚实,恐怕日军也摸清了义勇军的虚实,以前的突发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已经不存在了。他们与一个师团的日军外加关东军残余战斗,有胜算吗?

陈晨看出了陆机的担忧,笑道:“我们还是有机会的。至少我们现在有五大胜利保障。”

一、本土作战,人民支持。

二、实战练兵,进步神速。

三、巷战迷宫,占尽地利。

四、接连大胜,士气高昂。

五、得道多助,又添强援。

“强援在哪?”

“那些警察啊!”

“难说。”陆机皱着眉头道:“如果我们不成立义勇军,或许黄显声会帮助我们,现在”

“黄显声是少帅的心腹,此人对少帅极为忠心。在没有弄清楚他的意图之前,还是要防备一点好。”

“陆参谋,你多虑了,黄显声此人忠义爱国,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是分得清轻重的。我相信他最忠诚的是我们的国家,而不是某个人。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在五四运动的时候,被北大给开除了。”

提到五四运动,陆机也是深有同感,当年那批爱国青年,包括他在内,构成了现在的抗战中坚。

凡是参加过那次游行的学生,全都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世界观、人生观都得到了升华。

“五四人”,是值得信任的一个特殊群体。

现在陆机还不知道,正因为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少年的锐气和勃勃生机,被定为所有青年人的节日。

陆机更不知道,历史上的义勇军是黄显声第一个创立的。而且黄显声也是第一个觉察到日军阴谋的人,也是打响东北人民抗战第一枪的民族英雄。

只不过,他率领警察在沈阳城内抗击日军的东北第一枪,已被陈晨率领的汽车队给消灭了,没有机会再次打响了。

陈晨道:“我们只需一人去联络他,晓之以民族大义,必能说服他,与我们一起共同抗战。”

“谁去合适。”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陈晨笑了笑。

“不行!”陆机盯着陈晨的眼睛,断然否决:“你是义勇军的总司令,是我军的灵魂所在,万一有个意外,对义勇军来说是很大的损失。搞不好,黄显声会扣押你,以此来命令我们!”

“这种可能性很大”陈晨也在思索着:“可是如果我不去,谁能说动他?”

“我去!”陆机道:“我和他经历相同,年龄相当,共同语言多。”

“有几分把握?”

“五五开。”

“不行!成功的机率太少了。”陈晨道:“在决定民族命运的时候,我们不能允许有失败。”

“司令,难道你去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也只有八成。”陈晨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只能据实说。

他认为自己比陆机把握大三成,则是因为他是一个未来人,知道历史的走向。

而且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虽说博而不纯,但放在现在,随便说出几个新鲜名词来,也能蒙倒一批人。

陈晨之所以能够被这么多人推崇,除了战功,靠的也是这些。

“那我们同去吧,你的八成加上我的五成,说不定就百分之百了。”陆机道。

“不可!”陈晨在这事上,没有给陆机以商量的余地:“万一我遇到意外,至少义勇军还有你主持大局。黄显声出于忌惮,也不敢拿我怎么样。要是我们一同沦为阶下囚,义勇军就散了,你我都有性命之忧。”

陆机听了也觉得有理,只得点头说:“那你多带些警卫,警卫团全都带上。”

“不用了,我此去是当说客,不是去打仗,带这么多人显得我没有胆量。还没有谈,就会被人家看贬了。”

陈晨站起来,豪气干云,大声道:“我今天就效法古代侠士,来一个单刀赴会!”

这时侦察连又有情报送来,他们的话证明了陈晨猜测。

陆机用崇拜的眼光看着陈晨,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军事素质惊人,战术惊人,战略谋划惊人,还能料事如神。

这样的全才,在历史上从没出现过,如果非得用历史上的人来比较,陈晨是第一猛将吕布、第一军师诸葛亮、第一预言大师袁天罡的混合体。

真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难倒他。

;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