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五回 豪格智斗多尔衮,八旗挥师山海关

?

第十五回豪格智斗多尔衮,八旗挥师山海关

“三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一只苍鹰迎着三月寒风昼夜不息三天三夜从燕京(北京飞到盛京(沈阳(约一千四百多里。这里十九年前还是大明王朝的沈阳,而今历经十九年的巨变成为后金和大清的都城,1634年皇太极将沈阳更名为“盛京”。原本由汉族的龙图腾统治的地域也更变为满族的鹰图腾,金色的巨龙被褐黑白相间色的苍鹰擒住了软肋。沈阳城楼上一面面金黄色底蕴镶龙大纛旗也被白底镶黑鹰大纛旗所替代,昔日辽东最为繁华的沈阳中卫已经黯然失色,大刀阔斧的政治变革为它蒙上了氤氲,强制性的军政合一、兵民合住使得原来人来人往的交易地和居民地一夜之间被成为八旗兵的驻地。昔日东顺城街、西顺城街、南顺城街、北顺城街自由商家迫于国仇家恨早已南下或暗中沉浮或被屠戮殆尽,面对失去经济根基的都城皇太极下令大学士希福强制将各地商家驱赶至此地经商,在八旗兵的挟持下提心吊胆地卖着一些农家必备商品,零零散散进驻的商家,其规模不足十来见方,偶尔与三三两两人群私下进行着买卖。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汉族人,尚未纳入汉八旗其生意也十有八(和谐九是充公之用,能保住这条命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荣幸。

那只长途飞翔的苍鹰已经晕头转向、精疲力竭,强大的意志力和背负的使命促使着它拼命地拍打翅膀,一阵凛冽的寒风吹过它最终还是跌落在盛京怀远门前。守备怀远门(明朝时为四门、后被清朝改制为八门,八旗各守一门的八名镶白旗士兵面对从天而降的本族神鸟不知所措,正遇查门值岗的正三品城守尉安巴额图珲,他见这只苍鹰前额、头顶、枕和头侧黑褐色,颈部羽基白色,眉纹白而具黑色羽干纹,脚系红色锦绳附带竹卷,一番思量过后猜想这只鹰当属鹰影训练的信鹰,意识到事情轻重缓急之后,安巴额图珲粗壮的大手急忙捧起奄奄一息的苍鹰,乌溜溜的眼珠射出凶狠的目光对八名镶白旗士兵道:“此事不可泄露一分一毫,违者磔杀之……”

“奴才等遵命……”一干守卫士兵诚惶诚恐地叩首回道。

安巴额图珲取下苍鹰脚上的竹卷,避开盛京皇宫直奔盛京西侧正阅阁……

自从1643年9月皇太极死后,身为皇太极长子的无论从地位还是血统无疑是最佳继承人。皇长子豪格亲自执掌正蓝旗,皇太极死后的亲信两黄旗为了保住优势地位极力拥戴豪格继位。可他一味地谦逊礼让致使政治对手多尔衮抓住空挡,多尔衮与两白旗的大臣坚决反对豪格继位,多尔衮打着自己继位的如意算盘,奈何两黄旗、两红旗和两蓝旗六大旗均极力反对,尤其是两黄旗。在双方僵持十多天后,为了避免军事冲突,最后以折中之法立皇太极年仅九岁的第九子福临为帝,拙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济尔哈朗名义上是豪格的支持者,可其本质是中立者,此番立储大战豪格惨败收场,为豪格日后的死埋下了伏笔。而雄心勃勃的多尔衮也踏上了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

如今偌大的盛京皇宫显得格外冷清,所有的政事均由皇宫西面正阅阁批阅,而正阅阁便是多尔衮摄政之地……

“诸位,此番急诏主议出兵之事……”正阅阁正堂内传出洪亮的声音,“和硕礼亲王如何看待此事?”

“老啰,该怎么弄你们这些后辈看着办,我就享享清福了结此生便罢!”群臣之中辈分最高的和硕礼亲王代善,位列正堂左侧紧紧蜷着双手,大口大口喝着热气,呆滞着目光说道。

“二哥怎说得这番糊涂之语?”正堂案桌的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起身脱下自己的紫金貂皮袍衣披在代善(努尔哈赤第二子肩上道,“大清的江山社稷还需要你着肩膀担着呢?”

“二哥戎马一生,也该享享清福了,这些事你和济尔哈朗商量……”代善披过紫金貂皮袍衣趔趄而起,无视一众大臣从多尔衮身旁一步一挪地走出了正阅阁……

“来人以九蟒金绣绸轿送和硕礼亲王回府。”多尔衮不假思索随即令道。

正阅阁外传进洪亮的“诺……”声

“和硕郑亲王、信义辅政叔王此事你有何看法?”和硕郑亲王兼信义辅政叔王的济尔哈朗早已是政治能手。在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豪格之争中虽名义向着豪格,但始终保持中立身份这也是豪格不能取胜的原因之一,而后他更以立福临为帝的建议一举平息了这场皇位之争,真可谓老谋深算!

“正月初(1644年书信大顺李自成部,试图合兵取明朝分利,奈何至今未回。二月末探马报大顺李自成已经攻陷山西大有取天下之势,如今探报未回依我之见还是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为妙!”和硕郑亲王、信义辅政叔王济尔哈朗身为当前大清地位仅次于多尔衮的人,多年隐藏的温和一面消散殆尽,毫无顾忌大大咧咧地言语道。

“奴才(乾隆以前,满族大臣和入旗的汉族大臣议政时自称奴才,中国人的奴才之风盛行与此不无关系,可曾记得鲁迅的文章?为了活命作这等卑躬屈膝的奴才之徒以为如今乃多事之秋,此番大顺东进直攻明廷,臣觉得明廷气数已尽必亡。而由盛京南下燕京需急行军也需十多天路程,此等天降之机遇不可错过,当早行打算否则为时已晚!”议政大臣范文程出列立身叩首奏议道,“臣奏议即日出兵……”

“老匹夫,你那贱内妻室还不够多铎小子玩的,今日居然敢大放厥词?”和硕肃亲王豪格知道前几日多尔衮亲弟弟镶白旗旗主多铎欺负汉族文臣之首的范文程,抢夺范文程之妻玩弄,故意借此挑起多尔衮与汉系文臣的矛盾。(那些说清朝民族平等的我就呵呵了,身为秘书院大学士、议政大臣、文臣之首的范文程什么地位老婆直接被多铎抢去玩,就罚了一千多两银子就没事了呵呵,可见其他汉系大臣更不消说

“嘿嘿,老匹夫你那贱内什么时候再借本旗主玩几天?”多铎(多铎满文含义:胎盘傻头傻脑未能理解豪格此言深意,一时兴起带着几分淫笑瞪着范文程道。

“你……你们……”如履薄冰的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面红耳赤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混账……”多尔衮厉声对多铎怒道,“前番一千多两银子还不够你长记性?还不快辉岳先生赔罪?”

多铎对大哥多尔衮的面子还是得给的,前番要不是多尔衮直接命令惩罚自己,多铎才不管其他人命令。多铎走到范文程面前,挡住了多尔衮的视线,单膝跪地阴着脸笑道:“辉岳还请恕本旗主冒犯之罪!”

范文程见此番场面哑巴吃黄连,打掉牙齿只能往肚子里吞,扶起多铎……

多铎擒住范文程的胳膊猛劲扭掐,低声奸笑道:“嘿嘿,你这老小子今儿晚让那贱货准备汤蠖等着本旗主……”

“咯咯嘣嘣……”范文程面色惨白,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投靠大清?真应了那句话“今日之果必有昨日之因,今日之因必有昨日之果……”

“奴才亦附奏即日挥兵南下,不可错过此等千载难逢之机……”没有任何官职(这时候没有任何官职终其一生被满清处处防范的前明朝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相当于现在国防部长兼任北京军区总司令、沈阳军区总司令洪承畴叩首道,“臣以为……”(明朝那么大的一个官职居然投了鞑靼满清而且什么官职都没有,被禁足在家,也许是贪生怕死,可曾经征战沙场,真不知道为何?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今消息未知岂能轻举妄动?尔等明朝降臣藏着什么祸心这番奏谏置八旗将士性命于何地?”和硕肃亲王豪格直接打断洪承畴的奏议对曾经没有支持自己继位保持中立态度的镶黄旗明降臣洪承畴好感不多,而今自己主议不出兵,其竟反对奏议。此番可以借机挑起明降臣和满八旗的矛盾,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贼子包藏祸心视我等八旗将士性命如草芥……”曾经支持豪格继位如今受到多尔衮打压的正黄旗索尼趁势欲激化众将士和明降臣的矛盾试图从中获利。

“是也,这等不忠不义、抛宗弃祖的贼子斩了也不足以泄愤!”也曾支持过豪格继位的镶白旗人图尔格煽风点火道。

一群曾经支持豪格继位而今被多尔衮打压的大臣将士纷纷起势……

“奴才鳌拜奏议斩了这等贼子……”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阴着脸看着多尔衮奏议道。

“奴才图赖附议……”正黄旗图赖奏议道。

曾经皇位之争的局面再现,曾经誓死拥护豪格更立下誓言“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的两黄旗手握实权将领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人纷纷集体奏议……

“这里是正阅阁的议事堂不是刀斧场,汝等都是大清臣子,谁若再分明朝降臣和大清之臣休怪我手中长剑不念旧情!”多尔衮见局势扩大几乎失控,踢凳而起撩剑削案道,“彦演,你既奏请即日挥兵南下可有理由?”

“奴才处敌朝久矣,其中事无巨细均熟知。如今大顺军以雷霆之势夺太原,破锁阴,奴才以为燕京之地难以有军队抵挡,唯有调动辽东铁骑。奴才以为当下山海关定是空虚,此番南下可拿下山海关坐收渔翁之利。故此奴才斗胆奏议即日南下以防错过良机!”洪承畴卑躬哈腰道。

“本摄政王以为应即日南下,诸位可有异议?”多尔衮怕事态恶化直接表明态度由大臣们商议,多尔衮以为如今南下见好就收不会吃亏,而且当下朝堂的矛盾尖锐急需一场战争来转移矛盾。

“我不赞同仓促出兵,待探报消息再议!”与多尔衮一同辅政的和硕郑亲王、信义辅政叔王济尔哈朗没有理由给多尔衮面子,而且他认为这番仓促用兵确实风险过大。

“我豪格也不认同出兵!”和硕肃亲王豪格也否议。

一群大臣集体否议,正阅阁议事堂陷入一片沉寂……

“报……报……正三品城守尉安巴额图珲有急事求见……”正阅阁议事堂门口守卫士兵禀报道。

“传……”

正三品城守尉安巴额图珲低着头蹑手蹑脚地踏入只有重臣才能进来的议事堂,跪在地上道,“奴才与怀远门职守,恰遇信鹰猝死坠落,这是信鹰脚上的竹卷……”

“呈上来!”堂内两侧的侍卫将竹卷递于多尔衮。

多尔衮拆开特质密封的竹筒,取出竹卷快速阅览,情不自禁大笑连声叫好道:“好!好!好!鹰影来报明廷亡了,即日各旗人马迅速集结明日挥师南下!”

每朝每代内部矛盾激化的一定程度,最佳的解决之道便是战争转移内部矛盾。无论是谁都在这一个利益链条之上,帝国内部的大火只能用来燃烧他国的领土,不能毁灭自己,这是任何一个执政者、大臣都明白的道理。

“奴才等恭贺摄政王天降福瑞!”一干重臣听闻这个惊天动地的消息无不激动万分,摩拳擦掌准备挥师南下建功立业……

1644年四月四日范文程、洪承畴力奏挥师南下,四月九日多尔衮再三考虑决定采纳二人意见,率领满蒙汉八旗十多万人马挥师南下(备注此刻并不知道明朝灭亡,只是知道大顺李自成拿下山西威胁北京,故此多尔衮猜测明朝亡不久矣吴三桂很可能被调回防山海关空虚,而此行路线可以看出直接挥师山海关,史书记载多尔衮知道明廷灭亡是吴三桂借兵时提及的。,此刻的多尔衮和清廷和以往别无区别只是一心南下并无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此行能够取得多少硕果谁也不能知?谁也不能晓?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