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八章 江州之变

正当众人移步饭厅的时候,鲁王殿下的一名侍从神色匆匆的冲到了众人之前,扑通一声便跪在了鲁王的身前。

望着他那副神色,鲁王本能地感觉到了什么,皱着眉头,疑惑问道,“出什么事了?”

“回禀殿下,大事不妙,方才从兵部得到的消息,江州,江州反了!”

鲁王闻言一惊,整个人都呆住了,低声喃喃自语。

“不可能,不该啊。”

谢易震惊之余,不免纳闷,于是问道,“不过是三年之前的水患了,怎么会在此时反了?”

莫说是他,其余人也皆是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唯有沈云朝,他站在最后,神色平静,毫不惊讶,更不疑惑,似乎一切他以料到的样子。

望着鲁王等人匆匆赶往皇宫的背影,沈云朝轻咳了几声,脸上涌起了一抹宛如醉酒后的嫣红。

“庄主!?”

肖笑随即向前一步,虚虚的扶住沈云朝的手臂,不住的上下打量着沈云朝,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沈云朝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只见他虚喘了几下,缓过劲来,轻声道

“现在,就看陆桓的了。”

“啊?”

“江州毗邻岭南,苏杭,富庶之余多有异族,更何况,现如今朝中的王氏谢家如此鼎盛,当初不也是自江南起家,如此就更给了他们兵变的野心,再加上民怨,江南的战况,恐怕不妙了,碍于西北增兵,朝中必会派人恩威并济,争取和平解决,轻易不动兵戈,这就是一个绝妙的机会,让那些幕后的走上明台。”

正如沈云朝所言,自江州兵变后不到半月,江州叛军士气越来越高,连下三城,守城军尽皆溃败,无奈退至抚州死守,急发书信向建康求援。

数日后,暂领江南总指挥权的守城大将杨煊,战死沙场,近十万贼军攻破抚州,占领直通建康的甘南驰道,军情全线告急。

“混账!”

大周天子周扶远将战报重重的砸在地上,可以说他戎马一生,征战半生,还从没有被人打到自家的门口!甘南驰道被占,也就意味着叛军只需三日夜行军便可以直达建康。

一直以来,周扶远都格外注重对江南地区的安抚,不单是因为江南地区物产丰饶,还因为江南是建康的屏障。

周扶远万万没想到,最先出问题的不是西北,而是江南。

这场内乱来的是如此的之快,先前毫无征兆可言,猛地一下就暴露出了大周最致命的弱点,立国太新,各地区对大周的归属心不够强,战乱初平,旧国问题显著。

“陛下,还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早些离都!”

朝中的官员跪了大半,多半是些世家子弟,周扶远当下一听,只觉得一股郁气直冲脑门,他怒吼道

“你们说什么!仗还没打,朕就要临阵脱逃了!?朕一辈子都没有这么窝囊过!简直一派胡言!胡言!”

大周天子又惊又怒,一口气没上来,竟昏厥于朝上,这使得大周的更是上了一个档次。

平日里看似秋毫无犯的皇子们,以鲁王周定礼为首,渐渐开始了对赵王周定樘的打压,纷纷向其发难,赵王是忙得焦头烂额、疲于应付,哪里还顾得上打仗的事情。

此刻的大周,诚可谓是内忧外患,大周天子昏厥,难以理朝,众皇子夺嫡之争愈发激烈,兼之江南叛军虎视眈眈,早些年已安抚妥善的西北一带,更是渐渐变得不稳起来。

本以为叛军会趁机长驱直入,谁料忽然之间,士气高昂的叛军变得恍若一滩死水般的安静,这倒是给了焦头烂额的大周一个喘息的机会。

成德二十一年三月初一,大周天子昏迷在龙榻之余,下诏令丞相晏平江、御史大夫晏何钦,会同六部、九卿,选定平叛将军,择日出兵平乱。

无论对众皇子还是对端王而言,这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皇上病危,又无太子,龙椅更迭,似乎近在眼前,这样的一个泼天的军功无疑是一大助力,可是现在,以军功封王的楚王正在建康,这就意味着,一旦楚王得到这个机会,一举得胜,那皇位就会落入他的手上。

几乎是诏令下来的当天夜里,所有的皇子王孙都不约而同的决定,要暂时摒弃前嫌,一致将楚王排除在平叛的将领的名单上。

所以一早的朝会上,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众位王爷众口一词的反对楚王出征,理由更是千奇百怪,最后领兵的人选难定,只好先说另一个严肃的问题。

粮草!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现在的大周被占了甘南驰道,少了鱼米之乡的江南米粮,军中的粮草不足,何谈出征?

有人当即便提出要世家捐粮,然后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大殿上的世家官员与寒门清流顿时就吵了起来。

一方骂着,世家子弟,膏梁纨袴,决疣溃痈,玩弄权术,另一方,就骂蚁羶鼠腐,趋炎附势,上不了台面的泥腿子。

正当众人吵的是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一名站在世家队伍中,却始终没说一句话的青衣小官,淡淡的插了一句

“何须这样吵闹,筹粮的话,最近建康城中不是来了一个天下首富吗。”

他话音一落,顿时大殿里静的落针可闻,众官皆看向说话的方向。

这个青袍的年轻官员生的极好,丰神秀逸,漆黑的双眸神采奕奕,站在那里身姿挺拔,自成一景。最奇异的还数他露在官帽之外的头发,漆黑的青丝中偏偏夹杂着一缕白发,格外的引人注目。

这个人是王家的人,而且还是由皇后亲自举荐任官,虽然只是小小的七品官,但是在中书省任中书舍人,整日伴在皇帝左右,日后一旦升任中书侍郎,地位就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周扶远盛怒之下,曾下令免了王家三品以上的官来上早朝,所以现在这偌大的太极殿,王家的官员倒是只剩了他一个。(其余官低的也都多半有爵位在身,无法上朝。)

晏平江缕着胡须,略带探究的看着他,缓缓说道

“王陌,你可知此次军粮所需数量极大,那位沈庄主未必会借。”

一直以来,晏平江等老一辈的官员,看沈云朝都是带着西北的,在他们看来沈云朝的所为,皆会与西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找沈云朝借粮,无疑就是向西北自曝短处,在现在这样一个情势下,决计是不明智的一个行为。

王陌的反应很平淡,只见他笑了笑说道

“沈庄主的生意,江南地区也多有分布,江南起了战火,对于他来说可是一点好处都无,何不朝廷许之与虚名,换得他的帮助相必也非什么难事,最重要的是,大家可以不必再吵,然后共同商讨退敌之策了。”

“那你觉得,派何人前去游说合适。”

“大理寺少卿,谢易,谢大人。”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