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20章 武术

我就想试一试

谢怀礼在信中说,若是一路顺利,或许能赶上妹妹的生辰。

谢凌云巴巴盼着,直到十月初九傍晚,谢怀礼才堪堪赶到。甫一见到父母,他便拜了下去。

薛氏自收到儿子的信起,就紧张期待,只盼能早日母子相见。如今儿子出现在她面前,她悲喜交加,唯恐仍在梦中。好一会儿,她才伸手拉起儿子,尚未开口,已泪如雨下。

谢怀礼顺势站起,本要宽慰母亲,却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母亲离京时,他六岁有余,许多事情自是记得:“孩儿不孝,十多年来未能承欢膝下”

薛氏摇头:“这哪里能怪到你头上去?”

谢律咳了一声,插口道:“礼儿不必自责,你在你祖父身边,也算是替父尽孝。今日咱们一家团聚,且不必提那些旧事”

“是,我儿一路奔波,想必早就饿了。娘让人带你休息一会儿,再给你准备些吃的”薛氏收敛了戚容,命人自去忙活。

谢凌云在一旁看着,觑着空,才上前厮见:“哥哥。”她打量着他,这个哥哥挺好看的,身形修长,眉目清俊。

谢怀礼一怔,颔首笑道:“妹妹。”顿了一顿,他试探着伸出手去,轻轻摸了摸妹妹的发顶,又很快收回手去,笑道:“是了,今日是你的生辰,还好我及时赶到了。哥哥给你带了礼物。待会儿打开箱子好好看看。”

老实说,谢凌云对礼物的兴趣不大,比起礼物,她更想对这个哥哥多点了解。她兴致勃勃地听父母与兄长说话,想象着哥哥在京城中的时光。

薛氏吩咐厨房做了一桌菜为儿子接风洗尘,她不无歉意地说:“娘不知道是否合你的口味”

谢怀礼笑笑:“合我的口味,我爱吃。”

薛氏莞尔一笑,眼中泪光闪烁。

因着谢怀礼的到来,这夜谢家齐聚一堂,同桌而食。见他们母慈子孝,一派和乐,谢怀信不由得撇了撇嘴:他们母子团聚,他姨娘可还在西跨院待着呢。这般热闹,还记得昨日绝食的萱儿么?

他就知道,没人真把他们娘仨放心上。

瞧一眼妹妹,见她正盯着谢怀礼。他冷哼一声,有什么可瞧的?

注意到谢怀信的目光,谢萱默默垂下了头,心下叹息,她哥哥还是与谢怀礼相差甚远。她也曾努力劝诫,也请父亲延请名师,可是,怀信也只是比那一世稍微好了一点。

或许他脱胎换骨,功成名就只是她的梦。

谢萱心事重重,多饮了两杯酒,很快醉意袭来,告罪离去。

她走后,其余人等仍在继续。薛氏对儿子有说不完的话,恨不能立时将这十多年补回来。但终究是心疼儿子奔波不易,让儿子去休息了。

夜里,谢律看着妻子微红的眼角,笑道:“要真舍不得他,就叫他留下吧。”

薛氏横了他一眼,慢悠悠道:“我倒是想。可老爷子老太太能同意么?心肝儿一般养大,又刚定了亲”

“也是。”谢律讪笑,当初他刚被贬到绥阳时,原是要携妻小一同前往的,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琬琬来绥阳时,也没能将礼儿带来。

猛地想起萱儿的话,他张口说道:“别怕,咱们很快就能回京了。到时候一家团聚,再也不分开。”

薛氏一怔,诧异地看着丈夫。上个月他不还说再也回不去了么?这才多久,就如此笃定说能回京?她没接他的话,只试探着道:“说起来,我想着要不这回,我随礼儿一同回京吧”

“你说什么?”谢律霍的站起,沉着脸,“又在胡说了!我在这里,你能去哪里?”他火气上涌,伴随着酒意,声音低沉:“你先歇着。”言毕,拂袖离去。

他不能多待,他怕他多待一刻就会想起那些陈年旧事。他的妻子,委实让他失望。他今日的好兴致给妻子那番话浇得干干净净。

这一夜,他宿在了书房。

次日,谢律使人请了孙万斗过来,满脸歉意,言辞恳切,说是长子从京城来,他才知道父亲在京城给孙女已经定了婚约,跟孙家的婚事只能作罢。好在孙家与谢家也只是交换了庚贴,知晓两家正在议亲的人也不算很多。此举对两家不会有太大影响。

孙万斗呆愣愣的,疑心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上回不是很干脆地同意了么?他还以为请他来,是商议儿女婚事的。原来是要毁约的?!

对方长久不应,谢律便有些不喜。他肃了脸色,说道:“此事就此作罢,本官不想听到有任何不好的传言!”他笑了一笑,端起了茶杯,浅啜一口,悠然说道:“孙员外是聪明人,想来不会去做蠢事。”

孙万斗的脸色瞬间变得灰白,心里想的却是,回家以后可怎么跟儿子说?

孙九郎以为婚事能成,喜不自胜,十分上进,还说要考取功名,以期能与县令家的小姐相配。

要是突然告诉他,这婚事不能成了,也不知他会怎样。

谢律定睛细看,发现那个单薄的身影竟是冯姨娘。

“月亮娘娘保佑,太太平安生下一个小少爷来,母子平安。信女冯海棠情愿茹素十年,请月亮娘娘保佑”冯姨娘的声音不大不小,一字一字传入他的耳中,给他身上增添了丝暖意。

这冯姨娘名叫海棠,原本是谢律的母亲身边的丫鬟。五年前,谢律被贬到绥阳做县令。老太太便将两个丫鬟海棠和芙蓉给了儿子,就是谢律身边的冯姨娘和岳姨娘。

谢律自忖不是个贪花好色的,不过是长者所赐,不便推辞罢了。好在这两个姨娘都颇对得起她们的名字,俱长了一副如花容貌。他对她们都还满意。

当时他长子谢怀礼不足三岁,聪明伶俐,被老爷子老太太留在了京中。他妻子薛氏只得留在京城,上奉父母,下教幼子。

他身边也不能没有人,是不是?

五年间,冯姨娘为他生下了次子谢怀信、长女谢萱;岳姨娘为他生下了次女谢蕙。这两人照顾他饮食起居分外用心。但到底是婢女出身,掌不了事,也无法与其他官员内眷往来应酬,让人遗憾。

去年年初,谢律再次修书回京,说明自己的难处,又遣人去接妻儿。

老爷子老太太心疼儿子,更心疼孙子。两人一合计,决定亲自教养孙子,只让薛氏去了绥阳。

有道是,小别胜新婚,更何况妻子薛氏美貌动人,温婉大方。谢律自妻子到来后,与其举案齐眉,夫妻恩爱,不免冷落了两个小妾。

谢律原以为女人善妒,却不想冯姨娘竟然默默地对月祈祷,希望太太薛氏平安生产。——或许冯姨娘此举确有讨好他之意,但不能否认此刻他心里很熨贴。

冯姨娘专注祈祷,并没有注意到谢律的到来,还是谢律咳嗽了一声,她才发觉。月光下,她身形微微一颤,动作优美,站起身来,慢慢看向谢律。

“老爷”冯姨娘声音娇柔,衣裙淡雅,竟比平时多了些动人的风致。

谢律温和地道:“更深露重,别站在院子里啦。走,随我一起去看看太太吧!”

话音刚落,就听见产房那边一阵喧闹。

谢律心里一紧,想到正在生产的妻子,也不管冯姨娘了,快步向产房走去。

薛氏生了,是个女婴。

谢律倒还罢了,冯姨娘却是心情复杂。萱儿猜中了,太太这回会生个女儿,有惊无险。回想起萱儿的话,她暗暗叹了口气。

谢律不再关注冯姨娘,待产房收拾干净,他就去看了妻子和新出生的女儿。

薛氏苍白的面色勾起了谢律心里的怜惜,他握着妻子的手,深情地道:“琬琬,辛苦你了。”

良久之后,他才看向他的三女儿。这个女儿不足月而生,红通通,皱巴巴,还没睁开眼睛,跟他玉雪可爱的长女谢萱相差太远,当然也不及次女谢蕙。

他瞧了一会儿,道:“咱们的女儿就叫阿芸吧。”

薛氏只嗯了一声。

谢律看妻子兴致不高,知道她是累了,略坐一坐,就起身离去。他脑海中闪过冯姨娘对月而拜的身形,想去看一看她。转念一想,罢了,时候不早了,想必海棠也已经歇下了,明日再说吧。

而此刻,西跨院,冯姨娘房内的灯还亮着。

四岁的谢萱脸上有着与她年纪不符的沉稳:“姨娘不必担心,万事都有我和哥哥呢。”

“萱儿是怎么知道太太会生个丫头?你再跟娘说说菩萨跟你托梦的事儿呗”冯姨娘笑道。

谢萱却板起了脸:“姨娘慎言!菩萨的事岂是能胡乱说的?”

见冯姨娘脸色不好,谢萱神情略微缓和了些:“时候不早了,姨娘早些歇着吧。”

冯姨娘讪讪地应了。自半年前萱儿病好后,就再也没叫过她娘,只肯叫她姨娘。她觉得刺耳得慌。可是她又不能说萱儿错了,她知道这是规矩。何况,萱儿还得了菩萨的指点呢。

夜里,冯姨娘暗暗感激老天,天神菩萨保佑,太太以后专生女儿,不生儿子。老爷身边只有怀信这一个儿子,还能不用心教养?

她越想越开心,仿佛看到了多年以后,怀信做了大官,她跟着享福的画面

——————————————————————————————————

谢凌云不大清楚她现在是什么情况。

师父刚一过世,大师兄和二师兄就为掌门之位大打出手。

小师叔神情严肃,唤谢凌云过去,说是有话要说。

谢凌云忙恭敬施礼:“师叔请讲。”

她低着头,没看见师叔的动作。自幼习武的她听力极佳,听到掌风呼啸而至,下意识躲避。可惜身体被掌风笼罩,她躲避不及,被师叔一掌击在了头顶百会穴。

百会穴是人体死穴,也是她命门所在。师叔内力深厚,一掌就让她身体剧痛,意识全无。

可是好奇怪,师叔这一掌,竟然没打死她。

她还活着吧?虽然眼睛睁不开,浑身无力,又动弹不得。但她能感觉到周围有人,只是她看不见,听不清。她想张嘴呼叫,却只能发出极其微弱的啊啊声。她试着感受内力,以失败告终。

她内心惶恐,她是成了废人么?成了废人,还不如死掉。

“死”这个念头刚涌出,她脑海里就浮现出师父慈祥的面容。从小到大,师父都很疼她,还曾戏言要把掌门之位传给她。然而,师父刚死,她就成了这个样子。把她害成这样的,是她敬重有加的小师叔。

她茫然而又凄凉,为什么呢?小师叔不是很疼爱她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师叔特意给她留口气,是不是不想她死?

她越想越头痛,不多时意识一片模糊。

就这样时而清醒,时而模糊,浑浑噩噩,不知过了多久。慢慢的,谢凌云能睁开眼睛,微微能看到光线,也隐隐能辨清声响。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处境,甚至推翻了原本的想法。

她不是成了废人,而是变成了一个婴孩。——她死了,又重新投胎了,只是不知道什么缘故,竟然还保留着上辈子的记忆。

她记得她学的所有武功心法,也记得师叔一掌拍死了她。

从小师父就告诉她,不可以武力欺人,但也不能白白被人欺负。师叔夺了她一条命,终有一天,她也要夺回来。

不过,报仇之事至少要等二十年。她现在还是个奶娃娃呢。

这真是件令人沮丧的事情。她安慰自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情况特殊,二十年也算是正常。

更让人沮丧的是,她默念武功心法,没多久就会不受控制地睡过去。

呃,她无法控制的还有很多

好在一天天过去,她的视力终于恢复了正常,也看清了这辈子父母的长相。

她的父亲不足三十,浓眉大眼,面相正派。母亲是个很美貌的妇人,说话轻轻柔柔,看她的眼神温柔极了。

谢凌云上辈子是弃婴,对亲生父母毫无印象。这辈子得老天厚爱,父母双全,待她和善。

他们也叫她阿云,跟师父一样。

婴孩的生活,无聊枯燥。谢凌云一天一天数着,期待着早日长大,练功、报仇。之后,或云游四海,或壮大天辰派,她会好好孝敬父母,与其共享天伦之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发现,有很多事情跟她想的不大一样

县令谢律眉头紧皱,在不大的厅堂踱来踱去。

产婆进去两个时辰了,还没有好消息传来。——这不是妻子薛氏的第一次生产,原本他也不必担心的。只是这一回妻子提前发作,不由得他不担心。

他心里焦虑,大步出了厅堂。男人不能进产房,他守在产房外也好。

从厅堂到产房距离不远,谢律走得很快,也没叫小厮跟着。他刚过半月门,就看见院子里跪着一个人。

谢律定睛细看,发现那个单薄的身影竟是冯姨娘。

“月亮娘娘保佑,太太平安生下一个小少爷来,母子平安。信女冯海棠情愿茹素十年,请月亮娘娘保佑”冯姨娘的声音不大不小,一字一字传入他的耳中,给他身上增添了丝暖意。

这冯姨娘名叫海棠,原本是谢律的母亲身边的丫鬟。五年前,谢律被贬到绥阳做县令。老太太便将两个丫鬟海棠和芙蓉给了儿子,就是谢律身边的冯姨娘和岳姨娘。

谢律自忖不是个贪花好色的,不过是长者所赐,不便推辞罢了。好在这两个姨娘都颇对得起她们的名字,俱长了一副如花容貌。他对她们都还满意。

当时他长子谢怀礼不足三岁,聪明伶俐,被老爷子老太太留在了京中。他妻子薛氏只得留在京城,上奉父母,下教幼子。

他身边也不能没有人,是不是?

五年间,冯姨娘为他生下了次子谢怀信、长女谢萱;岳姨娘为他生下了次女谢蕙。这两人照顾他饮食起居分外用心。但到底是婢女出身,掌不了事,也无法与其他官员内眷往来应酬,让人遗憾。

去年年初,谢律再次修书回京,说明自己的难处,又遣人去接妻儿。

老爷子老太太心疼儿子,更心疼孙子。两人一合计,决定亲自教养孙子,只让薛氏去了绥阳。

有道是,小别胜新婚,更何况妻子薛氏美貌动人,温婉大方。谢律自妻子到来后,与其举案齐眉,夫妻恩爱,不免冷落了两个小妾。

谢律原以为女人善妒,却不想冯姨娘竟然默默地对月祈祷,希望太太薛氏平安生产。——或许冯姨娘此举确有讨好他之意,但不能否认此刻他心里很熨贴。

冯姨娘专注祈祷,并没有注意到谢律的到来,还是谢律咳嗽了一声,她才发觉。月光下,她身形微微一颤,动作优美,站起身来,慢慢看向谢律。

“老爷”冯姨娘声音娇柔,衣裙淡雅,竟比平时多了些动人的风致。

谢律温和地道:“更深露重,别站在院子里啦。走,随我一起去看看太太吧!”

话音刚落,就听见产房那边一阵喧闹。

谢律心里一紧,想到正在生产的妻子,也不管冯姨娘了,快步向产房走去。

薛氏生了,是个女婴。

谢律倒还罢了,冯姨娘却是心情复杂。萱儿猜中了,太太这回会生个女儿,有惊无险。回想起萱儿的话,她暗暗叹了口气。

谢律不再关注冯姨娘,待产房收拾干净,他就去看了妻子和新出生的女儿。

薛氏苍白的面色勾起了谢律心里的怜惜,他握着妻子的手,深情地道:“琬琬,辛苦你了。”

良久之后,他才看向他的三女儿。这个女儿不足月而生,红通通,皱巴巴,还没睁开眼睛,跟他玉雪可爱的长女谢萱相差太远,当然也不及次女谢蕙。

他瞧了一会儿,道:“咱们的女儿就叫阿芸吧。”

薛氏只嗯了一声。

谢律看妻子兴致不高,知道她是累了,略坐一坐,就起身离去。他脑海中闪过冯姨娘对月而拜的身形,想去看一看她。转念一想,罢了,时候不早了,想必海棠也已经歇下了,明日再说吧。

而此刻,西跨院,冯姨娘房内的灯还亮着。

四岁的谢萱脸上有着与她年纪不符的沉稳:“姨娘不必担心,万事都有我和哥哥呢。”

“萱儿是怎么知道太太会生个丫头?你再跟娘说说菩萨跟你托梦的事儿呗”冯姨娘笑道。

谢萱却板起了脸:“姨娘慎言!菩萨的事岂是能胡乱说的?”

见冯姨娘脸色不好,谢萱神情略微缓和了些:“时候不早了,姨娘早些歇着吧。”

冯姨娘讪讪地应了。自半年前萱儿病好后,就再也没叫过她娘,只肯叫她姨娘。她觉得刺耳得慌。可是她又不能说萱儿错了,她知道这是规矩。何况,萱儿还得了菩萨的指点呢。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