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六十一 临江仙

但此时在赵佶眼里,许宣的身份已由不得自己。

赵佶欣喜的说到:“朕何其幸运,有神算子指点迷津,危难时又有无极明尊的化身许仙长从天而降。”

久未开口的‘中华球王’高俅见缝插针:“都是吾皇圣明,所以这些仙家们才愿意下凡辅佐。”

李纲也不得不跟着高呼‘皇上圣明’。赵佶忙摆手到:“不不,在仙长面前,朕又有何圣明。”说罢又试探的看着许宣:“朕一心向仙,此事尽人皆知,仙长既是随天道而生,还请仙长指点,早日度我超脱生死。”

玛德,赖布衣的名声怎么会流传千古的?说什么无极明尊乃是随天道而生,只有天子圣明或者虔诚,天道才会降下无极明尊。赵佶是圣明天子?如果真的虔诚一心向仙,为何不舍了皇帝之位拜名师静修?不过是为了活久一点,享受这花花日子而已。

想不到他想做神仙想成这样子,就凭着赖布衣三言两语就如此的信任自己,看着样子若不是有他人在场,估计都能跪下拜自己为师。既然是这样,就跟他掰扯掰扯吧。

不过有赖布衣神算在面前,许宣不由得有些谦虚谨慎:“赖大人面前山人焉敢班门弄斧。”

赵佶摆手急到:“无妨,无妨,赖卿家只对神算预知一途有道行,对于修行之事知之甚少。”赖布衣跟着执礼到:“还请无极明尊不吝赐教。”

无极明尊这个名号,我是没承认的。不过为了将来,我还是说说吧。

许宣微微点头,说到:“既是如此,山人便当仁不让了。”

自上次见过赵佶之后,许宣便在心中盘算过了。林灵素虽然没教过什么理论,即便教了也用不上,主要是怕发觉和他的关系。所以,摩尼教的东西便派上用场了。

现在赖布衣又说自己是无极明尊,那便暂借一下这个名头吧。

眼见几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许宣缓缓说到:“山人一生修行,还从未拜师,只是幼时开蒙后脑海中常有几句经文徘徊,既然皇上有旨,山人便说出来大家鉴赏一下。”

赵佶有些急不可耐:“仙长快说,快说。”

许宣心中暗笑,将摩尼教授的《光明经》背诵出来: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处

几人听得有些摸不着头脑,而赖布衣却是眼睛一亮,似笑非笑的看着许宣。

许宣此时只管取悦赵佶,至于赖布衣,以后碰面再说。

眼见他们听不懂,许宣有些慌神了。

其实他自己也搞不清这经文是什么意思,但现造不出什么经典,只好拿来先用用了。

为了避免赵佶询问,许宣心念急转之下说到:“其实修行一途,修的乃是心。这段经文十数年来一直萦绕山人心头,山人愿将一点心得与诸位共享。”

赵佶仍是迫不及待:“仙长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许宣轻笑一下,缓缓说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此乃是前生许宣最喜欢的一阙词,明代大才子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词句虽苍凉悲壮,但营造的气氛却是淡泊宁静,深含人生哲理。

正好用在此处,让赵佶好好思考下。虽然和《光明经》蕴含的意思驴唇不对马嘴,但谁又搞得清楚《光明经》真正的含义呢。

对了,还得叮嘱一下他们,别把这词给透露出去了,不然就这么被自己盗版了,几百年后的杨慎不是亏死。

此时李纲陷入沉思,品位着词句的意思不住点头。

赵佶做皇帝不行,才艺方面可是不错的,虽然终日的花酒有些费神,但也悟出了点东西,微眯着眼继续沉思。

而高俅只是茫然的瞪大眼睛看着赵佶,除了取悦赵佶,其他的什么东西对他都不重要。

只有赖布衣,仍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淡淡看着许宣。

许宣轻声咳嗽一下开口说到:“打断几位一下,‘法不传外耳’,今日乃是奉圣旨山人才多说几句,所以我们的谈话切不可为外人道。否则即便山人不追究,泄密者也会遭受天谴的。”

几人忙不迭点头。

最好是我一人成仙,其他人都滚。赵佶和高俅都有这心思,许宣自然不担心他们会泄密。李纲算是自己一边的人,更不会泄露。就是赖布衣,有些弄不明白他的心思。

不过自己此来就是为改写历史的,将来有没有杨慎还不好说呢,何必在意这些小节。

想通之后,许宣继续说到:“几位暂且先参悟一下这些心得,随时都可与我讨论,咱们共同进步,一起成仙。”

赵佶似乎摸到了一点边儿,还需要回去细想一下,便微微行礼到:“如此朕便先行告辞,改日再来向仙长讨问。”

快走吧,走吧,走了我好继续回忆以前学过的富有哲理的诗句,接下来继续忽悠你们。

而李纲起身恭恭敬敬的行礼到:“谢谢仙长。”看来他是真的在词句里悟到了什么,当然,并不是成仙方式,而是人生哲理。林灵素肯定从来没和他说过这些,所以他一改往日随意的态度。

回了皇宫大内,赖布衣与李纲各有事情需要处理,只有高俅紧紧跟着赵佶。

赵佶一直在回想着词句蕴含的意思,越想脑子越乱,什么是非成败转头空,哪里能空嘛,北方金人步步紧逼,若是败了那就亡国了,后宫的嫔妃,为了成仙而炼制的丹药,御花园里那些假山花石可都不属于自己了。这如何空得?

想到这里,他皱眉似是自言自语的问到:“这许宣是不是有真才实学?为什么他这仙理和教坊里的词牌一样呢?”

一旁的高俅眼珠骨碌碌直转。

虽然他不爽皇上仅仅见面两次就对许宣的信任快要超过自己,不过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毫无才能,不过是仗着蹴鞠而已。只有皇上高兴了,自己才能混得开。

况且皇上一心想成仙,嘴上虽然这么问,但心里是接受了许宣的。不然不会以九五之尊向他行礼,且回来之后还一直想着那些长短句。

于是高俅轻声到:“回皇上,微臣有一丝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佶正烦着呢,没好气的到:“什么狗屁愚见,速速讲来。”

高俅并不以为意,说到:“臣觉得,许宣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那一日做法停雨时,许多百姓亲眼见过他娘子飞上天,他能放出惊雷。这种事情不是戏法,做不得假,许宣肯定法力通玄,但他是不是真心实意教皇上,这个就不好说了。”

赵佶微微点头,赞同高俅的意思。顿了下,他开口到:“朕觉得也是,今日朕带着赖布衣见过许宣之后,赖卿一直推崇于他,以赖卿的神算,当不至于诳语吧?”

原来赵佶突然带着赖布衣去见许宣,乃是试探许宣的虚实。没想到大大超出他的预料,许宣竟然是什么‘无极明尊’,专门度圣明天子超脱生死的。弄得赵佶当场就差点拜师了。

不过他毕竟身为一国之君,没有政治军事才能,但皇帝的多疑却是与生俱来。他现在相信许宣法力通玄,但‘无极明尊’这神仙从没听过。中土大帝到现在经历几百个皇帝了,也没听说哪个在‘无极明尊’引导下位列仙班了。

好在和他对话的是高俅。高俅这人对自己的认知极为清楚,努力讨好皇帝的情况下谁也不得罪,于是他回到:“皇上,赖布衣虽然时常不尊法度,但对于神算一事,微臣是极为佩服的,当不会有错。”

赵佶深呼吸一口气,皱眉说到:“朕便再参详一两日,看看这长短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