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020 六六大顺

“对了,林云小兄弟,你能给大伙说说这铜钱的来历么?”李益福问道,心里却已经想到了某种可能:自己没准就被面前这小子给抢先捡漏了!

但随即他就对此予以否定:自己可是也上手过那几个瓷碗的!

“这个啊,说出来李老您可能不会相信,这枚铜钱是被封在了一个民国瓷碗的碗底里。”林云道,尽量装出一副得知中奖后人眉飞色舞口无顾忌的模样,“所以它看起来成色才会这么新。”

林云的话立即让那些围观的顾客炸了锅:

“啊,这怎么可能?”

“不会吧?”

李益福抬手示意周围骚动的众人安静下来,心里已明白自己确实是于不经意间错过了一样珍宝,然而他的疑惑亦因此而生,遂又问林云道:“封在瓷碗里?还请这位小兄弟说详细点。”他人没忘冲林云轻轻地挤了挤眼睛。

林云立即心领神会,就将自己如何在地摊上发现了几个民国瓷碗,其中数那个内壁绘有三足金乌的瓷碗最为特殊,于是便出钱将它们买下,接着他又怀疑自己上当受骗了,气愤地把碗都摔碎,结果就阴错阳差地得到了这枚藏在瓷碗碗底内部的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钱五文。

当然这些话都是林云在来萃珍阁的路上就预先想好了,目的自然是掩盖自己有天眼的神奇能力,而因为李益福对自己的“提醒”,他还临时特别删掉了李益福隐匿身份在古玩地摊市场拿假货练手的那部分出场戏份。

果真,众人听了林云的话,情绪又不安定了:

“这小子因祸得福了。”

“我就怎么没碰上这种好事呢?”

“莫非集贸市场上还有人捡到漏了?”

“得了吧你,当自己也有李爷那么好的才学,或是这位小兄弟的过人运气?还想捡漏?”

还有人对那铜钱的前一个主人用陶瓷保存铜币的方法很欣赏,赞叹道:“果然劳动人民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的智慧是无穷的!”

“你还别说,我祖上曾收藏了好几斤的黄金,后来全家人为了避免战乱,就把黄金埋院子里的水井下,结果后来回去取时才发现水井被不知谁给填了,不得不挖地三尺,结果怎么都找不到黄金,唉,搁现在估计得值几十万。”有人因此而回忆起一段伤心往事。

李益福轻轻咳嗽几声,示意众人不要聒噪,接着便一脸长*者范地对林云训诫道:“林云小兄弟,一件古玩的价值主要同创造它的人以及用过它的人相挂钩,不是说年代久就值钱,那几个民国瓷碗的确是真心不值钱,当然更加不值184元,不过既然你里面找到了这枚铜钱,便算是大赚了。”

“您说的这些,今日小子受教了。”虽然林云对李益福口中所说的所谓真理早就了然于心,但为了“演戏”到位,人仍摆出一脸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状,顿了顿,他有些犹豫地问,“那个这什么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钱五文,您老这里收还是不收?您老又愿意开多少钱?“

“67万华夏币整,不二价,小兄弟,你看如何?”李益福略思忖一番,朗声给出一个价码,他不忘补充一句:“这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钱五文虽然举世罕有,但说起来这些年古币市场不怎么好。还有,你知道的,这钱币转手流通什么的也麻烦。”

那边林云闻言却不禁陷入沉吟,当然,这“沉吟”也是林云装出来给大家看的。

无论如何,67万华夏币的报价一经李益福开出,便让众人纷纷诧异莫名:

“这铜钱真值这么多钱?”却是之前那个小吴诧异道。

“你可是知这铜币凭啥值这么多钱么?”小隋道。

“我对这个不是很懂,愿闻其详?”

“这是宣统元年也就是那个末代皇帝溥仪登基后第一年,豫州省试铸的一套己酉纪年汴字大清铜币,共有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这五等面值,也是清朝地方上唯一同一纪年且大小面值都齐全的完整套币。”小隋显然对此颇有研究了解,口若悬河道:“不过由于一些原因,己酉汴系列的各等铜元,除十文币在当时被批量铸发外,其余都只有试铸样币,自然就非同一般的值钱了。”

“原来是这样,我懂了。”众人遂纷纷点头称是。

对于这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钱五文的独特身世来历,林云自然早就通过奥妙魂域里储存的资料了解得一清二楚。

“白泽,那位益福伯喊出的价格是不是公道价?”林云这会真正关心的,自然是如何赚到更多的钱。

为此,他特意让白泽在李益福报价时启用了测谎功能,虽然对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这样做明显有些不地道。

“是真的。”白泽回道。

“嗯,那就这样吧,既然我也是第一次同您老见面,难为您费神一番为我这个小子做鉴定。”提及“第一次”时林云有意当着李益福的面笑了笑,“就当是结缘,我只要66万6666,你意下如何?”

林云选这个价码的原因很简单:6个6,六六大顺,吉祥啊,洋气啊!

至于他之所以决定大度让价,原因很简单,有了天眼和白泽的协助,日后他只要再稍微留了心,捡漏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反而是转手卖出的销售渠道才是值得经营的重心。

眼前益福伯所代表的萃珍阁,正是一个很好的潜在合作伙伴,对方不仅肯出高价,最重要的是确实认货。

此外,这里的店员服务态度也好,那位卢永浩主管就不像林云去的前一家商铺里的店员那么敷衍塞责,这点让林云对其很有好感。

“小兄弟,你确定?”林云主动选择降价让李益福有些意外。

“确定。不过我也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林云又道。

“哦,什么要求?说来听听。”李益福却是好奇。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万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当然手续费由你们承担,剩下的6666,我要现金,如何?”

“可以。”李益福爽快地答应道,虽然他不知道林云提这个要求的原因。

*

达成了协议后,林云当面确认了那66万华夏币已经通过手机银行转到账,又将那6666元现金塞入原本干瘪的钱包,这才呈上那枚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钱五文。

等一切办妥帖,他起身就要离开,李益福突然叫住他道:“林云小兄弟,你要是再发现了好货,欢迎你再来,价钱一定让你满意!”

李益福这么喊绝非客套,他隐隐有种预感,林云日后必定会成为自己和萃珍阁的常客。

林云则立即客套地回应道:“一定,一定!”

首战告捷,这第一单,不容易啊!走出萃珍阁时林云直感慨。

*

“益福伯,那小子刚才说的都是真的?那瓷碗里果然藏有乾坤?“目送着林云背影消失,蒙谦低声问李益福道,“那他有没有认出您的身份来?我是暴露了,可您出门时专门有化过妆的。”

“你且随我来,这里说话不方便。”李益福却是淡淡道,并将那枚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钱五文铜圆小心地放入衣服内兜里收好,还随意瞥了几眼大厅里正兴奋讨论此事的众人。

蒙谦点点头,会意地跟在李益福身后,走进萃珍阁内部的一个办公间。

“你没猜错,那个林云确实是认出我和你来了,至于原因嘛,就在你身上。”才进办公间,李益福就用责怪的眼神瞪了一眼蒙谦,“好在小伙子人挺机灵,也挺懂得要照顾我这老人家的面子,没有主动点破。”

李益福以为是因为蒙谦出门没化妆的缘故而连带自己的身份被认出,却不知道真正原因在于林云有天眼。

蒙谦立即道歉道:“对不起,这次我太心急,没做什么准备就陪您出门了。”

“你也不用太在意,干这行的,哪有不失手的时候?就像”顿了顿,李益福长叹了一口气道:“就像今天,我让那林云给捡了漏。”

“那铜币是真的?“蒙谦仍然几分不信。

”废话!当然是真的!不然你以为我李爷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为了维护所谓的面子,六十多万说打发就打发?”李益福对蒙谦的话感到哭笑不得,又兀自呐呐道:“唉,我是没想到啊,居然有人想出用低温瓷来封存铜币,还真是瞒天过海,结果最后就让一个毛头小子给捡漏了。”

“这和低温瓷又有什么联系?”蒙谦不懂,“在外面,您不是说过低温瓷做得瓷器都是废品么?”

“低温瓷器是废品没错,但用高温瓷土封存铜币的话,里面的铜币会融化的。”李益福解释道,“你念过书,应该明白铜的熔点才一千多度,如果换高温瓷土,等瓷碗烧结好,估计藏里面的铜币早就就烧化了,还值个屁钱。”

“我懂了。”蒙谦挠挠头,讪讪笑道。

“对了,有关这件事情”

“您老请放心,我晓得,我蒙谦在此对天发誓,绝对不会把此事多嘴说出去。”蒙谦立即正色道。

其实,就算李益福不提醒,蒙谦也丝毫不会因此事而改变他对李益福的尊敬,毕竟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不败将军,自然再厉害的鉴宝师也有失手的时候,何况李益福今日只是被他人抢先捡了漏而已。

“好了,我想独自呆一会静静,你先出去替我招呼客人。”李益福又道,摆摆手。

“嗯,那我走了。”

蒙谦离开后,李益福取出那枚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钱五文放在手里细细把玩,人却回想起刚刚发生的事情。

或许众人都不知道,当那枚铜钱一上手,李益福便认出它是真的,原因很简单,以前他曾有幸实地接触过另一枚真货。

至于李益福方才大费周章地当众鉴定那枚铜钱,其实是在演戏给顾客看,目的自然是借后者的口耳相传,为自家的萃珍阁打活广告。

李益福还挺好奇林云的来路,虽然林云推说其是于偶然中发现了瓷碗里的秘密,但李益福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精,对林云在鉴宝过程中的种种看似高明实则稚嫩又漏洞百出的装腔作势之态,他无非是一路予以“将计就计”式的配合而已。

另一方面,正因为李益福本能觉得林云这人不简单,故等林云同萃珍阁之间的交易完成后,李益福特意向林云发出了进一步合作的邀请。

林云,你到底是什么人?李益福一边把玩着铜币,人陷入深深思考。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