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六章

这些钱该怎么花?

“大哥,你晚走几天,再多赚一点,我用这些钱给你买匹马,你也好赶路。”傅折桂道。

傅登科木然的点点头。谁能想到,前几天他还在为路费发愁,现在就要有自己的马了!

“娘,这些钱你先拿去给爹买人参治病。还有,给家里添一点东西。”傅折桂分出三十两银子给周氏。

“好,好。”周氏除了说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书局那边还要再定一批书。”傅折桂又道。

“你决定。”傅家人异口同声。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每天上午,傅折桂去卖书,下午,帮傅登科准备东西。

这本《考试宝典》的书稿,傅折桂希望傅登科能带上。到了京城,应该距离科考还有一段时间,傅登科可以在京城找一家书局刊印售卖它。

如果傅登科不想费神,他还可以直接把这本书的书稿以协议的方式租给书局,书局自然会拿去印刷贩卖。

还有就是马,傅折桂跟傅登科一起去马市,挑了一匹白马,傅登科十分喜欢。

衣服什么的都不用傅折桂准备,倒是这吃的,傅登科就算有马,也难免遇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这时,既能填饱肚子,又美味的食物就成了必备的东西。

傅折桂想了一晚上,还真想起来一种能带在路上吃一个月的食物。

山东煎饼,相传是诸葛亮为了行军方便发明的美食,用五谷杂粮制作而成,既好吃又有营养,还能长时间保存,现在天气冷,足够傅登科吃到京城了。

说干就干,傅折桂先去铁匠铺买了一块比较平的圆铁,在底下拿石头搭成灶,就是现成的鏊子。

看看家里有什么杂粮,将这些杂粮加上小麦、地瓜干混在一起,用石磨磨成粉浆,再找一个篪子,弄一个油褡子就可以开始摊煎饼了。

开始,她掌握不好火候跟煎饼的薄厚程度,摊出来的煎饼不是糊了,就是太厚,慢慢的,她开始掌握其中的诀窍。

火一定要稳定,最好用炭火,面糊放在鏊子上以后,要快速的摊开,最好不要超过二十秒。

摊好的煎饼,折成长方形放在一边晾凉。因为摊制的过程中,煎饼失去了大量水分,凉了以后就变变的薄而脆,能长时间保存。

把这些煎饼叠在一起,慢慢的,外部的煎饼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变潮变软,这时候,正好把这层煎饼拿下来吃掉。

当然,如果能在煎饼里面卷上一点菜或者肉,就更好了。

就像现在,周氏用沙锅炖了一锅小肘肉,汤汁粘稠,肉皮软烂,正是做肉煎饼的好材料。

小肘肉就是猪后腿下方那块有很多筋跟肉皮的那块肉,一只猪只有手掌大的两块,炖煮以后瘦肉劲道,肉皮粘糯,卷着煎饼,荤素搭配,简直是人间美味。

如果不想吃肉煎饼,比如傅老秀才,身体太虚了,根本没办法吃肉,那还有素煎饼。

把豆腐、粉丝跟虾皮混合在一起,加一点菜心,调好味道,稍微加热一下卷入煎饼中,别有一番风味。

“小妹,这个煎饼真是太好吃了。以前家里这些杂粮,也就煮粥吃,没想到还有这种做法。”傅登科吃的赞不绝口。

“下午我再给你做一罐牛肉酱,你路上带着这两样,又是杂粮,又是肉,就不怕身体跟不上了。”

去京城路途遥遥,饥餐渴饮,饱一顿、饿一顿的,有很多读书人都因为受不了这份苦,或者感染风寒,病倒在路上。

这些人,好一点的,能慢慢熬过来,但也会因此错过科考,倒霉的,没准就直接死在了路上。这种情况,京朝每年都有,还不止一个。

傅折桂原本挺担心傅登科的,现在有了钱,有了煎饼,她放心了不好,“路上遇到野菜,可以卷一些野菜吃。”她叮嘱道,人要多吃蔬菜水果才可以。

傅登科笑了,“人家上京考试都风餐露宿,我怎么感觉我像是游山玩水的呢,还有马,还有好吃的。”

“那你就当游山玩水呗。”傅折桂说的是玩笑话,也是她心里所想。考科举什么的,比现代万人过独木桥的高考还难,能考上的,估计都是实力加运气爆棚的上天宠儿,看傅老秀才就知道了。

傅登科不说话了,他可以不中,可是就怕傅老秀才等不了。

下午,傅登科去买牛肉,才知道这个时代杀牛是犯法的。牛是耕作的主要劳动力,只有牛太老了或者生病无法医治,官府检验过后,给开了证明,主人家才能杀牛。

像小说里写的什么“切一斤牛肉来两壶酒”,简直害人。

没有牛肉,傅折桂只好凑合弄了一罐子猪肉酱,虽然口感不如牛肉酱,但放了很多辣椒,也差不多了。

第二天一早,傅登科骑着马,拿着傅折桂准备的煎饼、猪肉酱跟《科考宝典》书稿等物,启程进京。

傅家众人,包括傅老秀才,都拄着拐杖去送他,一直把他送上官道。

“爹。”傅折桂一声惊呼。傅登科的背影刚消失,傅老秀才就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这两天,他看着像一个好人一样,其实都是装的。现在傅登科走了,他那口气一泄,立刻没了力气。

赶紧叫人帮忙把傅老秀才送回家,请大夫,傅折桂一痛忙活。

大夫是长期给傅老秀才看病的那个,把了一下脉,就心里有数了。傅老秀才这病啊,得慢慢养,暂时死不了人,也不能受什么刺激。

傅家现在有钱了,大夫开的都是一些贵重的药,一剂药下去,傅老秀才果然醒了过来。

傅折桂有点后悔,“爹,我不该让你写书操劳的。”

傅老秀才精神还可以,摆了摆手,“我这辈子,就干了这么点有意义的事。”

“既然你您喜欢,就早点好起来,继续写《科考宝典》第二部。”傅折桂半开玩笑的道。

傅老秀才还真有点蠢蠢欲动的意思。

见他没事,傅折桂松了一口气,“我本来想让您教教小虎子的,看您这身体我先回去教他一阵,等大哥回来再说吧。”

傅老秀才想坐起来,努力了半天,还是傅折桂把他扶起来的,他不禁叹了一口气,“老了,我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这孩子是块好材料,再早几年,我一定尽心尽力的教他。

你先把他带回去,好好的教,千万别把他耽误了。等你大哥回来”傅老秀才语气一顿,“要是他没考中,就让他好好教这孩子,也算是一个希望。”

听傅老秀才的意思,他竟然也想过傅登科没考中,傅折桂这才算真正放心。她就怕万一傅登科考不中,傅老秀才接受不了,直接

傅家一切安好,傅折桂出来也有十来天了,该是回李家的时候。

周氏把她叫到屋子里,拉着她的手,欲言又止。

“娘,你想说什么就说。”傅折桂灿然一笑,好似阳光一样温暖。

“孩子,不是娘不守妇道,实在是

当初你爹把你嫁给李家,我一是说不上话,二,那李家大郎我听人说过,是个长相英俊有担当的男人,你在那边,他也好照顾你。”

说到这里,周氏捂着嘴呜呜哭了起来,要知道傅折桂能缓过来,她就算拼死也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

“你现在还这么年轻,李家又那样,你这辈子现在家里有了一点钱,你要是不愿意,我这就去找人说,把银子还给李家,让他们给你写一份和离书,你以后也好生活。

要是李家不肯,就多给他们一点银子。”周氏这些天一直在想这件事,说起来有条有理。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