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四百八十五章 正德三年的平静与涌动

而且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又到了夜间的时候,朱厚照再一次选择了留宿在珠兰其其格这里。

紧接着是第三日,第四日。

“陛下”,刘瑾这时候不由得提了一句,朱厚照听后便点了点头:“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将珠兰其其格打发到坤宁宫做侍女吧,朕今日去宣妃那里。”

刘瑾内心不由得一喜,心想陛下还是理智的。

但杨廷和等却不这么想,在知道陛下还是选择了让珠兰其其格活着的时候,他也就不由得叹了口气,但作为外臣还是不能干预皇帝家事的,除了叹气也别无他法。

此事也就这样过去,朱厚照依旧如往常一般上朝听政,下朝批阅奏疏,没事去各重要职能部门转转,或者私服访问一下京城的底层生活。

而大草原上的明珠——珠兰其其格似乎也渐渐被所有人忘记,那一夜的事对她而言似乎就像是做了场梦,她的生活依旧是平静的可怕。

但知道她在一次回到自己的屋里被一个熟悉身影再一次抱住时,她才发现原来这一切并没有结束,自己一直活在被朱厚照控制的世界里。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明似乎显得很平静。

关外的大蒙古草原漠南地区依旧在进行着土地与牧场的划分,同时衙门和驰道的建设也在不断进行之中,与此同时,李如林所镇守的辽东关外,也在进行着更为激进的改革,不过要想在这些地区完全建立统治体系,且开始征收畜牧税,至少也得等到正德四年以后。

察哈尔部的巴特在被朱厚照耍了一次后,也有些怨愤大明,开始与辽东的戎奴眉来眼去,只是一来戎奴的首领先前已经在大明丧失了音信,二来锦衣卫的情报建设颇有成效,因此巴特派往戎奴的使者被辽东的锦衣卫成功截获。

朱厚照便干脆趁此将这使者所带的信件刊载于《大明日报》上,使其广发天下,并同时命令山0西巡按御史欧阳徵佑前去察哈尔部诘问巴特。

察哈尔部的巴特正因大明皇帝朱厚照的失信而郁闷,也没心情见一个区区巡按御史欧阳徵佑。

但让巴特没想到的是,在他知道一个大明的巡按御史欧阳徵佑要来自己察哈尔部的同时,禁卫军第三军却突然来到和林,大有进军察哈尔部之势。

而与此同时,杨一清也陈兵大同至宣化一带,似乎也有要作战的意味。

每日间都能听见游骑回报这些明军在与察哈尔部边界附近杀声震天,似乎要大举进攻的消息,巴特倒也是被吓得不行,他自然不知道这个搁在现代叫军事演练,而目的就是军事威胁。

但他的确是被威胁到了,他巴特虽有统一蒙古之志,但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不敢现在去挫士气正盛的大明军队的兵锋。

巴特不得不接见大明的这个巡按御史,迫切地想要问问这大明的朱厚照到底想干什么。

但巴特没想到的是,当他见到欧阳徵佑的时候,就见识到了什么上国威严,也体会到了巴图蒙克见严嵩与潘光建的苦楚。

欧阳徵佑身材矮小,满脸痘印,但却是趾高气扬的站在巴特面前,指着巴特喝叱道:“奉陛下旨意,诘问顺平王:好你个巴特,朕封你为顺平王,就是念在你还算跟朕一条心,如今你屁股却做到了戎奴那边,你想干什么!你派去戎奴的使者已经被朕正法,此事就当从未发生,日后再敢有冒然之举,休怪朕不客气!”

欧阳徵佑骂完就转身而走。

巴特愣了半天,半天才回过神来,但这时候欧阳徵佑已经走远了,他恨不得将其追回来千刀万剐,但却又不敢,一想到大明现在陈兵在边界线上,他也只能忍下被一个大明小小御史责骂的侮辱。

察哈尔部的巴特因此不得不老实下去。

河套一带的蒙古诸部却因巴特步步蚕食而来不及去大明打秋风,甚至为了阻止巴特统一蒙古,朱厚照还暗地里命令三边总制杨一清低价出售一些武器粮食和茶叶盐巴铁矿等物资给这些部落。

而对于关内,暴动倒是发生了一次,自然是一些顽固乡绅发动的暴动,贫民们一部分进了京城谋生,一部分则忙着种皇庄的地,还有一部分则跟着林维俊的皇家工程局的工程队全国各处的跑。

山西的晋商没有因为五大晋商而没落,相反无数新的晋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都是朱厚照暗中指派的人,即便不是,也是在户部和工商局做了注册的,而且要想做关外的生意还必须交出关费(变相的关税,甚至盐铁等还要专收,所以朝廷倒也不用担心这些晋商会再次成为关外势力的运输者。

更何况,朱厚照还专门在九边边镇成立了巡关司,指派一名巡关御史负责,专门征收出关费和各类敏感商品(盐铁等的额外税收,同时也替朝廷监管和打击走私。

两京大道已经在河南境内修了起来,实际上这也算不上是两京大道了,基本上算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公路的普及,因此民工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无地流民虽说大幅度减少,但也出现了新的社会现象——用工荒。

曾立英掌管的凤阳的税收再一次攀新高,甚至还有了《凤阳商报》,专门针对凤阳和整个大明的商业状况进行报道,还对大明的各类商人财富进行排名。

这也算是大明的福布斯排行榜了,但令人惊讶的是,天下最富有的商人里,除了三家是晋商,两家是徽商,两家是江南商人,一家是福建商人,竟然有五家是凤阳商人。

山东的官绅一体纳粮已经进入尾声,但其实也没多少官绅纳粮,因为黄宝为推行官绅纳粮,在朱厚照的支持下,山东有一半的缙绅被治罪,或者打发到了塞外和西部。

在朱厚照的强制作用下,大明西南不知不觉有了无数人才,据云贵川湖广等地巡抚上奏疏禀报说,现在新增的学校几乎比新增的农田还要多。

(本章完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