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五章 京城风云

京城里不知从哪里传来一股邪风,大街小巷议论纷纷,都说如今宫中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的宝贵妃,其实就是原紫薇舍人学识之后,长安城中名噪一时的呆霸王薛蟠的妹子,后来嫁给荣国府佘太君之孙贾宝玉的薛氏女,闺名叫做宝钗的!

贾史王薛结党营私,视国法于无物,这薛宝钗的人品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更何况她还曾经给贾宝玉生过一个孩子,早已不是完璧之身,这样的女人怎么配母仪天下?

更有甚者,还把薛宝钗为了接近当今皇上,如何玩弄手腕的事说了个绘声绘色。

消息很快朝野尽知。

监察御史联名上书,要求赵哲远公布宝贵妃的身世,以正视听。

赵哲远一个头变作两个大,这等事他始料未及,别的都好说,可是后宫之中谁都知道宝钗一进宫便已不是处子之身,这件事万万做不得假啊!

只得推说头痛,龙袍一抖退朝了。

薛宝钗一早就得了信儿,专程在御书房等待赵哲远。

赵哲远一见她,便唉声叹气的道:“爱妃,如之奈何?”

宝钗嫣然一笑:“臣妾和陛下乃是贫贱之交,岂是流言蜚语就能里间的了得?”

赵哲远眼前一亮,喜道:“如何?”

宝钗笑道:“还请皇上移驾凤宸宫,臣妾有下情回禀。”

来到凤宸宫,赵哲远迫不及待的问:“怎么样,爱妃有何妙计?”

宝钗笑道:“臣妾身家清白,自然不畏惧流言蜚语,”走到桌前拿起一叠纸,递给赵哲远,“陛下请过目。”

赵哲远接过来一一御览,见上面轻轻楚楚记载着宝钗的祖宗三代,其曾祖是先朝名臣薛平之,其祖父薛举也曾官居太子太保,后来归隐林下,其父薛梓良便一直笑傲山林,乃是名动一时的隐士,她自己是薛家长女,名叫薛宝儿。

关于她和赵哲远的相识也有一段记述:赵哲远流落民间,一次意外受伤,被恰好外出的薛父梓良救回,一段时间相处之后,薛家把长女宝儿嫁给赵哲远。三媒六证齐全,甚至还有乡邻作证。

赵哲远愁容尽去,笑道:“爱妃果真冰雪聪明。”

宝钗含笑又拿过来一些资料:“这里便是家父隐居的阳平山的地貌以及风土人情,还有乡邻们的画像。”

赵哲远拍了拍那叠装订成册的秘密,笑道:“看来朕要好好用功了!”

“还有呢!”宝钗抛给赵哲远一个风情万种的媚眼,一扭身取来一个没有任何装饰的黄杨木盒,“你我的庚帖、婚书,都在其中,还有”

赵哲远心中发痒,忙问:“还有何物?”

宝钗面色羞红,欲语还休:“就是那样东西”

赵哲远被她说得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

宝钗只得缓缓打开木盒,取出一方白绫,白绫上有一片已经变得暗红的颜色。

赵哲远瞳孔收缩,一抹痛苦一闪而逝,这样美好的女子,竟然不是自己全部拥有的,他虽然不在乎宝钗的过去,但是此刻,心中却难免隐隐作痛。

宝钗似是看出来这一点,忽然跪伏在地掩面而泣:“臣妾知道,这样做分明是难为陛下,可是,陛下甫一认识臣妾,臣妾便已经遭人遗弃不若,不若陛下顺应百官意愿,把臣妾赶出宫苑,从此便可一了百了了”

赵哲远慌忙把宝钗拉起来揽入怀中,亲自替她擦掉了面上了珠泪,柔声道:“爱妃,你不要哭了,朕的心都要碎了!朕对你如何,你该当清楚,自从有了你,真不曾再任何女子稍假辞色,皆因,你才是朕心中最珍贵的宝啊!”

宝钗心花怒放,转身双手搂住了赵哲远的头颈,胸前一对柔软凑到了赵哲远嘴前。

赵哲远心火大盛,立刻拉着宝钗登榻求欢。

事情并未完全依照宝钗的设定而行,自从她的“真实”身份公布之后,便有好事者前去寻根究底,竟真有好事者,查出了若干破绽。

首先,薛家并不是数代隐居阳平山,而是三年前才搬去的;

其次,薛梓良的确有一个长女,不过三岁那年便夭折了;

第三,薛家隐居之处,并无任何乡邻,距离村镇也有二三十里,根本没有媒婆之类;

第四,曾有人亲眼目睹,宝贵妃贫贱时曾与一年轻男子(据说便是贾宝玉隐居苏州,以针黹度日,至今坊间仍有宝贵妃手泽流传;

第五,宝贵妃与如今的逍遥王妃秀玉郡主,互相熟知彼此身世,按宝贵妃年谱当比秀玉郡主要小,缘何秀玉郡主经称呼其为“宝姐姐”?此号与当日荣国府之亲眷薛氏宝钗在贾府中的称呼无异;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很快就闹得满城风雨。

宝钗气得气塞胸臆,这件事她已经做了完全的准备,为此特意把阳平山薛家那里营造成了一个小村落,并重金收买了所有乡农,怎会出现这样大的纰漏?

但,当务之急却是要先撇清自己与贾府的关系,断不能让人知道自己曾经与贾宝玉有过一段姻缘!忽然眼珠一转,又有了主意,当日东平王府、南安王府、北静王府都与贾府交厚,当日这三家的王妃太妃曾经叫贾母把自己、黛玉、探春湘云、宝琴叫出来见面,后来南安太妃还把探春认作女儿和亲东瀛。如果东平王府南安王府两位王妃太妃出来否认曾见过自己,那么谣言便可不攻自破。

皇命在身,东平王妃、南安太妃都站出来澄清,她们昔日曾多次见过众人口中的薛宝钗,虽然与宝贵妃有几分相似,但是绝无贵妃这样端庄与美丽。

另外还有自称薛梓良的人站出来说,如今宫中这位贵妃的的确确是自己的长女,因宝儿生下来体虚多病,便在三岁那年寄养到尼庵之中,成人之后方接回,所以不明就里的人才会生出误解;并且,有心人造访的阳平上,并不是他们所隐居的阳平山,乃是同名之误;因为了避过女儿灾年,他薛家曾经更改过女儿庚帖,所以宝贵妃实际年龄的确比秀玉郡主大一岁,所以秀玉郡主一直称呼宝贵妃为“姐姐”。

这样的说法,虽然未能尽释疑虑,但谣言的声音总算是小了下去。

宝钗刚刚松了一口气,忽然又有传言袭来,据称,宝贵妃曾经买凶刺杀秀玉郡主,更曾把北静王府闹得鸡犬不宁,如今北静王爷水溶踪迹不见,说不定便是遭了宝贵妃的毒手。

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加上朝臣虽然不便明言,却总是暗暗讥讽,赵哲远想要将宝钗扶上皇后宝座,实在是难上加难。

宝钗因想不出万全之策,所以在凤宸宫中生闷气,忽然太监进来报道:“南安太妃求见。”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