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七十六章 皇帝的喜怒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枣木巷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很难遮掩。

捧日军护卫着一辆辆马车驶过,已然引起关注,再瞧见地面上深深的车辙印,更是多有猜疑。

风言风语迅速传开,相关人等自然也就收到消息。

上土桥码头帮工数月的一个伙计,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赶在天黑之前出了东京城,消失在逐渐笼罩大地的夜幕之中。

汝南王府中,赵允让父子恍然大悟,终于可以确定赵宗邈被人利用,没捞到任何便宜,却背了个大黑锅。

王守忠则悠闲地赶着马车回了皇宫,前去面见皇帝赵祯。

“官家,今日一行,收获满满。”

赵祯在王守忠的引导下,瞧见金灿灿的金银珠宝时,也不由吃了一惊。

“大伴,这是?”

“从杨家小院地下挖出来的。”

赵祯闻言经不住有些愕然,片刻之后才笑道:“大伴所言不错,杨三郎不仅是福星,还是招财童子啊!”

“是呢,全然没想到,偏僻陋巷地下竟然藏着宝贝。”

王守忠沉声道:“初步点算,所有金银珠宝价值不低于五十万贯。”

“五十万贯,这么大比钱”

“杨三郎开玩笑说他家住在金山上。”

“可不是嘛!”

赵祯摇头道:“宫中内库也不见得能拿出这么多钱来钱财主人是谁?”

“尚不知晓,其中有开元通宝,可能是前唐之时留下,工部山陵修造工匠说地库应该在一百至两百年之间。”

“一百多年啊,晚唐五代,东京多次易主,焉知是何人埋藏。”赵祯叹息一声,问道:“可有蛛丝马迹可寻?”

王守忠道:“地库之中无任何旗帜、文书、碑刻,金块银判之上也没有徽记,无从推测。不过,兴许从弥勒教身上能找到答案。”

“弥勒教?哦对,这么说,先前宗邈占地的真正原因在此?难怪啊,数十万贯的财物,谁不想染指。”赵祯冷笑一声,目光沉沉。

王守忠低声道:“官家,老奴查证过来,就目前而言,汝南王府与弥勒教之间并无来往,八郎君兴许是被利用了。”

“嗯”赵祯对忠仆甚是信任,沉吟道:“如此说来,这宝藏只与弥勒教有关?”

“是朝廷都不知晓的秘密,弥勒教却知晓,不过弥勒教传承已有数百年之久,有些秘密收藏,也不足为奇。”

赵祯沉声道:“弥勒教这颗毒瘤时间太久了,大伴,务必好生追查,不要让这群妖邪再为祸大宋。”

“是,老奴定竭尽全力。”

王守忠顿首一礼,续道:“官家,还有些宝贝。”

“还有何物?”

王守忠一拍手,便有内侍捧着托盘进来,赵祯瞧见玉米棒和硕大的土豆时,顿时目光直勾勾地,异彩连连。

“这便是玉米和土豆?”

“没错,皆已成熟,杨三郎亲自动手收获,老奴测算过了,产量比其早前所言,只多不少。”

王守忠笑道:“待玉津园里也收获了,再进行详细测算,保准天下震惊。”

“好、好、好!”

赵祯满心欢喜,甚至开怀,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笑道:“这小子甚有意思,给朕的惊喜太多。

对了,院落挖空了,杨三郎一家住哪?”

“这”

王守忠讪讪笑道:“老奴糊涂,把这茬给忘了。”

“赶紧寻一处宅子给他,挖出了这么大一笔钱,没他的份,还拆了他家房子,只怕本就心有不悦。

再晚了,那小子怕是要记仇的。”

赵祯心情大好,开起了玩笑:“且不说他立下了功劳,单单是救了清虚这一件事,朕就该好好感激他。”

“是是,应该的,老奴疏忽了。”王守忠连连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心中亦有感慨。

以前事无巨细的他而今也开始出现疏忽,看来是年岁大了,开始老了。

“玉津园那边,怎么样了?”

“一共捕杀蛇类三十余条,都是剧毒之物,已经清理干净,内外都洒了雄黄与药粉加以防备。”

王守忠道:“老奴也加派了人手,在玉津园外巡逻,严防死守,避免类似情况再出现。”

“单单是外面,防不胜防,要紧的还是内中,朕的身边千疮百孔啊!”赵祯叹息一声,多有无奈。

王守忠当即躬身,泣道:“老奴无能,累官家不安。”

“大伴这是说哪里话?这些年若不是有大伴在,朕焉能安然活到今日?”

赵祯叹息一声:“朕不愿杀生,只要他们做的不过分,朕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可若想伤及朕在乎之人,那就休怪朕不客气了。”

“是,老奴省得。”

赵祯道:“朕准备择日驾临玉津园观稻,增派一支禁军过去巡防外围,往后不必撤离。”

“是!”王守忠明白,这是变相为玉津园增加守卫。

“想必清虚是吓到了,朕暂时不便前往,你知会八叔,让他走一遭,代朕前去安抚劝慰,他说话,清虚多少能听一些。”

“官家用心良苦,清虚大师会理解的。”

“她是否理解朕不重要,朕只希望她能开心起来,当年的事情终究是朕对不住她,害了她。”

赵祯长叹一声,念及往事,目光幽深,颇有凄苦之意,似乎格外不是滋味。

“官家,不是你的错,别太自责。”王守忠瞧在眼里,甚是不忍。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朕什么都没做错,事情却都因朕而起!”

赵祯怅然若失,长叹一声道:“好了,摆驾去会宁宫。”

“啊?官家今个十五。”

十五月圆之夜,帝宿于后处,此乃宫中惯例,赵祯却要驾临会宁宫张美人处,这明显有些不合规制。

“朕倦了,想睡个好觉,顺道看看朕的小女儿幼悟。”

赵祯没有再说什么,当即坐上内侍备好的软轿离开,显然是心如明镜,有意为之。

咦?

曹皇后这是怎么得罪官家了?

王守忠想了好半天,隐约记起前几日皇后与官家提及,遴选良家女入宫。

这没什么不对,官家无子,选些良家女充实后庭,为皇家绵延子嗣是对的,皇后此举称得上贤德。

可是千不该万不该,曹皇后竟然打算将其外甥女高家娘子献给官家。

王守忠有印象,高家娘子自小养在宫中,算起来如今应该有十二三岁了,模样倒是俊俏可人。

可是差着辈呢!

曹皇后明明知道,却仍旧将自己的外甥女献上,心里不定打着什么主意呢?

反正,官家肯定不高兴。

要不也不至在十五之夜拒见皇后,反而去了张美人处。

王守忠仔细想了想,当年高家娘子与汝南王府十三郎养在宫中,是当时身为修媛,深得圣宠的张美人劝谏,才被送出宫的。

那么,官家今夜此举,单单只是为去探望小公主?是否别有深意呢?

现在的问题是

王守忠回头瞧了瞧一车车金银珠宝,思咐着是否还要送去内库,毕竟内库是由皇后掌控的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