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405章 海兰泡,复仇之始11

火箭弹在黄昏的天幕中划过一道道亮光,像一道道流星,将战场打扮得分外明亮。彩虹,一路有你!而苏军的坦克手们看到如此多的流星向他们飞来,胆小的家伙竟然吓得操作失灵。但不管胆大的胆小的,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流星落在坦克前后左右,爆炸出一团团大火,进而形成一片火海!

这种火箭弹全称叫“火箭燃烧弹”,只要爆炸就能形成一片火海,一来阻断敌方的冲锋,二来给敌军以巨大的杀伤。此外,还具有特别的威慑作用。要知道,这种燃烧弹形成的火海,与一般的自然物燃烧形成的火海完全不同,后者的温度要小得多,如果用水或泥土也容易将之熄灭,但是,燃烧弹形成的火海是一种化物质,如果不让其燃尽烧尽,它是绝对不会熄灭的。

当然,这种火箭燃烧弹也只是普通燃烧弹,不是那种高温附着型燃烧弹,那东东成本太高,不到万不得已火箭炮营是舍不得用的。

苏军坦克所在区域成了一片火海,暂时将冲在最前面的一批苏军士兵给隔开了。这时,排列于053师1团、2团背后的我三大战车团,开始隆隆的马达,在连绵起伏的照明弹的照耀下,开始向苏军步兵阵列发动冲锋,“哒哒哒”近三百辆坦克近三百挺机枪在阵地上发出怒吼,顿时让数千名苏军士兵无所遁形。

“半跪举枪,缴枪不杀!”每个坦克冲锋队伍中,不时传来俄语的喇叭声。

“半跪举枪,缴枪不杀!”喇叭声异常响亮,阵地的上空,回荡在每个苏军士兵的心头。

冲锋的苏军士兵,仅仅凭步枪和机枪,怎么可能是钢铁巨兽的对手,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开始有部分苏军士兵举着枪下跪了。能活着,总比死了好!

有一就有二,有了人带头,其他人就能有样样,几分钟内,就下跪了上千名投降的苏军士兵!

跟在战车后面的两个陆战团,立即分出一部分部队收容这些俘虏,其余大部队依然跟着战车部队向前冲锋!

战车团计算的时间非常准确,当他们的车轮到达火海外围时,被火箭燃烧弹点燃的火海,竟然瞬间熄灭了。这样,战车团几乎马不停蹄就冲过了苏军残存的坦克群落,对于还能运动的坦克,立即一炮轰过去。

与此同时,各陆战团的炮兵营以及各师的榴弹炮团也紧紧跟在坦克部队后面,以便给坦克部队以及时的支援。

坦克,即便是24坦克,也怕敌人大口径火炮的密集炮火,当然更怕57mm以上的直射火炮。

苏军动用了两个师的机动部队以及最后的坦克发动的这场战场突击,就这样被国防军轻描淡写地给瓦解了。苏军两个师的步兵不过23000人左右,在第一轮冲锋时至少损失了45千人,剩下的士兵在国防军战车、步兵以及炮兵的协同作战下,稍作抵抗就溃不成军,纷纷向后撤去。

“命令部队跟上,迅速扩大战果!”051师、054师两个师长都下达了极其正确的命令,051师副师长王元吉更是随着他的一个陆战团乘坐一辆装甲运兵车向前突击,同时担当起战场即时指挥的任务。作为一名少将副师长,可难以找到这种随着士兵冲锋的机会。

难道他们就不怕苏军给他们预留了一个陷阱?这有什么好怕的,三个战车团,两个步兵团,再加三个炮兵团另六个炮兵营,本身兵力就达到了35000人以上,苏俄还会有什么陷阱,难道,他还能布置一个10万人的陷阱出来。

苏军总共只有11万人,炮兵部队、空军部队被消灭得差不多了,其陆军士兵在国防军一天的强力攻击中,至少损失了2万以上,再加上刚刚突破的这两个陆军师23000人,苏军即便放弃全部城外阵地,龟缩进海兰泡市里,最多也就4万人左右的规模。

海兰泡战役打到这里,基本没什么悬念,冲破苏军三道前沿防线后,海兰泡城市,有如一个脱光的少女,一枚熟透了的果子,大不了一番手脚罢了。

如果布西卡维柳斯基上将采用政委鲍勃洛德维奇中将的建议,在国防军立足未稳时对国防军进行反击,也同样不可能成功。一是苏军如果发动数万人的冲锋的话,镇守在黑龙江南岸的国防军强大的炮兵集群可以及时给过江部队以火力支援;二是冲锋的人数少了的话,同样会打成现在这种样子,打成对苏军的一场消耗战;三是,如果战场形势真的不可控,国防军还可出动第5直升机空降团,那个利器目前苏军根本就没办法克制,只要不直接飞到苏军高射炮集群的上空,直升机空降团就是安全的。

因此,不管是按照布西卡维柳斯基的主张,还是按照鲍勃洛德维奇的想法进行作战,苏军海兰泡集团的败亡已成必然。

“军长,我军已突破敌第三道防线,正在尾随苏军向海兰泡市区方向攻击!”参谋长齐桂秋随时汇报着战役进展。

“好!命令各师迅速建立起江北指挥中心,将敌人给我困在海兰泡内。另外,命令052师、055师立即向我汇拢,从黑河过江。”关麟征连续发布了两个命令!

“军长,是否可以让052师、055师就在原地过江?”刘桂秋建议道。因为,一个师的部队在黑夜里要赶20公里路有些不值。

“不,他们如果在原地过江,多少还是会有一些损失,这种损失是不值得的。他们赶一赶路,辛苦一下,能够保全几十上百名士兵的生命,何乐而不为呢?再说,今天晚上已没有战事了!他们赶到黑河过江后可以好好休息。”

“是,军长。”刘桂秋没想关军长这位被称为“陕西冷娃”的人,竟然有如此细腻的一面。确实,当海兰泡防线被突破之后,其他村镇的苏军已不成其为问题,明天天亮时派装甲部队沿路受降,如果拒不投降立即给予消灭。

这里要说一说永久性工事的问题。无论什么工事,他都有一面或三面正面对敌,如果从其防守正面对之进行攻击,这就非常有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但是,防御工事总有一面的防御是极其薄弱的,几乎是不设防。譬如著名的马其诺防线,如果从德国对之正面进攻,是相当麻烦的。但如果德国从侧面绕过再对马其诺防线下手,那就相当容易了。一是这种防线本身的防御重点不在后方,二是敌人已绕到后方,对士兵士气的打击犹为利害。

从12日下午开始,布西卡维柳斯基上将就不断地给远面军和莫斯科大本营发报,中国方面的攻击太猛,要求增派援军,后来,,直接回电说:“现在,我没有机动部队来支援你,如果你实在需要,我个人可以前来支援!”

而来自大本营的电话则是非常简单、直接、干脆:“守住,坚决守住!”“反击,坚决反击侵略者!”

其实,布西卡维柳斯基上将又哪会不知道战场态势,援军,即便有也得几天时间,甚至几个月时间,因为就在中午时,他就得到方面军传来的战报,中国空军从蒙古起飞的轰炸机已炸断了苏俄远东铁路,并且还在不停地摧毁沿路桥梁。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有援军!

晚上10点,正在考虑出路的布西卡维柳斯基突然接到勤务兵送来的两封信,一封是中队的劝降信,另一封则是中队即将发起总攻的通知!

而这时,他才知道对面的中队是中国国防军第5集团军,军长关麟征也是一名上将(三星。

“这两封信,谁送来的?”信很短,布西卡维柳斯基几分钟就看完了。

“一名在海兰泡的中国人。”勤务兵说道。

“他走了吗?”布西卡问道。

“没有。”

“你让他进来,我问问他。”布西卡想了想,说道。

一会儿后,送信的中国人来到了布西卡的办公室。布西卡一看,这就是一名很普通的中国人嘛,“我可以立即枪毙你!”布西卡威胁道。

“尊悉听便,这是你的权利。”中国人对视着布西卡的眼睛,一点也未示怯。

“你不怕死?”布西卡声音有些冷,一个普通中国人,竟然可以在自己面前不卑不亢,这实在大出他的意外。

“我怕。不过,自1858年以来,海兰泡已死了太多的中国人了,我死了,又算得了什么。”到这里来送信,就已报定了必死的决心。

“好吧,我不为难你。我想问问,你们准备怎样安排我?”布西卡维柳斯基问道,本来,他只是随口问问,谁知他却问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如果你想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国政府将保证你的个人利益;如果你的家庭在远东,也可以让家人和你生活在一起,不过,您得搬到中国境内去;如果你还想从军,有一支俄罗斯自由军正在招收士兵和军官,我想,你可以在他们那里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