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381章 艰难的决择

“总司令,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吧。英国人躲在永久性工事里,都不是德国人的对手,难道,他们从工事里爬出来,就能打赢英国人?”国防军第1集团军军长夏威笑道。

“答对了,但没奖。”武爱华看了夏威一眼,说道。

“哈哈哈”数十人大笑道。

重用夏威,除了新的政治稳定考量外,其个人的才能还是值得肯定的。上,桂军与红军在湘江激战,时任桂军15军军长的夏威因战术和指挥得当,给红军后卫部队造成了极大伤害。后世pl大将黄克c曾撰写道,“桂系军队不仅战斗力强,而且战术灵活,他们不是从正面,也不是从后面攻击我军,而是从侧面拦腰打。”

后来,再到刘邓挺进大别山后,夏威率第八绥靖区三个师5万余,在白崇禧的宏观指挥下,连续迫退刘邓部队,压缩其生存。刘邓1947年8月千里跃进大别山,不得不于1948年3月转出大别山,,这个损失甚至超过了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的损失。

再到后来的衡保战役、广西战役以及是否退守海南岛的问题上,夏威表现出来的“务实”军事才能甚至还超过了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

在后世的军史上,夏威之所以不太出名,是因为李宗仁将夏威的四十六军留在了广西大后方,后来,夏威又相继担任了第十六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军长,第四战区副司令官,先后参加了桂南会战、桂柳会战的著名战役。

“诸位,德国占领英国,并不代表着欧洲的结束,而是恰恰相反。根据情报部门获得的情报,以及我对希特勒本人的了解,德国在解决了西欧的问题之后,将会立即动手解决东欧的问题,而在适当的时候,一定会对苏俄用兵。”武爱华不失时机地甩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啊,这个希特勒要干啥啊?他还要去进攻苏俄?”在坐的大多数将领,都是第一次听到如此惊人之语。

“我们不用去管希特勒要干啥?而是应该想一想,我们中国,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什么!”武爱华及时地制止了乱哄哄的会场。

“我们能够得到什么?难道,总司令决定与德国一道,对苏俄用兵?”有人私下想道。集团军司令一级,大多数在军事上是合格了,但政治上的考量却不是那么成熟,或者,他们平时对政治不太关心。

“诸位,此次回去后,最好是再详细读读国防军总参谋部发给大家的《列强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危害》,至于对谁用兵,何时用兵,等候命令!”武爱华不等有人发言,立即定了一个基本方针。

“是。”众人轰然应诺。

过长期的教育与影响,中国国防军现役高、中、低级军队,几乎没有一个是怕死的,没有一个是怕战的。

过去,武爱华对所谓“不平等条约”多是从历史书上看到的,但他入主中枢之后,却有资格直接接触到这些所谓的“国家件”,他就档案馆的人,将这些“条约”原全部搬到他的总统府里,同时聘请了两名历史教授,好好地给他上了上课。

前后共花了三个月时间,武爱华算是把不平等条约给全部“习”了一遍,什么“义愤填膺”,什么“惨不忍睹”,均不足以说明武爱华的心情和感受。

赔款就不说了,武爱华一定要他们连本带利还回来。与俄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就损失了200万以上平方公里的土地。与日本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损失了台湾、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还损失了附属国朝鲜。

如果这些高级军官,在这种涉及到国家与民族的终极利益问题上,与自己不一致,那就怪不得武爱华手段狠辣了。

回到欧洲战场。

1941年4月15日,德国人占领英国另一个工为重镇伯明翰;同日,猬集于怀特岛的德军3个步兵师开始越过索伦特海峡,在海军和空军的配合下,登陆朴次茅斯。

次日,布里斯托亚尔湾的攻击集群正式占领纽波特。

英国首都伦敦,即将不保。

4月18日,,在北海海域,英国人仅剩的一支潜艇编队秘密护航,出了北海之后,护航任务则由英国大西洋舰队接替。

4月20日,丘吉尔在唐宁街宣布辞职下野;同日,留守政府英国宣布投降。

但是,在随后的日子里,德国即便挖地三尺,也没找到丘吉尔的身影。原来,丘吉尔在4月18日就随同乔治六世同船离开了伦敦,留在唐宁街的,只是丘吉尔的一个替身罢了。

4月21日,德国陆军在伦敦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

但是,对英战争并没有结束。不过,这是后话了。

欧洲战争暂告一段落,武爱华把目光收回到国内。

这日,武爱华正在与国防军总参谋部的人一起讨论国防军战略问题,陈济棠突然找上门来。

“叔叔,有事?”武爱华在陈济棠坐下之后,出声问道。他知道,陈济棠这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你准备先对谁用兵?”陈济棠也不客气,直接问到关键。

“苏俄。”武爱华用手指了指北方。

“不妥。”陈济棠直接说道。

“为什么?”武爱华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

中国,要想在二战中获得利益,只有三个方向可以用兵,一是向北,进攻苏俄;二是向东,击溃日本;三是向南,直接占领东南亚。

先攻东南亚,虽然是痛打落水狗,但军事意义并不大,而且借口并不充分,还有与德国靠得太近的嫌疑。先攻东南亚还有与美国直接抗上的危险,目前,中国的海军还是一块短板,自己的太平洋舰队根本还没组建完成,目前插手太平洋事务,显然不合时宜。

先攻日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这个选择也有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就是把日本打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打狠了,中日损耗都很大,岂不是让美国坐收渔利?如果不狠狠打,又有什么意义?

因此,武爱华觉得先攻苏俄最好。

其一,在攻苏俄之前,可以先收回蒙古,到现在为止,蒙古处于半独立状态,而且蒙古境内驻扎有苏俄红军,如果与其发生战斗,正好是进攻苏俄的借口。

其二,苏俄在历史上对中国的伤害最深,割占了中国200万平方米以上的领土,中国可以要求苏俄归还这些领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借口,其他国家,也不好说什么。显然,苏俄是不可能放弃这些领土的。如果他们真的愿意放弃,武爱华到不介意与苏俄和平共处。

其三,进攻苏俄就完全断绝了日本北上的想法。历史上,日本曾想进攻苏俄,但碍于苏俄的强大(诺门罕战役日本惨败,日本放弃了北上计划。平行时空,日本确实要强大一些了,但如果日本没有中国在装甲技术以及飞机技术方面的援助,日本的强大也非常有限。当然,中国可以支持日本去进攻苏俄,但问题也跟着出来了:第一个问题,在计划中,武爱华是要将日本给全灭了的,卖给日本的军火又该找谁收钱?第二个问题,日本与苏俄在北方拼个你死我活,谁去对付美国,消耗美国的有生力量?其实,如果日本与美国在太平洋上碰撞,武爱华到是愿意提供包括战列舰、航母等战略装备的援助,因为削弱美国,甚至将美国搞得四分五裂,非常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再回到进攻苏俄的问题上来,其实,中国或日本进攻苏俄,假如是个二选一的问题的话,那么,进攻苏俄最好是由中国直接完成。因为中国的装甲技术,以及部队的机械化水平,包括空军等,都远远强于日本。而装甲兵在西伯利亚大平原上,正是其用武之地。

因此,考虑来考虑去,率先对苏俄用兵,是最好的选择。

但现在陈济棠却直接说了个“不妥”,让武爱华有些不太明白。

“大总统,此前,我也是赞同先对苏俄用兵的。但最近几天,子玉兄等老家伙,时常与我闲聊。我们聊着聊着自然就聊到大总统可能的用兵策略,吴子玉就说,大总统应该先对日本用兵,其他几人也赞同这个观点,后来,我们又去介石兄那儿,介石兄想了想,也赞同先对日本用兵。你猜猜,他们为什么是这种想法呢?”陈济棠有些考较式地说道。

“还请叔叔明示。”对这些老家伙,包括吴佩孚、蒋介石在内的人,武爱华向来是非常尊重的。

“他们说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日本目前还占据着我们的东北,而我们的军队之中,我们的民众之中,都有很多东北人。如果不先对日本用兵,你让这些东北籍的人如何想?而且,你向来讲的大义问题,先对日本用兵,就拥有‘大义’啊。”

p:今日第三更,本月还差4更,争取月末以前补上。另,以后几天的更新可能也完不成,因为国王要去峨眉山开同会,后天就要出发。国王正在寻找不去的理由,当然,如果不去的话,更新会正常的(此段不占正字数。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